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预失真技术的射频功率放大器线性化研究

毛文杰  
【摘要】: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线性调制技术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包络变化的调制信号经过非线性射频功放后会产生交调分量,因此必须采用线性化技术来减少由此产生的邻道干扰。预失真技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线性化技术,基于预失真技术的线性化系统正逐步成为研究热点。本论文的研究分别涉及三阶模拟预失真系统、查找表预失真系统和前馈预失真系统,其中有创新和有价值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于采用二极管反向平行对的三阶模拟预失真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抑制驻留二阶交调(IMD2)信号的新型三阶扰动器。该扰动器通过一个由二极管和电阻组成的反馈网络来平衡驻留IMD2信号,本文理论分析了其基本原理并仿真研究了其性能特点。对比相同类型的三阶扰动器,新型扰动器具有更好的IMD2抑制特性,并能自适应二极管对的不同匹配特性。仿真研究表明由该三阶扰动器组成的模拟预失真系统能有效抑制的IMD2分量,并可达到46dB的三阶交调(IMD3)压缩性能。 2:对基于查找表技术的数字预失真系统,本文着重研究了预失真表的表项索引技术。首先理论推导了实现表项最优分布的压缩函数,然后提出了一种非线性表项索引技术—查找表索引技术,分析了该技术的特点并给出了具体实现方式,最后还提出了自适应改进方案。仿真研究表明,在相同64位表项的极坐标预失真系统中,对比幅度索引技术该新型索引技术可以提高2.5dB的IMD3压缩性能,但不增加硬件实现成本。本文还研究了自适应表项刷新算法,提出了一种收敛速度较快的改进弦线算法。 3:本文提出了一种射频预失真技术和前馈线性化技术相结合的前馈预失真技术。由于在主功放和误差功放前分别加上了射频预失真单元,因此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线性度和功率效率。该技术改变了误差通路中的信号特性,使误差放大器也输出有用信号功率,提高了整个放大系统的性能。考虑到固态功率放大器(SSPA)幅度和相位非线性特性的差异,该系统采用幅度和相位不平衡调节的射频预失真结构,降低了硬件成本。仿真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案可以到达63dB左右的IMD3压缩性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金哲;宋执环;何加铭;;无线通信中有记忆功率放大器的一种预失真方法[J];电波科学学报;2008年01期
2 毛文杰,冉立新,陈抗生;一种基于双查找表自适应预失真结构的射频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方法[J];电路与系统学报;2003年02期
3 孙玲;高效率射频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技术的比较研究[J];南通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4 封丽梅,贾建华;一种新的用于射频功率放大器的模拟预失真技术[J];移动通信;2004年S3期
5 邬书跃,张尔扬;移动发射机中自适应功率放大器研究动态[J];通信技术;2000年03期
6 张雷;洪伟;周健义;翟建锋;;3.5 GHz WiMAX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实现及其预失真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7 邬书跃,鲍平,田新广;自适应功放线性化技术的一种快速算法[J];信号处理;2002年03期
8 李军;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技术[J];世界电子元器件;2003年07期
9 封丽梅 ,贾建华;一种采用混频技术的预失真线性化方法[J];今日电子;2004年12期
10 王国峰;;WCDMA链路高效率高线性度功放的设计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05期
11 李军;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技术[J];山东电子;2003年04期
12 冯永生;贾春玲;刘元安;;自适应预失真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多方向搜索优化算法[J];微波学报;2007年S1期
13 王杰丽;使用自适应RF预失真技术改善放大器线性的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03年06期
14 林刚;汪义兰;;一种新的用于射频功放的混频预失真技术[J];宿州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5 查文杰;刘情;羊恺;;预失真与前馈在功率放大器中的结合使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年02期
16 杨小力;石江宏;吴晓芳;;WCDMA系统中基于查找表的预失真技术的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0年03期
17 吕永生,王家礼,王云飞;一种用于射频功率放大器自适应控制的RLS算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18 贾建华;王强;;一种基于RLS算法的多项式预失真技术[J];现代电子技术;2006年16期
19 庞兴豪;张剑锋;任国春;徐以涛;徐金昔;;一种基于改进LMS算法的多项式预失真技术[J];军事通信技术;2009年04期
20 邓洪敏,何松柏,虞厥邦;基于BP神经网络的功放自适应预失真[J];通信学报;200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韬;;逆E类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记忆多项式数字预失真线性化[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11年版[C];2011年
2 许高明;刘太君;叶焱;;基于数字预失真技术的LTE射频功放线性化研究[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1年
3 胡欣;王刚;王自成;罗积润;;一种新的基于二维查找表技术的基带预失真[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1年
4 曹慧敏;应鲁曲;刘玥;冯卫华;;6GHz功率放大器模拟预失真器的设计与仿真[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1年
5 李环;潘成胜;张羽;任波;;功率放大器数字预失真自适应辨识算法[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李彦伯;曹韬;任建丽;;500MHz E类射频功率放大器设计[A];2010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五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金中悦;佀秀杰;金明录;;一种基于二维LUT的预失真方法[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闫彩明;何松柏;胡哲彬;雷奇;董磊;;宽带通信中的射频功放建模及预失真器设计[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1年
9 谷德露;周东;;外调制光发射机非线性补偿技术的研究[A];2008年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刘宏宇;杨军;欧建平;;卫星高速数传中基于进化算法的有记忆HPA预失真技术[A];第十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7)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文杰;基于预失真技术的射频功率放大器线性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于翠屏;宽带功率放大器预失真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3 刘辉;射频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4 佀秀杰;记忆功率放大器数字预失真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5 杨文考;多载波(OFDM)数字电视系统中放大器的自适应预失真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6 冯永生;预失真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7 金哲;宽带通信中有记忆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建模与预失真方法[D];浙江大学;2007年
8 郑光明;射频功率放大器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邓洪敏;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混沌跳频和功放预失真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10 陈小群;射频功率放大器与微带电路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华良;通信中射频功率放大器数字预失真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姚恺;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3 罗珍;高功率放大器的数字基带预失真的设计[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4 李仁鹏;宽带无线通信系统预失真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陈海波;线性功率放大器数字预失真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金绍春;射频功放数字预失真技术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7 武占生;OFDM系统中的预失真技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8 叶敏;数字预失真参数提取技术及硬件实现[D];宁波大学;2011年
9 林能发;基于软件无线电构架的宽带数字预失真设计及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董明洋;宽带高速数字预失真实现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媛;PMC-Sierra预失真技术 将带动2.5/3G发展[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2 夏玉洁;高效功放技术[N];通信产业报;2006年
3 ;线性高效的新一代基站功放技术[N];人民邮电;2006年
4 典循 编译;动态电源调制射频功率放大器的效率最优化(3)[N];电子报;2011年
5 典循编译;动态电源调制射频功率放大器的效率最优化(4)[N];电子报;2011年
6 典循 编译;动态电源调制射频功率放大器的效率最优化(5)[N];电子报;2011年
7 典循 编译;动态电源调制射频功率放大器的效率最优化(8)[N];电子报;2011年
8 典循 编译;动态电源调制射频功率放大器的效率最优化(10)[N];电子报;2011年
9 典循 编译;动态电源调制射频功率放大器的效率最优化(1)[N];电子报;2011年
10 典循 编译;动态电源调制射频功率放大器的效率最优化(2)[N];电子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