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无转速传感器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控制方法的研究

张伟  
【摘要】:转子磁场定向控制使交流调速系统的性能产生了质的飞跃,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更是增加了系统的简易性和鲁棒性,这种系统需解决两个问题:转速的估计和转子磁链的观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应用基于超稳定性理论的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对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转速估计和转子磁链观测进行研究,考虑电机定转子参数的时变性,对电机的一些定转子参数进行实时辨识,以保持系统的动态性能。对系统的仿真实验表明,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矢量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静态和动态性能。 矢量控制系统的性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机参数的准确测量,利用空载、堵转实验只能得到电机定转子参数的初值,而电机的一些参数会随着温升和磁路饱和发生变化,需进行在线实时辨识。本文提出仅用电机的定子电流、电压和转速进行电机参数的辨识方法,它利用递推最小二乘法进行在线参数辨识,该方法不需要观测得到的磁链信号,消除了磁链观测和参数辨识的耦合。在电机参数进行辨识以后,电机状态方程由于存在状态变量的乘积项,仍然是非线性方程,为了对电机状态方程进行状态估计,得到电机的转子磁链和转速信号,本文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进行状态估计。对以上方法的仿真实验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经过训练的多层神经网络能以任意精度逼近非线性函数,因此为非线性系统辨识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本文分别对多层前向网络和动态递归网络进行了研究,提出基于动态递归网络的异步电机的转速估计和磁链观测,针对采用的动态神经网络模型,推导了离线动态BP算法,以便利用动态递归网络进行状态观测。对采用多层前向网络和动态递归网络的矢量控制系统分别进行了仿真实验,比较了两种学习算法收敛的快速性和逼近程度。 实验部分基于数字电机控制专用DSP(F243)开发系统,通过软件实现扩展卡尔曼滤波对磁链和转速的估计, 以及空间矢量调制算法,并对软件的一些局部算法过程做了改进,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实验结果。证明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对磁链和转速的实时估计是非常准确的,由此构成的无速度传感器系统具有良好的静、动态性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任志斌;许斌;王喆;温路佳;;转子磁链角在线校正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8年06期
2 张一兵;任宝华;;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中转子磁链位置的计算[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7年02期
3 张礼运;张亚东;康乐;;异步电机磁链观测技术的研究[J];船电技术;2014年06期
4 理文祥;葛莲;;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J];黑龙江电力;2011年06期
5 张天俊;;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中自适应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研究[J];电子世界;2021年16期
6 张爱玲;周赞强;王建华;;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SVPWM算法的改进[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7 朱琴跃;解大波;李朝阳;戴维;;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实验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8年04期
8 刘述喜;王明渝;陈新岗;杨绍荣;贺晓蓉;;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异步电机参数辨识实现[J];电机与控制应用;2006年10期
9 王铁军,单潮龙,赵镜红,张俊洪;异步电机矢量控制中转子磁链的直接观测方法[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10 李瑾;;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J];冶金设备;2019年05期
11 柏泽龙;王毅;;异步电机的转子磁链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12 赵月根;;按电势定向的异步电机交-交变频矢量控制系统[J];电气传动;1995年02期
13 张俊华;;异步电机的参数辨识与矢量控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4 李兴;范波;马建伟;;基于正交反馈双补偿方法的转子磁链观测器[J];电源技术;2012年02期
15 李家荣;无速度传感器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J];机械与电子;2005年07期
16 胡德勇;周明;刘晓丹;完艳丽;;基于防爆环境下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9年20期
17 葛琼璇,冯之钺;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速度辨识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1997年02期
18 孟朝霞;任一峰;;基于MATLAB/Simulink的异步电机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J];电子测试;201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常顺;张遇杰;;采用滑模变结构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姚霞;;矩阵变换器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与仿真[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3年
3 李常顺;张遇杰;;采用滑模变结构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A];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吴建兵;刘国海;;神经网络对异步电机转子磁链和转速的辨识[A];第11届全国电气自动化电控系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周熙炜;钟彦儒;李洁;金舜;;基于智能控制的异步电机参数辨识的研究进展[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朱熀秋;李烽;潘伟;孙晓东;;无轴承异步电机转子磁场定向控制研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霍连文;蒋说东;;基于无源化方法的风电机组高性能变桨控制[A];第六届数控机床与自动化技术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5年
8 崔院丽;朱锦;袁伟文;;高导热绝缘漆对降低单相异步电机温升的影响研究[A];2021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C];2021年
9 马亮;陈剑虹;杨斌;闫晓成;;大、中型高压异步电机绝缘隐患的预防与分析[A];第五届全国石油和化工电气技术大会论文集[C];2020年
10 赵颖;张伟;;紧凑型系列高压异步电机冷却系统的设计[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大电机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11 李正涛;蔡畅;孙林波;;基于异步电机状态方程的一种电流环建模方法[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2 邰永;刘赵淼;;小型异步电机机壳表面的通风计算[A];北京力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3 谢卫才;杨奇飞;林友杰;;变频调速异步电机噪声和振动的分析[A];第十七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4 王毅兵;陈怀琛;;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及其实现问题[A];199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15 张俊华;;异步电机的参数辨识与矢量控制[A];浙江省信号处理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6 朱熀秋;郝建欣;张伟霞;潘伟;刘贤兴;;无轴承异步电机两种磁场定向控制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7 樊立萍;胡文浩;;组合软启动功能的异步电机功率因数改善研究[A];第八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8 刘贤兴;董磊;范文进;孙宇新;;五自由度无轴承异步电机的α阶逆系统解耦控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9 董磊;刘贤兴;孙宇新;;无轴承异步电机径向悬浮力的微分几何变结构解耦控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0 方攸同;范承志;叶云岳;;直线异步电机的可靠性试验[A];2004年全国直线电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伟;无转速传感器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控制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2 朝泽云;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庄圣伦;基于双定子绕组异步电机的航空变频交流电源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4 蔡卓剑;准方波异步电机及其变频调速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张寅孩;无速度传感器异步电机变频调速与位置伺服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赵海森;超高效异步电机损耗模型及降耗措施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7 王正齐;无轴承异步电机非线性解耦控制策略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8 陈伟;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系统轻载稳定性与低速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9 张宏荃;无轴承异步电机非线性解耦控制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10 叶小婷;无轴承转子固定极异步电机及其重复控制研究[D];江苏大学;2020年
11 谢仕宏;用于制浆设备的异步电机空间电压矢量变频软起动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9年
12 王晓琳;无轴承异步电机基本控制策略研究与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13 王斯然;异步电机高性能变频器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4 赵雷廷;地铁牵引电传动系统关键控制技术及性能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15 宋文祥;三电平逆变器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研究[D];上海大学;2006年
16 李可;无轴承异步电机建模及其高性能运行控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9年
17 李洁;高性能变频调速系统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18 李国华;异步电机振动抑制与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20年
19 杨泽斌;无轴承异步电机及其运行控制[D];江苏大学;2013年
20 郑宇昕;最优输入设计方法及其在飞行器参数辨识中的应用[D];国防科技大学;201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史增树;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2 张菁;无速度传感器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3 刘红星;异步电机自适应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4 张岩;基于双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异步电机自校正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5 管瑜;无速度传感器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厦门大学;2006年
6 李坤明;基于矢量控制系统的异步电机在线参数辨识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9年
7 林贞发;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蒋西文;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9 高鹏;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参数辨识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10 钱君毅;基于TMS320F2812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1 宋鹏飞;无速度传感器在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12 郭树锋;改进型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13 彭望成;基于模糊神经网络转速估计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D];湖南大学;2006年
14 周浩;异步电机SVPWM的矢量控制系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15 高东龙;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2014年
16 东子昭;异步电机参数辨识与自适应控制策略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4年
17 胡常林;异步电机参数辨识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18 林森;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19 胡加火;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20 姚颖;基于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