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石斛多倍体诱导及鉴定
【摘要】:
本文以铁皮石斛种胚为材料,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就秋水仙素浓度、处理时间、种胚发育阶段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与二倍体进行了比较,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合于铁皮石斛多倍体鉴定的方法。结果表明:
1、在N_6基本培养基上,添加NAA比2,4-D更有利于铁皮石斛种胚萌发,当浓度为0.5mg/L时,萌发率可达83.17%。
2、把原球茎或已萌发的种胚经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一定时间后再培养,或者把种胚接种在添加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培养基中,均可诱发铁皮石斛多倍体的产生,但以前者效果为好,尤其是以萌发40d的种胚在0.3%秋水仙素中浸泡36h,诱变率最高,为63.51%。
3、铁皮石斛多倍体与二倍体在外形上有明显区别,多倍体植株茎矮、粗壮、叶片厚、叶色浓绿,且生长发育缓慢。
4、铁皮石斛根尖染色体压片的制作,采用0.002mol/L 8-羟基喹啉于18℃预处理5h,1mol/L盐酸于室温下解离2h,最后经改良苯酚品红染色。二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2x=38,而四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则为2n=4x=76。
5、流式细胞仪测出诱变植株均存在两种细胞核,其DNA含量相差一倍,这说明这些诱变植株都是倍性嵌合体,与染色体压片的结果一致。利用流式细胞光度术测定细胞核DNA含量,试样制备简便,测量快速,精度高,是进行倍性鉴定的理想方法之一。
6、变异株与二倍体植株相比,气孔增大,单位面积气孔数目减少,而保卫细胞内的叶绿体数明显地增多,这一点可以作为染色体计数前多倍体初级筛选的标准。
7、多倍体与二倍体的酯酶同工酶未见差异,但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差异明显,多倍体中出现了Rf=0.600、Rf=0.667两条新的特异酶带。
|
|
|
|
1 |
詹忠根;徐程;;秋水仙素诱导铁皮石斛多倍体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1年03期 |
2 |
付开聪,冯德强,张绍云,王进红,张雪梅,史永锋,唐学明,叶华,张静,字应伟;铁皮石斛集约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中草药;2003年02期 |
3 |
魏小勇,张铭;铁皮石斛与绞股蓝原生质体融合的初步研究[J];中草药;2004年07期 |
4 |
朱艳,秦民坚;促进铁皮石斛试管苗移栽成活的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4年03期 |
5 |
蒙平;张向军;何新民;;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新技术[J];中国热带农业;2007年04期 |
6 |
;封面植物介绍——铁皮石斛[J];中国现代中药;2010年10期 |
7 |
朱艳,秦民坚;铁皮石斛茎段诱导丛生芽的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3年02期 |
8 |
陈芝华;;铁皮石斛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J];三明农业科技;2007年01期 |
9 |
;我国濒危药用植物铁皮石斛种苗快繁技术有重大突破[J];中成药;2008年07期 |
10 |
毛伟强;张晓燕;曲渭仙;丁兰;;天斛1号铁皮石斛[J];上海蔬菜;2009年01期 |
11 |
;市场行情包打听[J];农家科技;2009年08期 |
12 |
何锐;;让“仙草”下凡人间——记云南金九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J];云南林业;2009年04期 |
13 |
高剑平;张梁;孙莉娜;邱小明;;铁皮石斛组培快繁关键技术研究概述[J];福建农业科技;2010年04期 |
14 |
叶纪沟;铁皮石斛试管苗的人工栽培研究[J];中国药业;2001年01期 |
15 |
钟爱清;林云斌;林丛发;;铁皮石斛组培苗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2006年05期 |
16 |
张桂海;王明耀;武惠肖;;铁皮石斛组培快繁降低污染率的关键措施[J];河北农业科技;2006年07期 |
17 |
本刊编辑部;我国高产栽培名贵药材“铁皮石斛”获得成功[J];中国药业;2004年02期 |
18 |
刘骅,张治国;铁皮石斛试管苗壮苗培养基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8年11期 |
19 |
倪勤武,来平凡;浙江富阳发现野生铁皮石斛新分布[J];林业科学研究;2000年02期 |
20 |
白美发;黄敏;;铁皮石斛高效设施栽培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