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
【摘要】:
本文研究了非线性系统的控制策略及其在交流传动中的应用,主要的内容涉及三个方面:神经网络控制、微分几何控制和代数控制。
神经网络控制是一种基本上不依赖于模型的控制方法,已经成为智能控制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作为局部逼近神经网络之一的小脑模型关节控制器(CMAC)对处理非线性映射、建立非线性关系具有独特的优点,本文将CMAC应用于交流伺服电动机系统的控制,采用边学习边控制的工作机制,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而神经网络直接自适应控制所构成的控制系统结构简单,利用BP算法的快速收敛性,能够快速跟踪给定的目标。神经网络自校正控制主要用于被控对象含有扰动的场合,这种控制对于抑制前馈通道中的干扰有极大的优越性。
微分几何方法一直是非线性控制研究的主流,在非线性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上都取得了一些成果。由于仿射非线性系统的状态反馈需要依赖于参数,本文给出了一种在反馈线性化基础上的自适应控制方案,通过对参数的在线自适应估计,把估计的参数应用于状态反馈当中,以达到鲁棒线性化控制的目的。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给出了从理论向实际的转化过程,通过对交流伺服电动机系统中参数的实时自适应估计,再将估计的参数用于对伺服电动机的自适应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这一控制策略能够使交流伺服系统具有优良的品质。同时,本文对非最小相位系统的零动态问题也给予了讨论。通过对弱非线性非最小相位系统解耦矩阵的分析,将原系统的状态进行扩张,以得到与原系统在本质上相似的近似系统,然后再对近似系统进行反馈线性化设计。
针对微分几何方法在非线性系统的可逆性和动态反馈问题上的不足,本文对代数方法予以了关注。一种方法是采用线性代数理论与动态扩张算法相结合来对非线性系统进行解耦分析,通过运用动态扩张算法来构造非线性系统的根而达到对非线性系统解耦控制的目的。另一种方法是采用Singh算法与微分代数理论相结合对非线性系统进行解耦设计,通过对采用Singh算法后得到的解耦系统的矩阵,来计算其本性耦合关系,寻找出某个分划是原非线性系统的解耦结构,并以交流伺服电动机为例进行了分析。另外,对于仿射非线性系统与微分系统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代数理论对向量场与微分—形在非线性状态反馈线性化方面的差异和联系进行了讨论,得出了仿射非线性系统的分布是对合的充要条件就是保证微分系统可以化成扩展Goursat正则形所要求的条件。
|
|
|
|
1 |
周超俊,蒋慰孙,藤井省三;非线性系统的多模态ARMAX模型──一种基于插值理论的模型[J];自动化学报;1995年02期 |
2 |
李新忠,简林柯,何钺;连续跟踪轨迹的非线性系统迭代学习控制[J];机床与液压;1997年05期 |
3 |
丁伟东,孙志毅,吴聚华;一类非线性系统的迭代学习控制[J];系统仿真学报;2004年01期 |
4 |
徐余法;徐余法;俞金寿;;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预测控制[J];电气自动化;2005年05期 |
5 |
沈永良;胡致强;赵建华;;基于动态非线性逼近的非线性系统预测控制[J];控制与决策;2007年01期 |
6 |
陈作贤;季海波;何德峰;;一类输出反馈非线性系统的鲁棒输出调节[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
7 |
赵彤;许昕;曲绍华;;一类隐含控制输入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控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
8 |
王慧;容旭东;;非线性系统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技术综述[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
9 |
罗国权,和永寿
,翟应田;电容非线性系统倍周期状态下对小信号的响应[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1期 |
10 |
韩京清;非线性系统的状态观测器[J];控制与决策;1990年03期 |
11 |
胡仰曾;;一类非线性系统参数辨识的新方法及其在生化发酵过程建模中的应用[J];自动化学报;1990年06期 |
12 |
金凤莲;;非线性系统用模拟计算机仿真的研究[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2年Z2期 |
13 |
岳振军,曹祖庆,陈浩球;非线性系统参数估计的迭代Bayes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1995年05期 |
14 |
马晓军,王小捷,文传源;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系统的输出调节[J];控制与决策;1995年03期 |
15 |
黄淑芳;起飞车航向稳定非线性系统的仿真研究[J];数据采集与处理;1996年01期 |
16 |
鲍立威,沈平,何敏;用人工神经网络K-Net构造状态观测器[J];信息与控制;1997年02期 |
17 |
卢俊国,汪小帆,王执铨;离散时间非线性系统的一种新型状态观测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
18 |
施阳,徐德民,严卫生,任章;一类不确定性非线性系统的神经网络稳定控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
19 |
袁南儿;一类非线性系统的变强度通-断模糊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1998年06期 |
20 |
严星刚,林辉,戴冠中;一类非线性系统的D型在线学习控制[J];航空学报;1999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