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应用于自供电物联网节点的超低功耗片上电源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陈俊晓  
【摘要】:近年来无线物联网设备特别是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无线医疗电子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电源管理系统向超低功耗、高效率和高集成度方向发展。电池和(或)新能源供电的自供电物联网设备需要超低功耗设计使设备供电系统具有超过10年以上的寿命,这就需要超低功耗电源管理技术。无线物联网设备的电源管理系统要求高效率和高集成度,电源管理单元(PMU)将传统的多路多类型电源管理器件整合到一个芯片中,有助于降低系统功耗,减少片外元器件、板级空间和成本。以优化自供电物联网节点的电源管理系统为出发点,本文就超低功耗电源管理的关键技术、系统设计和电路设计展开研究。自供电物联网节点系统的平均静态功耗通常在几微瓦,因此电源管理系统的自身静态电流应小于微安级。论文在研究CMOS亚阈值设计技术的基础上,阐述了纳安级通用模拟电路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包括本征NMOS构成的超低功耗电流源、亚阈值区CMOS构成的超低功耗电流基准、超低功耗带隙基准、亚阈值区CMOS电压基准和采用采样保持技术的电压基准。针对纳安级电路易受噪声影响的特点,研究了纳安级电路的新型隔离保护环、版图设计和封装设计等技术。论文提出“悬浮隔离”的保护环设计大幅降低开关电源的功率级开关过程中产生的少子注入对超低功耗电路的干扰,使得超低功耗电路模块与开关电源功率级电路单片集成。为了使电源系统在微安等级负载和毫安等级负载同时拥有较高转换效率,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偏置电流脉冲频率调制模式(PFM,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的超低功耗降压转换器结构。系统根据当前工作状态动态开启和关闭除“常开”超低功耗模块以外的电路,只在突发工作状态下动态开启工作电流较大的模块。创新结构的PFM 比较器通过检测PFM频率判断输出负载状态,动态自适应调整PFM比较器的偏置电流。采样保持结构的电压基准使用20 nA偏置电流得到误差小于1.5%的电压基准。论文采用0.35 μm标准CMOS混合信号工艺,设计并实现了一款静态电流为95 nA的降压转换器,最终通过流片和测试,验证了新型架构和纳安级电路的性能。在输入3.6 V,输出2.5 V时,2μA的负载下的转换效率为79.8%,与近年同类研究文献相比,具有更好的性能。超长待机和3G/4G高速数据传输自供电物联网节点需要更高的电源电压和集成度,宽电压输入系统给超低功耗电源系统设计带来了挑战。论文研究多节电池串联的自供电物联网系统,针对性提出一款超低功耗PMU系统芯片。PMU集成多路电压转换器,通过复用超低功耗辅助电路,大幅度降低了电源系统的整体功耗。芯片集成了一路自适应偏置电流PFM控制模式的超低功耗降压转换器提高系统在微安级别负载时的转换效率,同时集成一路脉宽调制模式(PWM)的大负载降压转换器提高系统带载能力。论文提出无需片外电容和芯片引脚的全集成高压电平转换器和驱动电路结构,增加PMU的集成度的同时,避免功率级电路在开关过程中造成电源线上的“反射”电压,减少了功率级电路对超低功耗电路的干扰。采用基于标准CMOS工艺的混合信号BCD(Bipolar-CMOS-DMOS)高压半导体工艺,对宽电压输入全集成超低功耗PMU进行了设计、流片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芯片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PMU的静态电流低至550nA,负载2 μA时,转换效率超过50%。超低功耗降压转换器输出电流达到50mA,转换效率为87%。大负载降压转换器输出最大电流达到了 500 mA,转换效率为90%。该芯片将高电压输入电源管理系统的工作电流从微安等级降低到纳安等级,大幅度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1条
1 朝暮;;将物联网植入城市生活[J];科学之友;2019年09期
2 侯远达;王敏;焦明;胡建军;;外军物联网建设对我军军交运输领域的启示[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3年11期
3 郑昱;赵建萍;;物联网统一编码:立足顶层 兼容并蓄[J];中国自动识别技术;2014年01期
4 刘铭;柳青;董丙瑞;;论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7年03期
5 ;国家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物联网特色小镇[J];杭州(我们);2015年12期
6 郑昱;;物联网: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J];中国自动识别技术;2014年05期
7 赵云鹏;;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茶场种植监测系统[J];福建茶叶;2019年07期
8 李祯;;农业物联网技术与农业机械发展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9年20期
9 李伟;吴琼;;Dragonboard 410C开发板在物联网设计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9年08期
10 庞朝霞;;农业物联网在蔬菜大棚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2019年18期
11 ;2019世界物联网大会[J];中国会展(中国会议);2019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玉波;;产业融合理论与物联网的发展[A];加快转型发展 促进富民强省——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10年学术年会文集(上)[C];2010年
2 王星昌;;物联网技术革命与移动“大连接”战略发展研究[A];物联网与无线通信-2017年全国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大会和2017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3 寇立冬;周晶;孙喜民;张宾;;基于泛在物联网的智慧城市应用[A];生态互联 数字电力——2019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9年
4 李媛红;;物联网团体标准探索与实践[A];第十六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9年
5 张大鹏;张刘华;;建筑消防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初探[A];2016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6 朱飞勇;;基于物联网的消防安全工作实践与思考[A];2016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7 刘建国;毕晓华;;基于物联网的灾害现场内部环境监测及预警关键技术[A];2016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8 贾俊涛;;关于“智慧消防”建设的几点思考[A];2016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9 刘志勇;杨小华;李佩河;;门址数据应如何迎接物联网时代的到来[A];卫星导航产业机遇与挑战2010[C];2010年
10 杨婷婷;李晶晶;李丹;;探究“互联网+”时代物联网技术在沈阳智慧城市中的应用[A];第十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C];201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冠华;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物联网资源管理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2 陈俊晓;应用于自供电物联网节点的超低功耗片上电源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9年
3 郭龙华;新型物联网安全防护及服务优化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4 张小红;物联网环境下露天文物健康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5 谢明山;物联网传感器的受限部署与数据采集关键技术研究[D];海南大学;2019年
6 易灵芝;基于物联网的铀尾矿库周边环境放射性污染智能监测方法与理论[D];南华大学;2018年
7 余昌盛;窄带物联网和双连接中资源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
8 王平泉;基于行为特征的物联网服务生成与推荐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年
9 冯亮;基于物联网的再制造物流系统协同管理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7年
10 叶周景;基于路面振动物联网监测的车路综合信息获取技术[D];北京科技大学;201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俊;面向大数据物联网的中间件技术[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2 李石峰;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物联网节点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3 宋奕江;物流行业物联网技术用户采纳行为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年
4 王康;物联网节点信息安全传输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9年
5 刘超;基于IPv6的社区医疗物联网组件协同建模与验证[D];安徽师范大学;2019年
6 吕贵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子校徽系统设计与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9年
7 王翔;物联网环境下基于协同过滤的QoS预测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8 侯宁博;信息中心物联网安全组网机制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9 李伟;农业物联网在黄河三角洲农高区推广应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9年
10 李亚;药品信息公共环境物联网认证方案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见习记者 赵利利;“连接”驱动物联网创新[N];中国科学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赵广立;扫除物联网发展障碍[N];中国科学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刘杨;力合微 聚焦物联网“最后1公里”[N];中国证券报;2019年
4 本报记者 周熙檀;物联网产业应加强顶层设计[N];中国科学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孙翔峰;移为通信董事长廖荣华:物联网应用处于初级阶段 5G将推动行业爆发[N];中国证券报;2019年
6 本报实习生 于思奇;物联网投资“外热内冷”[N];中国科学报;2012年
7 记者 田雪乔;扎实开展调控领域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N];国家电网报;2019年
8 ;引爆物联网新蓝海[N];中国企业报;2019年
9 本报记者 邱实;坚持实用实效 全面支撑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N];国家电网报;2019年
10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俊勇;甘肃省7398栋高层建筑接入消防物联网[N];甘肃日报;201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