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养细胞肿瘤JAR细胞株hCG自分泌作用的研究
【摘要】:
妊娠滋养细胞是一类非常特别的细胞,作为半异体的胚胎源性的细胞,滋养细胞不仅能够成功的逃避母体的免疫监视与排斥,而且有类似于肿瘤的形态与浸润的生物学行为,以及伴随着某些癌瘤抗原的表达。滋养细胞从绒毛表面移行入母体蜕膜间质、取代深达子宫肌层的母体螺旋动脉的管壁便是精确调控的浸润过程。这在一般意义上的良性细胞是不会具有的生物学行为,但在滋养细胞却是必须的正常功能,不然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胚胎着床。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是其特征性的内分泌功能之一。
生理情况下,hCG只由胎盘组织(绒毛)分泌,在妊娠中具有重要作用,为维持正常妊娠所必须。在妊娠早期,hCG主要是通过促进月经黄体向妊娠黄体发育,分泌足量的孕激素,维持卵巢黄体的功能,从而维持正常的妊娠。病理情况下,hCG可由滋养细胞肿瘤细胞合成分泌,临床上将hCG作为滋养细胞肿瘤的肿瘤标志物。
hCG是滋养细胞所特有的分泌激素,分泌hCG也是滋养细胞肿瘤细胞的特征,hCG是诊断滋养细胞肿瘤与治疗监测的标志物,hCG的消长常常反映正常妊娠滋养细胞的功能与滋养细胞肿瘤细胞的消长。然而,hCG在妊娠中对其分泌细胞——滋养细胞的作用如何却研究较少。尚不清楚滋养细胞在缺少hCG的环境下,是否影响其生物学功能、内分泌功能、以及细胞的生长发育;抑制滋养细胞肿瘤分泌hCG的功能,是否引起肿瘤细胞形态学的改变,或者能特异性调节滋养细胞的生长或诱导其凋亡。总之,hCG是否作为自分泌激素(自调节因子)参与了滋养细胞功能调节与生长增殖;其在肿瘤细胞增殖与浸润中的生物学意义又如何,均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2001年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据此,以hCG分泌研究作为楔入点,研究hffi的自分泌功能,不仅对于滋养细
胞自分泌功能的研究,还是对于调节滋养细胞功能的研究,乃至对于滋养细胞肿瘤
的治疗研究均有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实用前景。
滋养细胞合成和分泌hCG,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看,是hCG基因表达的结果。如
,能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控制hffi的合成和分泌,就有可能实现对hffi自分泌功能的
研究,观察由此而产生的生物学现象。
1984年Izant和Weintraub首次提出了“反义技术”的概念,反义技术是指
根据碱基互补原理,用人工合成或生物体合成的特定互补的DNA或RNA片段(或其
化学修饰产物),抑制或封闭基因表达,使其丧失活力,从而达到基因表达控制或
治疗的目的。经过十多年的基础研究,反义核酸技术的广泛应用已成为可能。
本研究选择绒癌细胞株 JAR为研究对象,根据 hCG D亚基。DNA设计 hCGD亚基
反义寡脱氧核昔酸(AS-OD N)阻断体外培养中的NR细胞的hCG分泌:应用附-PCR
法测定JAR细胞与正常妊娠滋养细胞的LH/hCG受体;观察体外培养中的JAR细胞
在 hCG 被阻断或加入外源性 hCG 时分泌雌二醇(estradiol,E。)、孕酮
(progesterone,P)、胎盘生乳素(h。an placental lactogen,hPL)等的内分
泌功能改变;观察体外培养中的JAR细胞在hCG被阻断或加入外源性hCG时细胞的
生长情况,细胞增殖周期和是否发生细胞凋亡等。实验中除设置空白对照组以外,
尚以正义寡脱氧核昔酸(S-ODN)和随机序列寡脱氧核荷酸(R--ODN)作非特异性作
用对照,以hCG分泌阴性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作阴性对照研究。
结果
一、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S-ODN spmol/L、10pmOI/L、20pmol几作用 JAR
一 细胞24hr后,hCG分泌平均下降分别为 23.9%(P>0.05)、57.4%(卜no.01).
与74.令%(P<0.0卫);作用NR细胞轮M后,KG分泌下降分别为53.3%(P
no.of)、63.7%(卜no.of)、87.7%(Prto.01);作用于JAR细胞72hr后,hCG
分泌下降分别为38.3%(Pwto.of)、53.8%(P<0.of)、66.9%(Prto.of)。其
中终浓度20Pmol/卜的AS-ODN作用JAR细胞4Shr时,hCG分泌下降最显著,
可达 87.7%(P<0.01)。
二、用RT-PCR法可测到正常妊娠早孕绒毛组织、JAR细胞的LH/hCG受体
ml{NA表达,与正常卵巢颗粒细胞所表达的LH/hCG受体。RNA一致。
2
20()年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三、hCG影响JAR细胞分泌雌、孕激素与胎盘生乳素
1.JAR细胞受 AS-ODN(20 u mol/L)作用后不同时间 E。的分泌呈现下降。空
|
|
|
|
1 |
侯磊
,张曦;子宫趋化因子的表达及作用[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5年05期 |
2 |
吕世剑;李明清;孙婵;王健理;李大金;;CXCR7分子对人早孕滋养细胞的调节作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年06期 |
3 |
陶三菊,王焕琴,过迪,杨冬荣,孙晓梅,陈伯权,刘琴芝,郁文芳,孙月英,王树惠;人包皮传代细胞作为滋养细胞对人杂交瘤克隆生长的促进作用[J];病毒学报;1991年04期 |
4 |
洪丽玲,周云清;滋养细胞肿瘤组织的微量元素含量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7年04期 |
5 |
程忠平,林其德;滋养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及其与妊高征的关系[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年04期 |
6 |
张玥;CD146与滋养细胞及滋养细胞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3年04期 |
7 |
李金科;熊庆;;基质金属蛋白酶与正常妊娠和子痫前期[J];华西医学;2006年02期 |
8 |
黄勇;唐艳;;输卵管妊娠血β-hCG值与滋养细胞浸润输卵管肌层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07年23期 |
9 |
王永清;赵扬玉;魏瑗;杨硕;;解聚素和金属蛋白酶19在人妊娠绒毛和胎盘组织中的表达[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8年01期 |
10 |
张曦;李枫;胡孟彩;程国梅;;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表达[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6期 |
11 |
邹梅芳;陈燕;王海燕;;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滋养细胞浸润能力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年12期 |
12 |
王心;尚丽新;王晶;吴楠;王树鹤;;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可抑制人原代培养早孕绒毛滋养细胞浸润能力[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年12期 |
13 |
黄玲玲;覃怡;王素梅;唐卉;;不同氧环境对滋养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
14 |
杨云成,吴春兰;良性葡萄胎二次刮宫必要性的探讨(附131例临床分析)[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1995年Z2期 |
15 |
蔡琳,李大金,孙晓溪,王明雁;孕早期人母-胎免疫耐受机制的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0年04期 |
16 |
李志强;用单克隆LK26抗体富集滋养细胞检出胎儿特异性DNA但不能证明母体外周血内的胎儿DNA[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2000年02期 |
17 |
赵亮,尚涛,王雁玲,唐爽;金属基质蛋白酶-26在妊娠早期和中期原代细胞滋养细胞中的表达[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年02期 |
18 |
高新萍,阎华,吴文新,张玉敏,王国全,尹桂然;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滋养细胞浸润输卵管壁深度的相关性研究[J];生殖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
19 |
王轶英,邹丽,杨昀;早孕期人滋养细胞CXCR4/CXCL12的表达及低氧对其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5年11期 |
20 |
周丰宁;;自然流产滋养细胞中 FasL 和 caspase-3基因的表达及意义[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