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文化记忆视角下的文化回译

沈晓云  
【摘要】:文化回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现象,旨在将由A国语言创作的有关B国文化的作品翻译为B国语言并回到B国文化中。在翻译领域中,涉及中国文化、中国符号、中国记忆的外文著作比比皆是。近年来,随着对文化回译现象的深入考察,翻译的研究呈现出一些新动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记忆问题的关注。以北京为例,西方人撰写的有关北京的英文著作书写了北京的另一种记忆。这些用英文书写的文化记忆在翻译中如何再现?他者书写的中国文化又如何通过文化回译激活和重构中国人的记忆?中国形象在中译本中又如何重新建构?基于这些问题,本文选取朱丽叶·布雷登(JulietBredon)所著《北京纪胜》前三章进行翻译。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作者提炼出:1.文化回译中的难点,即存在记忆冲突和中西文化差异;2.文化回译的具体策略,包括完全文化回译与非完全文化回译,前者指依靠文本和图片等文化记忆载体进行互文性转换,后者指通过增译方法,调节原作中的不同记忆和文化;3.文化回译的翻译效果,即记忆和国家形象的激活与重构。以文化记忆为视角研究文化回译,这对拓宽文化回译研究视角具有一定启发,也有利于跨文化交流及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永胜;;回译方式及其应用探索[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01期
2 刘芳;;兰若生空谷,不因无人而不芳——论比尔·波特《空谷幽兰》无根回译[J];陕西教育(高教);2017年09期
3 季金珂;;浅谈武术类文本的回译策略[J];俄语学习;2017年05期
4 代红;;论翻译教学中的显性回译和隐性回译[J];鸡西大学学报;2016年06期
5 汪田田;甄长慧;;美国华裔文学文化回译研究——以《上海女孩》中译本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6 张燕;李少华;张平梅;;回译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6年30期
7 刘佳全;;也谈“水货”的英译[J];东方翻译;2014年02期
8 张健;黄樱;;新、热词英译漫谈(16):学区房[J];东方翻译;2014年02期
9 贾洪伟;;典籍回译研究之理性思考[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6期
10 王学风;;文化回译问题研究——以林语堂《My Country and My People》两个中译本为研究对象[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11 何霞;;试析汤婷婷《女勇士》文化回译现象[J];名作欣赏;2015年18期
12 舒畅;;赛珍珠《大地》中译本的“文化回译”研究[J];知识文库;2018年04期
13 李文林;;浅析回译在大学生翻译工作的实际运用[J];中华少年;2018年02期
14 唐莹莹;贾欣岚;;文化回译探析——以《My Country and My People》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14年10期
15 朱徽;回译的困惑[J];读书;2003年11期
16 谭载喜;;翻译与国家形象重构——以中国叙事的回译为例[J];外国语文;2018年01期
17 刘芳;;回译在翻译课中的应用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8 陈杰;徐秋霞;;回译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11期
19 贾洪伟;;典籍回译之难——以翻译《中国的语言与文学:演讲录》为例[J];外国语文;2015年01期
20 田铁军;;涉华传记文献回译的“有根性”与“无根性”——Dictionary of Ming Biography,1368—1644译后[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叶红卫;;英文汉学著作的无本回译研究——以Chinese Characteristics的汉译为例[A];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七卷)[C];2018年
2 孟伟根;;外来词的词义汉化和汉英词典的翻译[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3 岳峰;;必须切实建立高校翻译教师与译协的合作关系[A];华东地区第6届(泉州)翻译研讨会文集[C];2001年
4 陈绛;;评《中国的现代化》的名词翻译——兼及若干译本的译名问题[A];近代中国(第二辑)[C];199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正良;回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2 江慧敏;京华旧事,译坛烟云[D];南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晓云;文化记忆视角下的文化回译[D];浙江大学;2018年
2 任立新;从目的论角度谈异语写作的回译策略[D];苏州大学;2017年
3 郑尚昆;《Китайцы:особенности нацнональной псиХологии》一书中的回译原则和方法探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4 崔祥芬;“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林语堂《朱门》回译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5 穆丽丽;中国文化专有项的回译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7年
6 张静宇;回译的翻译策略[D];山西大学;2017年
7 易美玲;回译视角下Narcopolis的翻译实践报告[D];湖南大学;2014年
8 刘巧;“回译”在高职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年
9 周茜茜;回译检测译文质量信度与效度的实证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10 马亚敏;从互文性角度看林语堂Moment in Peking的无根回译[D];天津外国语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金生;谭正璧先生谈“回译”[N];文学报;2013年
2 杨静 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回译:追根溯源的文化活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