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ves病患者凋亡抑制因子sFas、Bcl-2和调节因子IL-1β的初步研究及PTU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摘要】:
Graves病(GD)是一种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Graves病的内科治疗,丙基硫氧嘧啶仍不失为一个安全、有效的硫脲类药物,但存在着治疗时间长且易复发的缺点。根本原因是Graves病的发病机理未完全阐明而无法对因治疗。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从分子水平上探讨其发病机理并寻求Graves病的生物治疗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细胞凋亡参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发病,在Graves病中有学者提出甲状腺细胞凋亡的抑制可能是造成甲状腺肿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主要原因。sFas、Bcl-2同属于凋亡抑制因子是否参与Graves病的发病以及调节因子IL-1β对甲状腺细胞Fas表达的影响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目前国内外已有少数研究涉及外周血中sFas对Graves病发病的作用,但对Bcl-2的抗凋亡作用还没有这方面的报导。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Graves病患者发病初期及经丙基硫氧啼晖治疗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外
周血中凋亡抑制因子炉、Bcl毛,调节因子 ILJ 的变化特征以及丙基硫
氧啼唆对正常甲状腺细胞及Gaves病患者甲状腺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
的作用,以期探讨craves病的发病机理及丙基硫氧啼陡对细胞凋亡的影
响,为今后开展Graves病的生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材料及方法
根据Graves病诊断标准(具有典型的高代谢症状:疲乏无力、怕热
多汗、脾气焦躁、心悸、手抖等;突眼;甲状腺功能检测示TT3、FT3、
h4、FT4明显升高,TSH明显下降;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
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检测阳性;甲状腺“ B”超提示弥漫性甲状
腺肿大伴甲亢),选取新发病的未经任何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门诊或住院
的Graves病患者30例,正常健康对照组32例抽血。GraveS病经抗甲状
腺药物丙基硫氧啼晖治疗8-16周,临床症状缓解,甲状腺激素测定各项
指标均恢复正常后,再次取血标本。排除合并有其他自身免疫性或感染性
疾病者或合并有任何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者。
所有实验对象均抽取新鲜静脉血2毫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外周血中凋亡抑制因于 sEas、Bcl2及调节因子L刁 p的
含量。Graves病患者治疗前后均予检查甲状腺激素谱(TT3、FT3、TT4、
FT4、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Ab)。
在体外实验中,通过检测凋亡效应子caspase习、6、7的含量研究丙
基硫氧啼陡对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正常甲状腺细胞及Graves病患者甲状
腺细胞的作用。
统计方涪:Graves病患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自身对照配对t检验,
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Graves病组与正常健康对照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P(0刀5为有
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GD患者发病初期外周血中o、BclZ的含量明显高于GD缓解组
(P<0刀01),与正常健康对照组比较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刀01)。
GD患者缓解组与正常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I值分别等于0尸52
与 0刀76。sEas与游离甲状腺激素(FT4. FT3)及 TGAb、TPOAb无
明显相关。
2.GD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 ILl 的含量与缓解组相比无显著区别,P
值为 0.0750—0.075入但均明显高于正常健康对照组,P值分别为
0.00与 0刀02。
3.*D患者经丙基硫氧啼晖治疗后甲状腺激素恢复正常(P<0.001),而
TGAb、TPOAb仍未恢复正常,但有所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
别(P<0刀5)。
4.丙基硫氧啼陡在体外实验中可引起外周血淋巴细胞表达caspase上增加。
5.与淋巴细胞相比,丙基硫氧0密陡在体外需在较高浓度下才能引起正常
甲状腺细胞及Graves病患者甲状腺细胞表达caspase七增多。
结 论
1.Graves病患者发病初期外周血中凋亡抑制因于sEas、BclZ的表达高
于正常,经用丙基硫氧啼睫治疗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其浓度也恢复
正常,且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别,提示凋亡抑制因子o、BclZ参与
Graves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