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索桁桥初步设计研究
【摘要】:
大跨度桥梁的研究,是当前桥梁学科中最重要与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本文针对当前大跨度桥梁的研究背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桥梁结构体系一大跨索桁桥。上缆、下缆通过锚碇和吊索张拉成拉索桁架,两片桁架支撑着刚度较小的箱梁和桥面系,构成了大跨索桁桥。该桥型一方面利用缆索的抗拉性能;另一方面利用桁架结构刚度大的优点。这种新的桥梁结构体系把这二者的优势充分结合起来。
对大跨索桁桥进行了全桥静力和动力优化研究,初步得出各个部分的合理的构造尺寸和初始应力状态。建立有约束的非线性优化数学模型,全面考虑影响全桥静力和动力性能的各种参数,以全桥造价最低为目标,以成桥状态的位移、应力和动力特性为约束条件,进行优化分析方法研究。以江阴大桥为比较对象,优化结果显示大跨索桁桥材料用量与江阴大桥基本持平,但静、动力性能显著改善。
在研究过程中,开发了适用于大跨索桁桥的研究理论和计算方法。推导了适合缆索承重桥梁的缆索单元;引入虚拟单元理论,提出适用于大跨缆索承重桥梁钢箱梁的一种新方法—虚拟层合板单元法,该单元具有计算效率高,可以模拟复杂结构并满足工程需要等诸多优越性。结合大位移理论、缆索单元和虚拟层合板单元,形成一套适用于大跨索桁桥的计算方法。
总结静力和动力优化的结果,提出了大跨索桁桥的合理的结构尺寸。探讨了当今世界各国荷载规范的发展状况和大跨索桁桥最不利的荷载组合情况。在全桥整体分析中,对索桁架结构、桥塔和加劲梁在各种最不利荷载组合的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锚碇的初步设计方案。通过翔实的静力研究证明了大跨索桁桥是一种材料节省,静力刚度大,具有良好的经济指标和使用性能的新桥型。
提出了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整体动力分析的一种新方法:完全计入缆索的大位移、初应力等的影响;钢箱梁的模拟做到了高精度与高效率的和谐统一,单元数量与目前常用的脊梁法相近,但单元的刚度和质量分布与真实结构相同,并且可以自动生成。本文大跨索桁桥动力特性与江阴大桥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各个振型出现的次序发生变化;对称和反对称扭转基频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各个振型的耦合现象更为突出。在动力特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地震响应研究,通过反应谱和动力时程两种方法的对比,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地震对大跨索桁桥的影响并不显著,其设计受静力控制。最后对该种桥型的空气动力稳定性进行了评估。证明大跨索桁桥是一种抗风性能优良的新桥型。
|
|
|
|
1 |
杨昆;;汽轮机通流暂态动力模型及算法[J];现代电力;1993年03期 |
2 |
鞠清华;;QL331型林区养路车的动力特性[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1981年05期 |
3 |
张桓奇;转子式扫雪机工作装置动力特性的初步讨论[J];工程机械;1983年08期 |
4 |
林益才;;湖南镇梯形支墩坝动力特性和动力反应[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4期 |
5 |
常保平;肖灿章;计伊周;;粘弹性基础上的粘弹性梁的动力特性[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1988年04期 |
6 |
张立翔,杨叔,冯骆;漫湾水电站拦污栅动力特性研究[J];云南工业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
7 |
郭昕,杜鹤龄;高空台台架动力特性的测定[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1995年02期 |
8 |
姜国华,龙升照;被控对象动力特性对人操作者手控跟踪效率的影响[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5年06期 |
9 |
徐德新,杨绪佐,田建军,范振中;单元网架的动力特性测试及分析[J];工业建筑;1996年11期 |
10 |
徐德新,薛桂玉,范崇仁,帅梓文;汽机房屋面网架的动力特性实测及分析[J];工业建筑;1996年11期 |
11 |
姚群凤,卢国强;动力机器基础平台动力特性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J];力学季刊;1997年01期 |
12 |
徐华,姜歌东,丛红,谢友柏,王凤才;四瓦可倾瓦径向滑动轴承动力特性的实验研究[J];摩擦学学报;2001年05期 |
13 |
黄呈伟,陶燕;索穹顶结构的动力特性计算分析[J];空间结构;2001年02期 |
14 |
王骏,徐治皋;调节抽汽汽轮机动力特性分析模型研究[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3年06期 |
15 |
徐亚丰,白首晏;建筑房屋动力特性的测试与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3年11期 |
16 |
高昂,李爱群,张志强;南京新世纪中心顶部钢塔结构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分析[J];江苏建筑;2005年01期 |
17 |
林文,胡永俊;雄江大桥的动力特性分析[J];福建建筑;2005年03期 |
18 |
惠中华;东莞水道特大桥主拱吊装阶段的动力特性[J];甘肃科技;2005年07期 |
19 |
胡峰强,徐远明,陈艾荣;连续梁桥的动力特性测试与分析[J];结构工程师;2005年03期 |
20 |
孙希望,张家生,陈敬松;攀枝花尾矿砂动力特性实验研究[J];山西建筑;2005年1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