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感官评价和化学计量学的白茶风味品质研究

田宇倩  
【摘要】:以感官评价与化学组分分析相结合,围绕不同品种白茶、不同嫩度及部位的滋味、香气等风味品质进行研究,探索滋味、香气属性的化学构成,主要结论如下:将白茶滋味感官品质定义为“清、鲜、甘、醇、浓、厚”6个属性,13个品种的滋味属性有所差异。“清”是福建、浙江、湖南品种白茶的共有滋味属性,云南、广西品种白茶滋味以“甘、醇、浓”为主。清、鲜、醇三种滋味属性与氨基酸、黄酮醇苷含量及氨基酸与生物碱、儿茶素的比值呈明显正相关,而与咖啡碱、生物碱、没食子酸含量明显负相关。咖啡碱、生物碱总量、儿茶素总量、EGCG、酯型儿茶素等组分是白茶滋味浓度(收敛)的关键因素。将白茶香气感官品质定义为“清香、甜香、蜜香、花香”4个属性,9个品种白茶的香气属性有所差异。本实验条件下白茶香气主要由醇类(63.64%)、醛类(13.09%)、酮类(9.42%)构成,具有“花香”特征的梅占、春雨2号香气总量和种类在9个品种中最高。δ-辛内酯、香茅醛是清香型的特征物质;香叶醇、2-糠醇、2-己烯醛是甜香型的关键物质,2-己烯醛是甜香区别于蜜香的特征物质;蜜香型的香叶醇含量最高且高于芳樟醇及其氧化物,α-紫罗酮、香豆素、β-紫罗兰酮环氧化物是蜜香的关键物质。除芳樟醇及其氧化物外,苯乙醇、植酮等13种化学成分对白茶花香形成贡献较大。白茶滋味与香气与嫩度等级相关。随嫩度等级降低,白茶滋味“清”“鲜”属性下降,“糙”感增强;没食子酸、咖啡碱、生物碱总量、酯型儿茶素、氨基酸组分下降,非酯型儿茶素、黄酮组分上升,白牡丹中儿茶素类含量最多。随嫩度降低,白茶香气品质“鲜”“毫香”属性下降,“甜”属性上升,产生“粗”气。白牡丹的香气种类在4个品类(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中最多;白毫银针香气中醛类最高,其他等级中醇类最高。在4个等级白茶中,醇类、萜烯醇、内酯类化合物及芳樟醇氧化物、二氢猕猴桃内酯、β-环柠檬醛等组分随嫩度降低而上升,醛类、酮类、酯类有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香气中“生”味与己醛有关;“毫香”与α-松油醇相关;“甜香”与2-甲基-丁醛相关;“粗”气与6-甲基-2-庚酮相关。茶毫与茶身在感官审评上滋味差异较大,但化学物质在我们所研究的范围内基本一致。白茶茶毫中黄酮含量显著低于茶身,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比例较高,除景谷大白品种外,茶毫中儿茶素、生物碱、氨基酸总量总体低于茶身。鱼叶滋味有明显收敛性,与其儿茶素类尤其是酯型儿茶素含量高有关;香气中酸类物质在鱼叶中明显高于其他样品。蜡片滋味甘和,除黄酮组分外其他物质均较低;香气中非萜烯醇类、酮类、酯类、烷烃、碳氢化合物、内酯明显高于其他样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罗军;肌肉柔嫩度与滋味的研究进展[J];国外畜牧学(草食家畜);1989年02期
2 吴伟琦;试论影响菜肴嫩度的因素[J];烹调知识;1997年11期
3 孙红霞;黄峰;张春江;胡宏海;张雪;丁振江;张良;张泓;;肉品嫩度的影响因素以及传统炖煮方式对肉制品嫩度的影响[J];食品科技;2016年11期
4 ;巴西研究牛肉中的钙和钾含量对内洛尔牛嫩度的影响[J];肉类研究;2014年09期
5 EricDransfield,刘丽摘;肉的嫩度[J];肉类研究;1997年02期
6 曹竑;王爱国;;影响肉及肉制品嫩度的因素探讨[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7 Y. B. LEE;兰玉辉;;宰后冷却温度对牛胴体嫩度的影响[J];国外畜牧科技;1986年04期
8 周光宏;肉的嫩度[J];畜牧与兽医;1988年05期
9 P.V.Harris;;嫩度机械测量方法[J];当代畜禽养殖业;2006年Z1期
10 ;维生素D_3可以提高牛肉的柔嫩度[J];广西农业科学;2002年06期
11 张士龙;贺正华;黄益勤;;超甜玉米子粒果皮柔嫩度的变化规律[J];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05期
12 张士龙;黄益勤;贺正华;李小琴;;超甜玉米子粒果皮柔嫩度的变化规律(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6年07期
13 陈利容;张正;王旭清;龚魁杰;李青;;鲜食糯玉米采后果皮和胚乳细胞变化与柔嫩度关系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3年09期
14 李兰会;张宏鑫;李潭清;张志胜;;宰后肉品pH值变化与嫩度的关系[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8年05期
15 郭明星;肉的嫩度与烹饪致嫩[J];中国烹饪研究;1998年03期
16 姚峰;改善肉质嫩度的途径[J];当代畜禽养殖业;1998年09期
17 靳烨,南庆贤,马长伟;探讨影响肉质嫩度的因素和嫩化方法[J];中国食品工业;1999年03期
18 徐小云;黄莹捷;伍梦瑶;李传恺;陈盛虎;谭雪;熊国玺;黄友谊;;不同嫩度茶树鲜叶对金花散茶理化品质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23期
19 方世辉;;高嫩度红条茶初制技术[J];茶业通报;201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林有希;;白茶开发与市场需求[A];6.18项目茶会——福建名优茶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范渠森;;政和县白茶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协二○○三年学术年会农林水论文精选[C];2003年
3 ;霞幕山白茶开茶节暨浙江长兴举行[A];上海市茶叶学会2009-2010年度论文集[C];2010年
4 杨培根;陈绮;;白茶气象指数保险创新研究[A];浙江保险科研成果选编(2016年度)[C];2017年
5 刘华钢;陈毅文;;中药生物碱药代动力学研究近况[A];2009全国中药创新与研究论坛学术论文集[C];2009年
6 李攀;吴春丽;潘小涛;吴继洲;刘宏民;;生物碱中菲啶酮环骨架的构建[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屈会化;顾国明;;菲类生物碱的~1HNMR研究[A];第九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6年
8 司徒咏英;陈瑞芳;;中国福鼎白茶的保健功效[A];弘扬中华养生文化 共享健康新生活——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殷柱青;邢顺凯;冯钰欣;陈华;李小六;;噻嗪烷-4-酮四环生物碱的合成及其活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九分会:有机化学[C];2016年
10 许燕娟;白长敏;钟科军;黄建国;路鑫;许国旺;;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烟草中主要生物碱[A];第十五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文集(上册)[C];2005年
11 黄友谊;丁建;肖秀丹;刘聪;;鲜叶嫩度对老青砖毛茶品质形成的影响[A];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C];2010年
12 王锋鹏;;生物碱化学中的若干问题[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大会报告[C];2014年
13 黄小龙;;南海海绵共生放线菌新种来源吲哚咔唑类生物碱的发现[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分会场:天然产物分离和结构鉴定[C];2014年
14 沈葹;林文翰;;中国南海海绵Iotrochota pupurea的特殊生物碱的化学多样性和药学功能研究[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15 王峥涛;;中草药中肝毒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分布、检测与安全性评价[A];第八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与第五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6 王家年;;虞山白茶品味浓[A];《上海茶业》2013年第2期(总第121期)[C];2013年
17 巩志;张有希;张礼雄;;世界茶类中的“白雪公主”——中国珍稀白茶[A];第二届“人文奥运与中华茶文化高峰论坛”文集[C];2007年
18 陈也君;黄晶;何燕;陈波;马铭;;二氧化钛磁性粒子合成及分离提取黄连中的四种生物碱[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大会特邀报告及墙报)论文摘要集[C];2016年
19 杨爱岗;董姣姣;林文翰;田黎;;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nitrosporeus中吲哚咔唑类生物碱及其激酶抑制活性研究[A];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2年
20 邓安珺;秦海林;;两个新的苯骈菲里啶类生物碱的结构鉴定[A];第十五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D];;年
2 田潇瑜;基于光谱与图像分析的生鲜牛肉嫩度快速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3 王景艳;盐胁迫与植物生长物质对长春花生长及生物碱代谢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4 曹志;吡咯并噁嗪类生物碱的合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5 李其林;吗啡类生物碱可待因的全合成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6 陶蕾;催吐萝芙木生物碱的提取工艺研究与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在槲寄生凝集素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7 李春保;牛肉肌内结缔组织变化对其嫩度影响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8 吴国泰;甘青乌头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和药理活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9 雒艳萍;砂生槐种子生物碱抗包虫效应及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10 李铁云;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降压机理的实验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7年
11 杨洪建;生物碱Lycoposerramine S和Daphnilongeranin B的合成研究与亚胺铑卡宾的方法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12 程国林;天然哌啶类、托品烷类和溴吡咯类生物碱的全合成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13 张国侠;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对ApoE~(-/-)小鼠血管内皮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0年
14 ;[D];;年
15 黄学石;有毒中草药三分丹抗肿瘤活性成份研究及菲骈吲哚里西丁生物碱全合成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16 张朴永;咔啉类和吡咯类海洋生物碱及其类似物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7 陈超;影响燕麦生物碱生物利用率的因素探究与纳米共包埋粒子的构建[D];江南大学;2020年
18 刘晓磊;基于氢化吲哚骨架的生物碱全合成[D];济南大学;2019年
19 乔宇;柑橘汁香气活性化合物的鉴定及其在加工和储藏中的变化[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20 靖鹏;生物碱(±)-Kopsihainanine A、(±)-Aspidospermidine和Calycilactone A的全合成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田宇倩;基于感官评价和化学计量学的白茶风味品质研究[D];浙江大学;2020年
2 梁梦醒;肉品品质快速检测的方法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8年
3 段晋娇;基于仿生口腔的牛肉鲜味品质和嫩度品质检测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20年
4 李明月;四川白茶加工技术及品质评价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5 陈文杰;福建省政和白茶品牌建设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7年
6 崔新萍;宁波白茶产业及其发展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郭伟华;蜂产品中生物碱的分布与变化规律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8 姜建辉;吴茱萸次碱型生物碱的全合成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赵雅婷;钩吻解剖结构及其生物碱抑菌作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9年
10 刘益真;天然咔唑类生物碱的全合成[D];郑州大学;2016年
11 卢秋华;福建白茶的历史、现状及其营销战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12 吴列;2-醛基吡咯类生物碱的合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13 何大俊;糖苷生物碱的结构与抗肿瘤活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4 袁梦涵;江西白茶一体化加工设备与控制系统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6年
15 庞雪;基于相似结构特征的黄连混合生物碱转化为单体黄连碱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16 陈瑞亮;板蓝根生物碱的体外抗菌抗病毒作用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17 张旭生;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和早期肾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7年
18 张国侠;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作用机理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7年
19 孙华;新疆黑果小檗地上部分几种生物碱的初步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20 白雪;附子生物碱对小菜蛾室内毒力测定及抗虫机理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凯年 编译;维生素D_(3)可以提高牛肉的柔嫩度[N];中国畜牧报;2003年
2 冯文喜;鲜活的白茶 鲜活的乡村[N];闽东日报;2020年
3 王婷婷;白茶飘香 产业惠民[N];闽东日报;2020年
4 记者 杨德坤;白茶种植搭台 文旅产业唱戏[N];平顶山日报;2020年
5 记者 俞莹 王炜丽;先富带后富 劲飘白茶香[N];湖州日报;2020年
6 记者 陈浩;“云南白茶地方标准”呼之欲出[N];中华合作时报;2019年
7 通讯员 梁隆力;云上白茶香自来[N];中国县域经济报;2020年
8 本报记者 万秀斌 何勇 苏滨 王永战 方敏;先富帮后富 白茶传佳话[N];人民日报;2020年
9 丁南;“3+4+3”模式创新白茶产业[N];中华合作时报;2020年
10 本报记者 叶子;白茶一片 富多方百姓[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
11 本报记者 单志强 通讯员 蔡雪玲;白茶+文化 产业潜力大[N];福建日报;2020年
12 江淦泉 张楚恒;槎口村白茶托起群众致富梦[N];上饶日报;2020年
13 马发海 本报记者 杨航;白茶产业引领贫困村走上致富路[N];达州日报;2020年
14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杨伦丽;一盏白茶氤氲丰收味[N];贵州日报;2020年
15 湖南日报记者 宋太桓 通讯员 甘秀珍;白茶托起新希望[N];湖南日报;2020年
16 记者 王炜丽;白茶香飘千里外[N];湖州日报;2020年
17 本报记者 赵锦飞 通讯员 林梦琳 徐庭盛 曾大龙;政和白茶:千年之后的新荣光[N];福建日报;2018年
18 本报记者 梁妍;从小众到火爆 白茶“涨”声不断[N];中华合作时报;2019年
19 本报见习记者 鲁昕;这里的白茶格外香[N];中国环境报;2019年
20 ;白茶飘香游子归[N];湖州日报;201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