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抗氧化剂茶多酚对环孢素A诱导慢性肾毒性作用时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施邵华  
【摘要】: 环孢素A(cyclosporineA,CsA)是同种器官移植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基础免疫抑制剂,使肾、心、肝、肺和胰腺等移植的移植物短期(如1年)存活率得到明显提高,如移植肾一年的存活率从CsA应用前的50%-60%,提高到现在的90%左右,如移植肝一年的存活率从CsA应用前的300%-50%,提高到目前的80%左右,但是肾与非肾移植的病人和移植物长期存活率并没有取得类似的改善,如现今肝移植5年的存活率为60%左右。现认为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CsA、FK506的肾毒性作用,已成为影响器官移植患者与移植物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之一。CsA肾毒性作用可分为两类:急性肾毒性和慢性肾毒性。急性肾毒性,属功能性改变,与CsA临床剂量相关,CsA撤除后可能逆转的肾功能受损,主要是由缩血管介质引起的肾血液动力学和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变,如内皮素-1、血栓素A、血管紧张素Ⅱ、血小板活化因子等缩血管介质,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与前列腺素生成不足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等因素参与CsA急性肾毒性过程。慢性肾毒性,属结构性改变,常为进行性的、难以逆转的肾功能受损,特征是肾小管细胞空泡变性、小管萎缩与条纹状间质纤维化、肾小球输入动脉玻璃样变性与肾小球硬化。CsA慢性肾毒性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1)CsA引起致纤维增生作用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炎性细胞趋化因子如骨桥蛋白、单核细胞趋化因子等表达增加;(2)CsA引起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蛋白酶如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表达增加;(3)CsA引起缩血管介质如内皮素-1、血栓素A, (TXA人 白三烯(LT)等释放增加,内皮素l、T乙勺、LT均可促进TGF- 61的表达,抑制细胞外基质的降解;(4)CsA可使活性氧(ROS)产生增加, 促发脂质过氧化反应,促进n人和LT的合成,TXA与LT受体桔抗剂能显 著缓解CsA的急、馒性肾毒性作用;u)CsA能激活凋亡相关基因(如FasL、 Bax、P53卜增加肾小管与间质细胞的凋亡,与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有关。 总之,兀卜p互、炎性细胞趋化因子、血管活性介质、*鹏和细胞凋亡等因素 参与CSA诱导的慢性肾毒性作用。 目前CSA与FK506是临床常规应用的免疫抑制剂,在作用机理上均属于 钙调神经磷酸酶的抑制剂,其抑制T细胞激活的机理和临床毒付作用均相似, 它们的谩性肾毒性作用,现已成为同种移植患者与移植物长期存活的主要制 约因素之一。 目的 本实验用 CsA i性肾毒性动物模型,观察抗氧化剂茶多酚(tea polyphpnals,TP)能否减少CSA慢性肾毒性过程中肾细胞的TGF-of表达和细 胞凋亡,是否减轻CsA慢性肾毒性作用。茶多酚是绿茶中提取的多酚类化合 物,国内、外研究表明其具有较低氧化还原电位,因此具有强的抗氧化能力, 而且茶多酚获得自由基上的电子后,转变成结构较稳定的醒式结构,从而达 到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材料与方祛 用32只雄性SD大鼠,体重200上30克,随机分4组,处 理前一周开始低盐饮食,饲料中氯化钠含量为0.049%,各组均处理4周:() 环抱素 A溶剂(vehicle)组:n二8,vehicle(oliv oil) 1.smlkg‘·d一‘皮下注射( set ): 。(2)茶多酚(TP)组:n=8,TP80呷k*-“d-‘灌胃(讲;(3)环抱素A(CsA) 组:n=8,CsA sing ks-* d‘set;(4)环抱素 A加茶多酚(CsA+T)组:n=8, CsA 15lug kg-“d-‘set+P 80 hg kg-*d‘ig。处理 4周后用代谢宠收集大鼠 24 ’J’时尿液。后氯胺酮麻醉大鼠,取血2 ml分离血清,测血和尿Cr含量、并 计算肌田清除率ocf)。用04 oC 20ml含肝素生理盐水O00U)灌洗双肾, 取肾组织作病理学检查(HE与Masson染色),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和 2 western blot检测TGF-pl表达,TUNEL法从组织形态学上检测肾细胞的凋亡、 RT-PCR法检测凋亡密切相关酶caspase卡InRNA表达并检测其酶活性, 阴spase上是半眺氨酸蛋白酶家族的一员,是细胞凋亡过程中的重要效应分 子。 实验结果以均数士标准差表示,用8^SS刀统计软件作方差分析及组间q 检验;病理检查评分采用Knlskal-WainS方法,两组间比较用灿勾七法。设 P<0刀5有统计学意义。 l 技果 各处理组28天后进行肾功能和组织病理分析,与CSA组相比,CSA 与茶多酚联用能明显改善肾功能和减轻肾小管细胞损伤与间质纤维化程度 (P<0刀5)。与CSA组相比,CSA与茶多酚联用显著减少肾皮质和髓质的 TGF卡 InRNA的表达0<0.05人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敏,戴幼琴,吴炳辉,管根芳,徐汉民,董惠娣,费锦萍,袁玉娟;茶多酚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中抗自由基作用的观察[J];中华肾脏病杂志;1994年05期
2 陈裕盛;茶多酚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杨贤强,王立新;开发茶多酚营养保健品之管见[J];茶叶;1997年04期
4 胡秀芳,张高亮,杨贤强;茶多酚对肾病的作用及其机理[J];茶叶科学;2002年02期
5 郑颜萍,陈裕盛,陈文,盛玲,陈维飞,姜丽玲,唐维政;茶多酚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抗脂质过氧化损伤[J];中华肾脏病杂志;1999年04期
6 曹明富;杨贤强;虞研原;;茶多酚对实验性肿瘤的治疗作用[J];中国茶叶;1992年01期
7 杨成峰,陈学敏,王桂珍;茶多酚清除氧自由基作用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学报;1996年02期
8 陈群,毛瑞希,李雪玲;茶多酚对高凝状态心血管病人的抗栓作用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1996年05期
9 尹卫平,王天欣,孙曙霞;聚酰胺层析提取精制茶多酚新工艺[J];新乡医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10 海力茜,孙怀静,李之平;从绿茶中同时提取茶多酚和咖啡碱[J];卫生研究;1998年03期
11 柯永胜,赵振东,曹蘅,杨浩,纪勤炯,芮世宝,汤圣兴,黄家胜;茶多酚对血清脂质和载脂蛋白水平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药杂志;1999年05期
12 罗非君,胡智,邓锡云,顾焕华,曹亚;茶多酚诱导鼻咽癌细胞caspase-3活化[J];癌症;2000年12期
13 刘滔滔,梁宁生,李艳,杨帆,陆益,黄仁彬,蒙子卿,张丽生;长期服用茶多酚对大鼠肝药酶活性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14 邵珠艳;灰色系统理论在茶多酚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5 马福坤;绿茶提取物——茶多酚对人体健康作用及应用[J];职业与健康;2004年12期
16 陈华才,吕进,俸春红,芦永军,陈星旦;近红外光谱法测定茶多酚中总儿茶素含量[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7 赵和涛;茶及茶多酚在医学保健领域开发利用[J];蚕桑茶叶通讯;1995年03期
18 冯磊,余应年,陈星若;茶多酚对人羊膜上皮细胞FL系CYP1A1mRNA水平和转录的影响[J];癌变畸变突变;1996年06期
19 高永贵,杨贤强,周树红;试论茶多酚清除生物自由基的高效性[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9年02期
20 李小平,张似蓉,陈电容;茶多酚中乙酸乙酯含量测定[J];浙江预防医学;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非君;胡智;赵晓荣;邓锡云;易薇;顾焕华;曹亚;;茶多酚诱导鼻咽癌细胞Cyclin D_1表达下调[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 张丽生;崔英;黎丹戎;叶司源;梁新强;;长期服用茶多酚对人免疫功能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A];第七届广西肿瘤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尹靖东;齐广海;张萍;霍启光;;茶多酚和铜对鸡蛋胆固醇及其耐氧化性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林仁混;黄琇珍;林志立;林萧水银;;茶叶的药理及其功能实效(摘要)——茶与茶多酚之降血脂与瘦身作用之分子机制[A];第二届“人文奥运与中华茶文化高峰论坛”文集[C];2007年
5 安舟;周建英;;茶多酚抑制人高转移肺癌细胞增殖的机理研究[A];华东地区第6届中青年呼吸医师论坛暨浙江省第29届呼吸疾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李怡宁;;茶多酚对涎腺腺样囊性癌抑制作用的体内外实验研究[A];2009年浙江省病理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孙萍;;茶多酚拮抗冈田酸诱导皮层神经元损伤的作用观察[A];中国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第七次全国营养学术交流会“营养与成功老龄化”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神经系统疾病医学营养治疗”资料汇编[C];2010年
8 张军;张敬;石红军;李卓权;郭超;;茶多酚抑制镍诱导的人肺成纤维细胞的DNA损伤[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杨柳;程芳琴;刘伟峰;董文娟;董川;;茶多酚光谱性质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聂广军;卫涛涛;赵保路;金超芳;沈生荣;;茶多酚对6-OHDA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A];第五届全国自由基生物学与自由基医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邵华;抗氧化剂茶多酚对环孢素A诱导慢性肾毒性作用时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2年
2 仪淑敏;茶多酚对鱼糜制品的冷藏保鲜作用及抑菌机理[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3 解孝锋;线粒体活性氧与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关系及茶多酚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吴亮宇;UVB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辐射损伤及茶多酚的保护作用[D];浙江大学;2010年
5 张翠;芪丑汤对肾衰大鼠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年
6 孟建中;β-内啡肽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心血管功能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7 朴宰日;茶多酚的辐射防护机理及对肿瘤放射治疗的效应[D];浙江大学;2003年
8 杨利;任继学教授治疗慢性肾风经验研究——附60例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9 王少华;肾衰胶囊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10 余月明;慢性肾衰病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其在心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淑红;茶多酚抗Lewis肺癌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2 连芳;茶多酚对实验动物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D];广西医科大学;2001年
3 宋海春;茶多酚对胰岛素抵抗综合症大鼠的影响及其机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唐言利;茶多酚对奥氮平诱导肥胖大鼠的减肥作用及其机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廖晓玲;茶叶功效成分-茶多酚、咖啡因分析测定方法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6 宋玉果;茶多酚对铅脂质过氧化损伤拮抗作用的研究[D];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2000年
7 陈慧中;茶多酚、维生素-C对急性镉毒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8 金静;不同葡萄糖浓度条件下茶多酚对NIT-1细胞内活性氧干预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9 龚裕强;茶多酚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的保护作用[D];浙江大学;2005年
10 李华;茶多酚及其金属化合物构效关系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艳;茶多酚:第一个成为美国处方药的中草药[N];科技日报;2007年
2 傅俊英;茶多酚可治疗酒精性肝损伤[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柯华 记者 汪光辉;创新工艺 危机中不退反进[N];成都日报;2008年
4 张正棋;漫话茶多酚的保健功能[N];中国食品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符平;蓄势待发“浪中沙”[N];红河日报;2008年
6 每商;茶的品饮与实用价值[N];云南经济日报;2008年
7 孙彬 邓华宁;茶多酚市场商机诱人[N];国际商报;2003年
8 祝纯健 记者 翟培天;我省最大的“茶多酚”生产厂在蒲江投运[N];四川科技报;2003年
9 张正棋;漫话茶多酚的保健功能[N];中国食品报;2009年
10 张正棋;漫话茶多酚的保健功能[N];中国食品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