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寻常型银屑病中VEGF和MCP-1表达的研究

陈积愫  
【摘要】: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角质形成细胞 过度增生、炎症细胞浸润、新生血管形成为其组织病理改变 的三要素。新生血管生成为表皮增生提供支持,同时炎症细 胞通过高通透性的血管内皮进入病变组织,且银屑病的复发 与皮损内真皮乳头内皮细胞的过度表达亦有关。因此对银屑 病血管生成的研究有助于揭示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并指导临 床治疗。目前有关银屑病的血管生成,特别是一些血管生成 相关因子以及应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银屑病的研究正日益 受到重视。 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attrant protein-1,MCP-1)均具有血管生成的作用, VEGF是目前发现的作用最强、最专一的直接促血管生成因 子之一,MCP-1在体内、外实验均证实具有促进炎性血管生 成的能力。研究认为角质形成细胞能分泌VEGF及MCP-1。 由于银屑病本身是一个炎症性疾病,同时又有角质形成细胞 过度增生特性,因此检测VEGF、MCP-1在银屑病中的表达, 井结合临床资料,在血清水平及分子病理学角度综合分析它 们在银屑病中的异常表达,有助于深入了解血管生成因子、 炎症介质、炎症细胞以及增生的角质形成细胞之间的网络关 系以及促血管生成因子在银屑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银 屑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积累资料。 材料与方法 血清标本:31例患者血清标本来自我科 1999年 3月至 1999年 7月住院及门诊治疗的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其 中男性 2 3例,女性 8例。年龄 13*7 2岁,平均 44.9士 18.5岁。 28例对照血清取自正常人。其中男性20例,女性8例。年 龄17-52岁,平均39。0f8.8岁。ELISA法测定血清中VEGF、 MCP-1浓度。 病理标本:39例标本取自1999年3月至200o年IO月我 院皮肤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其中 皮损 29例,非皮损 10例。29例皮损中男性 ZI例,女性 8 例。年龄11-63岁,平均36.8土149岁,PASI评分1.6-25.5 分,平均80士6.3分。10例非皮损中男性7例,女性3例, 年龄 16-6 3岁,平均 3 8.1士 151岁,PA SI评分 3二-16 3分, 平均 6.27土4.l分。正常人皮肤组织 10例,其中男性 4例, 女性6例。年龄24-70岁,平均428士13.9岁。兔疫组织化 学法测定组织中VEGF、MCPd 的表达。主要试剂购自北京 中山公司,实验用小鼠抗人VEGF单抗、山羊抗人MCP-1 多抗均为 Santa Cruz公司产品。VEGF一抗稀释度为 1:100, MCP-1 一抗稀释度为 1:200,以 PBS缓冲液代替一抗作为 阴性对照。 3 结果判断及统计 做标准曲线测定血清中VEGF、MCP1 的浓度,用 SPSS”C统计包中非参数统计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显著性检 验水平为0.05。 显微镜下观察:VEGF、MCP-1染色均定位于细胞浆,细 胞染色根据染色深度及阳性细胞数分别计为0。3分,其中染 色深度以多数阳性细胞的呈色反应为标准,黄色为1分、棕 黄色为2分、深棕褐色为3分,在高倍镜下通过计数网格取 任意5个视野内阳性细胞所占比例,取平均百分数,VEGF和 MCP1 兔疫染色以组织中阳性细胞数 g 20%作为阳性判定标 准,分级为:阳性细胞数<20%为0分、<50%为1分、50%-80% 为2分、>80%为3分,并根据这两项指标的积分分4级,即 阴性(-)为0分、弱阳性(+)为2分、阳性(++)为3-4 分、强阳性(+++)为5。6分。结果用SPSS统计软件包,选 择X‘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与结论 结果显示:(l)VEGF在银屑病患者皮损中主要表达于角质 形成细胞胞浆内,在增生的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VEGF表达 几乎遍布全层。真皮中上层浸润的部分炎症细胞胞浆内亦可见 到表达。血管内皮细胞可见少量表达,同时在银屑病患者非皮 损的表皮全层亦有表达。VEGF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最强, 非皮损次之,正常人最弱。经统计学检验,皮损组、非皮损组 与正常人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刀1);非皮损组与皮损 组比较,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o.05)。皮损角质形成细胞中 VEGF的表达与PASI评分无关,提示VEGF水平升高可能与银屑 4 4 病疾病本身相关,而与病情轻重无关,不能作为判断病情和估 计预后的指标。我们还发现银屑病组血.清中VEGF的水平较正 常人大大增加 冲<0刀1),银屑病患者血清内***F水平升高, 及皮损、非皮损中表达增强。均提示VEGF可能与其发病有关。 (2)MCP-1在银屑病患者皮损中主要表达于角质形成细胞胞 浆;在增生的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MCPd表达几乎遍布全层, 但以基底层染色最强。真皮中上层浸润的部分炎症细胞胞浆内 亦可见到表达。?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向芳;冯萍萍;普雄明;;TGF-βs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J];新疆医学;2010年03期
2 冯素英,林麟,吴勤学,周武庆;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维A酸受体mRNA的表达[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年05期
3 郗彦萍;于春水;谭升顺;周艳;冯义国;张磐谏;;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的检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年11期
4 殷文浩;金梦祝;邬万新;;肝素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华全科医学;2019年11期
5 刘琬椿;熊心猜;段茜;刘婷;张浩;;咪唑斯汀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前后血清及皮损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含量的变化[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年04期
6 郗彦萍;于春水;谭升顺;周艳;张磐谏;;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mRNA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7 罗权;赵恬;张芳;李薇;林玲;潘宁;张锡宝;;促血管生成素-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寻常型银屑病血管生成机制中的相关性研究[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5年05期
8 孙波;郭书萍;;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血管生成素-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年04期
9 张岩;刘盈杉;于晓静;苏英;张杰;;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中骨桥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3年35期
10 蔡艳霞;蔡川川;樊翌明;张锡宝;;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血管紧张素Ⅱ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检测[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4年04期
11 段建伟;;督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及机理探讨[J];心理月刊;2020年12期
12 梁春霞;韩秀峰;孙瑞凤;张杰;连石;;7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伴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皮肤病与性病;2016年04期
13 佘远遥;黄尧洲;姚春海;郎娜;迟慧彦;罗然;;苦必春消银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58例[J];中医杂志;2007年10期
14 李不言;孙勇虎;吴梅;颜潇潇;于美玲;张朝霞;周盛基;初同胜;单晓峰;刘红;施仲香;田洪青;张福仁;;昆仙胶囊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的单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研究[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20年03期
15 卿敏;刘盼盼;朱武;陈梦琳;陈明亮;匡叶红;;208例儿童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资料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年07期
16 姚宏艳;高以红;高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白介素-21、白介素-31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年17期
17 何荣国;田华;罗权;张燕妮;张锡宝;;窄谱中波紫外线对寻常型银屑病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mRNA的影响[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9年03期
18 王远红;张敏娜;匡海学;汪洋;孙亮;方洁;王相明;吴康君;;扫癣灵治疗寻常型银屑病46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6年06期
19 杨旭芳;王晓彦;张晓艳;;蛋白激酶在寻常型银屑病表皮增殖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年03期
20 蓝善辉;叶进;赵志炼;;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文娟;佟春光;;维生素D受体在银屑病皮损表达的研究[A];200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2 庞晓文;张萍;刘雯;朱赛楠;;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表皮中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表达模式的研究[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陈积愫;郑敏;;寻常型银屑病中VEGF、MCP-1表达的研究[A];200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4 杨雪琴;;寻常型银屑病防治新思路的研究[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5 杨晓红;杨发枝;于淞;马烈;宋军;;一氧化氮合酶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A];200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6 田洪青;;心理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A];200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7 聂振华;王桂芝;;组织疗法对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相关细胞因子影响[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8 谭娟;郗彦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的浓度测定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汪明华;李恒进;;寻常型银屑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初探[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林新瑜;何飞;董丹丹;李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寻常型银屑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1 林新瑜;何飞;董丹丹;李科;;Ki-67在寻常型银屑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2 姜日花;孙晶;蒋忠民;白爽;;51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淋巴细胞免疫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13 许丽娜;潘云雷;吴银华;汤顺利;乔建军;方红;;寻常型银屑病伴发多种合并症[A];2018年浙江省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8年
14 殷文浩;金梦祝;丁韧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HPA、VEG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A];2018年浙江省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8年
15 傅春梅;李欣欣;曾琴;;寻常型银屑病人失眠与肝相关性探析[A];肝主疏泄理论与从肝论治失眠症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6 刘爱民;;寻常型银屑病辨证新体系及其思考[A];2015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5年
17 何君;杨森;张学军;;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与9q33-34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变化的关联研究[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8 周爱民;徐丽敏;谢艳秋;;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48例临床观察[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9 宁苏莉;徐东;黄薏;肖明;钱丽洁;;芪藤克银方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初探[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四次学术年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诊疗新进展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7年
20 王子雄;;膏方在预防寻常型银屑病复发中的作用初探[A];2009中国首届中医膏方高峰论坛暨第四届金陵名医高层论坛资料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游子文(Yau Tze Man);慢性期寻常型银屑病从脾、肾论治[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2 雷鸣;龙胆泻肝汤加减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心理防御机制及p38MAPK/Th17信号通路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7年
3 冯素英;维A酸受体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体内表达水平及其意义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4 胡文娟;脾气虚证与寻常型银屑病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王红;中国人群寻常型银屑病易感基因的分子遗传学初步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6 梁育;寻常型银屑病外周循环血miRNA的差异表达及竹黄颗粒的临床干预作用[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李朋朋;凝血因子Ⅻ促进寻常型银屑病发生的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1年
8 唐雯;寻常型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及HaCaT细胞株糖酵解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石红乔;清热活血搜风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10 王官清;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和寻常型银屑病与I型单纯疱疹病毒、人类疱疹病毒8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1年
11 马志翔;中医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网状meta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20年
12 张庆瑞;寻常型银屑病与IL-20、IL-20受体、IL-15相关性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13 段行武;消银解毒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细胞生物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14 蔡大幸;eIF4E、MMP-9与寻常型银屑病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5 张心瑜;皮肤镜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严重程度评估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16 吴晓萍;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7 周冬梅;王莒生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辨血为主论治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8 刘建军;寻常型银屑病亚临床附着点炎、滑膜炎的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7年
19 宋旭明;隔蒜灸加针刺对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及相关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20 吕雪菲;多壁碳纳米管的肺部暴露促进小鼠乳腺原位肿瘤的血管生成和转移[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积愫;寻常型银屑病中VEGF和MCP-1表达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2 江从军;生存素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白爽;51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淋巴细胞免疫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4 郭钰;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消银2号方药浴对寻常型银屑病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14年
5 朱凤;中药熏蒸联合消银脐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邹娴;雷公藤多苷对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内CXC家族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影响的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9年
7 尹强;寻常型银屑病三证型与血清COX-2、PGE2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8 伊力范江·库尔班;寻常型银屑病伴抑郁的维医证候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9年
9 王玲;药灸罐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型)临床疗效观察[D];河北北方学院;2019年
10 李东东;消疕汤联合臭氧水疗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9年
11 王莎莉;活血开玄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的临床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9年
12 赵云;开玄泄浊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阳虚外寒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9年
13 陈蕾;72例血热型白疕的回顾性分析[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年
14 马漪静;中药外治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Meta分析[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年
15 黄煜君;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与慢性寻常型银屑病的相关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9年
16 刘玉;寻常型银屑病与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及易感基因相关性研究[D];内蒙古医科大学;2019年
17 田利民;HLA-Cw~*0602和LCE3C_LCE3B-del基因交互作用与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寻常型银屑病的相关性研究[D];内蒙古医科大学;2019年
18 王俊月;基于数据挖掘的卢传坚教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外洗方药物配伍规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年
19 王凯;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艾儒棣教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用药规律及学术思想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9年
20 何中秋;从Th1、Th2细胞角度探析复发性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免疫学特点[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本报记者 石谙丁;寻常型银屑病,外治为主力[N];医药经济报;2011年
2 ;红花注射液治疗寻常型银屑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3 ;经络三联法治寻常型银屑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4 记者 白毅;miRNA在多糖介导的血管生成抑制中起重要作用[N];中国医药报;2014年
5 ;血管生成和肺癌[N];医药经济报;2005年
6 ;中方敦促美方停止有损中美互信言论[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郭言;美收买记者抹黑中国难损中非友好[N];经济日报;2021年
8 本报驻美国记者 王恬;美国再推有损中美互信报告[N];人民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