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业增加值对国际贸易网络形成机理的研究
【摘要】:中国走到了亟需进行产业升级的阶段,距离《中国制造2025》文件的签批也过了快5年,产业发展路径的选择和竞争优势的培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随着人口红利消失、人口老龄化和各种成本的上升,中国在低端制造业上的生产优势逐渐在消失,但是在国际上中高端行业的竞争优势还没有完全培育起来。这两个问题均和行业比较优势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应该继续重视比较优势和贸易之间的关系,思考怎样更好地将比较优势培育成竞争优势。本文使用行业出口国内增加值去计算更真实的比较优势,用国际贸易网络来体现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整合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之间的理论机理,以说明行业增加值对国际贸易网络形成的影响。之后构建63个国家和地区12个行业的国际贸易网络,将比较优势、需求和贸易成本等变量综合起来放在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中估计,从多国全局贸易网络形成的视角定量地估计行业增加值对国际贸易网络形成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比较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体贸易格局,在不同行业、不同时间截面,比较优势均显著增加了出口贸易的概率,但对不同行业的促进作用不同;整体上人口数量和人均收入在不同行业不同年度对贸易关系的影响均显著为正,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要重视起人口和收入因素;贸易距离是影响贸易模式非常重要的因素,同一区域内的国家之间会更加倾向于进行贸易,对于部分行业而言,跨境贸易便利程度和关税对贸易关系的影响并不显著。一国要认清本国不同行业的比较优势和其对进出口贸易关系的影响,同时重视人口因素,尽可能改善跨境贸易环境,依据国家战略适度降低关税。考虑到2020年初新冠肺炎的影响,在推进产业升级时,中国仍需要保持全产业链,但要对产业进行改进和整合,提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