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精氨酸对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摘要】:
在过去30年中,由于显微外科迅速发展,吻合小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已
成为整形外科进行组织移植、再植、重建和器宫再造的一项新的重要的技术。
即使游离皮瓣移植围手术期的每一步都能很好完成,仍有10%移植皮瓣因缺
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损伤而出现坏死。皮瓣IR损伤的病
理生理学机制主要包括组织局部中性粒细胞浸润增多、氧自由基损伤、细胞
内钙离子超载、高能磷酸化合物缺乏和无复流。文献报道了一些药物或方法
可改善皮瓣IR损伤,有效地提高皮瓣成活面积。这些药物或方法主要有抗粘
附分子单克隆抗体、自由基清除剂、免疫抑制剂、高能化合物、高压氧、缺
血预处理等。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是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自由基。
它在心血管系统能维持血管平滑肌的紧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粘附和调节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在神经系统它参与信息传递、神经和血管间的协调和
内脏功能的调节。NO作为病理生理性信使介导炎症过程和免疫反应。NO在
IR损伤的作用已引起广泛研究,结论颇不一致。大多数人认为NO对IR损伤
有保护作用“-”,osei等用镰状细胞性贫血的转基因鼠及正常鼠观察其在缺
血缺氧时的变化,前者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nstitutive NOS cNOS)表达
缺失,在缺血区及其周围,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OS iNOS)表
达是升高的,正常鼠iNOS表达不升高且分布无序;组织学检查显示转基因鼠
缺血区组织结构的损伤较正常对照鼠明显减轻,提示iNOS对缺血缺氧性损伤
有保护作用。但也有人认为 NO可加重 IR损伤”-“’。Turnage等应用大鼠小
肠IR模型,于再灌注前应用训 特异性抑制剂可有效改善IR诱导的肺微循
环障碍,而应用广谱NOS抑制剂则对IR诱导的肺微循环障碍无改善作用。以
上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实验模型,不同NOS抑制剂可产生不同的实验效果。
实验目的
研究 NO前体卜精氨酸(LArsinine L-Ars)对大鼠皮瓣m损伤有保护作
用还是加重IR损伤。
材料和方法
1.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模型和实验分组
25只雌性SD大鼠,体重180-300克,于大鼠右侧腹部游离一轴型皮瓣,
长宽比为 6cm X 3cm(附图 1、2)。大鼠随机分成 3组,①空白对照组,SD
大鼠5只,皮瓣无缺血再灌注过程。②对照组,SD大鼠10只,于上腹部浅
血管发出点近端之股动脉放置无创伤动脉夹,在手术显微镜下确认股动脉和
蒂动脉血流被完全阻断。10小时后除去动脉夹,放掉动脉夹前半小时经腹腔
注射生理盐水M。@L-Arg组,SD大鼠 10只,缺血再灌注过程与对照组
相同,放掉动脉夹前半小时经腹腔注射5%L-Arg溶液(300mg/kg)。
2
2.组织学检查
空白对照组于术后 22小时、对照组和 L-Afg组于再灌注后 12小时(即
术后22小时),于皮瓣中心处取一全层组织块,放入40%福尔马林溶液中固
定,石蜡包埋切片后行 HE染色。在 400倍光镜下行中性粒细胞(polymor-
phofltiCICSFflClltfophilpMN)计数,因肉膜下层pMN浸润最明显,于肉膜下
层选10个不交叉高倍野进行计数,并观察微血管和组织病变情况。
3.红外线热像图测定皮温
室内温度经空调机控制在22OC左右。空白对照组于术后34小时、对照
组和 L-Arg组于再灌注后 24小时(即术后 34小时)进行红外线热像图检查,
用钢丝标志皮瓣范围,将红外线热像图检测仪探头对准皮瓣,调整大鼠与探
头距离,测定皮瓣平均温度,并以相同方法测定对侧腹部相应部位正常皮肤
平均温度。计算对侧腹部相应部位正常皮肤与皮瓣之间的温差。
4.皮瓣坏死比率测定
术后第 7天,经颈静脉注射 10%荧光素钠溶液(15mg/k),20分钟后,在
紫外线下检查皮瓣坏死情况。用带小网格的透明纸计算皮瓣坏死和成活部分
的网格数,并依此计算皮瓣坏死面积占皮瓣总面积的百分比。
结 果
1.皮瓣坏死比率
空白对照组皮瓣全部成活(附图引,对照组皮瓣坏死面积占整个皮瓣面
积的比率平均为 sl.83士10.78%(附图 4),乙-Arg组为 6.68士4.44%(附图 5)。
卜Afg组中有2例皮瓣无坏死。皮瓣坏死主要位于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先从
3
最远端开始,逐渐向近侧扩展,于术后第5天稳定下来。皮瓣坏死比率空白
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of),L叭fg组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
著性差异(P<0.of)。
2.组织学检查
2.IPMN浸润数
PMN浸润以皮瓣肉膜下层最显著,真皮层和皮下层有散在PMN浸润。
空白对照组 PMN浸润数为 67.70士23.05/10HP(附图 6),对照组为 216.90士
55。32门oHP(附图7),L-Afg组为57.Zo士16.05门OHP(附图8)。空白对照组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侣组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
异(P<0刀1),但空白对照组与卜*侣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刀5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