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流体色谱制备EPA-EE和DHA-EE
【摘要】:
本文综述了EPA-EE和DHA-EE的研究概况以及目前提取分离的主要方法,在论述了各种提取分离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用超临界流体色谱法从鱼油中制备EPA-EE和DHA-EE。同时综述了近几十年来有关超临界流体色谱分离制备天然产物的应用和进展。
在压力为10~21MPa,温度为30~90℃的范围内,用C18柱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分离EPA-EE和DHA-EE,研究了温度、压力和密度对容量因子、选择性因子和分离效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压力范围(10MPa<P<21MPa)内,压力恒定的情况下,EPA-EE和DHA-EE的容量因子和选择性因子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温度恒定的情况下,EPA-EE和DHA-EE的容量因子和选择性因子都随压力的升高而减小。升高温度降低压力有利于EPA-EE和DHA-EE的分离。用实验数据很好的拟合了超临界流体色谱保留值方程,间接测定了EPA-EE和DHA-EE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偏摩尔体积。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考察流速、温度、压力、上载量以及进样浓度对超临界流体色谱制备分离EPA-EE和DHA-EE的影响,为进一步放大生产提供基础数据。实验范围内(5μm-C18,250mm×4.6mm柱,0.6~8.9mL/min)流速对分离度的影响不大。对于5μm-C18,250mm×4.6mm色谱柱,其最佳制备条件是柱前压12MPa,温度55℃,压降约为1MPa,鱼油的最大上载能力大于14.4mL/L固定相。对于8μm-C18,250mm×10mm色谱柱,其相应的最佳制备条件是柱前压11MPa,温度55℃,压降约为0.5MPa,鱼油的最大上载量大于7.6mL/L固定相。同时,进样浓度对分离效果影响不大,鱼油无需溶解于溶剂而直接进样。并且可以通过程序升压或降压更好的分离EPA-EE和DHA-EE,而且能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考察C18柱超临界色谱制备收集EPA-EE和DHA-EE产品的纯度和产量实验。结果表明:以C18柱为固定相,超临界二氧化碳为流动相,在合适的上载量下可以把精制鱼油中的EPA-EE和DHA-EE可以完全分开;但是鱼油中存在比EPA-EE和DHA-EE更难分离的物质,单纯使用C18柱为固定相难以获得高纯度(>90%)的EPA-EE和DHA-EE。
考察硅胶柱分离EPA-EE和DHA-EE的能力和效果以及制备收集EPA-EE和DHA-EE产品的纯度和产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可以用硅胶柱为固定相,超临
超临界流体色谱制各EPA-EE和DHA-EE(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界二氧化碳为流动相可以分离制备高纯度EPA-EE和DHA-EE;分高效果随着温
度升高、压力降低而趋佳:对本实验所用鱼油(*助一*E19.3%,****E42.5%,
DHA-EE的纯度和产量比 EPA-EE高。结合 CIS柱和硅胶柱的超临界流体色谱,
可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纯度。
|
|
|
|
1 |
陈虹,李明愉;超临界流体色谱及其在我国的研究应用进展[J];四川轻化工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
2 |
周蘋;易大年;;超临界流体色谱及其应用[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0年02期 |
3 |
张莘民;超临界流体色谱分析有机污染物[J];上海环境科学;1994年06期 |
4 |
董福英,程传格,刘建华,刘纪正;脂肪胺类的毛细管SFC分析[J];山东科学;1994年02期 |
5 |
刘志敏,赵锁奇,王仁安,杨光华;黄酮类化合物的超临界流体色谱分离[J];分析化学;1997年03期 |
6 |
李红莉,戴金平;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J];山东环境;1998年03期 |
7 |
郭亚东;超临界流体色谱同时测定维生素B_2,B_3和烟酰胺[J];色谱;2003年06期 |
8 |
陈青,刘志敏;超临界流体色谱的研究进展[J];分析化学;2004年08期 |
9 |
倪坤仪;;超临界流体色谱进展[J];药学进展;1989年04期 |
10 |
刘志敏,赵锁奇,王仁安,杨光华;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J];分析化学;1999年02期 |
11 |
郭亚东;超临界流体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1年03期 |
12 |
刘立竹;杨白玉;;色谱学新技术——超临界流体色谱[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8年02期 |
13 |
马熙中,徐道庄,邵永林;超临界流体色谱中溶质的保留行为[J];分析测试学报;1991年01期 |
14 |
黄威东,王清海,朱道乾,车迅,宋果男,周良模;在线毛细管柱SFC/FTIR联用方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2年06期 |
15 |
王福安,郭应臣,蒋元力,蔡润芝;超临界流体色谱中同系物保留值与碳数的关系[J];分析试验室;1993年04期 |
16 |
吴嫡;齐邦峰;程仲芊;;超临界流体色谱在石化产品分析中的应用[J];化学分析计量;2008年05期 |
17 |
王晓东,王智;毛细管超临界流体色谱中一些基本参数的研究[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18 |
王普善;;用于制备规模的超临界流体色谱分离对映体受到青睐[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6年22期 |
19 |
程劼;谢建春;苏晓鸥;;饲料中D-泛酸钙的超临界流体色谱测定[J];分析测试学报;2010年04期 |
20 |
王福安;郭应臣;曹庭珠;王毅红;;超临界流体色谱中同系物保留值与常沸点的关系[J];石油化工;1993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