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标记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的技术研究
【摘要】:
本试验对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育成的杂交水稻恢复系浙大8220系列组合的种
子生产及有关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
1.播种差期试验表明,浙大8220系列组合父母本最佳播种差期与制种季节
有关,早夏制和夏制有明显区别。早夏制父母本Ⅱ优8220同期播种,协优8220
定为48±2d,汕优8220定为45±2d。夏制Ⅱ优8220父母本同期播种,协优8220
父母本播差定为20±2d,汕优8220定为23±2d。
2.根据我省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协优8220和汕优8220父母本的适宜行
比为1∶10,Ⅱ优8220适宜行比为1∶12。
3.九二0喷施技术试验得出两组结论:一是不同用量九二0处理后供试不
育系对九二0的敏感程度有差异,明确了各不育系的适宜用量。Ⅱ-32A亩用18g,
珍汕97A亩用20g,协青早A亩用15g,培矮64s亩用21克以上,产量可达到
较高水平。二是九二0不同喷施时间对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与产量存在明显差
异。Ⅱ优8220制种,在始穗后连续两次喷施,协优8220制种,喷施3次,光
温敏不育系培矮64s以见穗3-5%开始喷施,连续喷施3次为好。
4.与密阳46相比,浙大8220的开花历期和每天始花至终花时间对提高制
种产量都有利。与珍汕97A、协青早A配组,浙大8220单穗开花历期比母本
长2d左右,丛开花历期长3-4d。与Ⅱ-32A配组,始穗期要掌握在父母本同期
或比父本早1d,如与协青早A和珍汕97A配组则应比父本早1-2d。
5.全省不同农区试验表明,Ⅱ优8220具有产量较高、稳产性好、米质较优、
抗性较好的特点。提出了种植该品种的最佳栽培管理措施。它包括科学控制秧
龄在45d以内;合理施用化学氮肥,亩施肥量以每亩10-12.5kg为好。农业部稻
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Ⅱ优8220稻米理化品质比对照汕优63
要优。浙江省农科院鉴定,Ⅱ优8220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明显比汕优63
要好。配合力分析表明,浙大8220恢复系的一般配合力与明恢63和密阳46相
仿。
6.根据不同种植模式比较分析,作者提出早夏季制种-晚稻-油菜种植模式是
目前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