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大熊猫保护遗传学研究

万秋红  
【摘要】: 目前,大熊猫野生种群的数量约1000只左右,且仅分布于我国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之秦岭、岷山、邛崃、大相岭、小相岭和凉山等六个彼此隔离的山系。多年来,有关大熊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理学、生态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古生物学、形态学和分类学等领域,而针对该物种野生种群遗传背景方面的研究却极为鲜见。 近年来,保护遗传学基础研究与实践的结果表明,物种或亚种的起源、进化历史、种群间的基因流和种群遗传多样性等遗传背景的有关参数,是制定物种保护策略之最重要的科学依据之一。 小种群必然会导致近交的出现,并造成后代多态位点的丧失和种群纯合度的上升。基于此,寻找一种能有效检测种群遗传背景相关参数的遗传标记,是查明物种遗传背景的前提,而对种群大样本数的群体检测,则是衡量其遗传背景相关参数可信度的基础。 文献显示,线粒体DNA和微卫星标记,目前尚不能提供足量的遗传信息以满足于对大熊猫遗传背景的评价。因此,DNA指纹因可揭示物种基因组DNA的多态性而成为迄今开展大熊猫这一特殊物种保护遗传学研究的理想遗传标记。该标记可揭示影响物种的近期历史事件。 1975-1985年期间,大熊猫主食竹类开花,导致几百只大熊猫的死亡。这些死亡尸体,绝大多数通过福尔马林固定的方式予以保存。由于固定样品受交联作用的影响,使其高分子量的DNA难于提取和应用。 鉴于上述,作者以《大熊猫保护遗传学研究》为博士论文命题,开展了相关研究,并获得了如下结果: (1)虽然乙醇逐级脱水对于DNA的提取是极为重要的,但是,它不能完全祛除固定组织中的福尔马林,从而不能获得高分子量的DNA。为此,作者:①将原方法中80%-100%的乙醇逐级梯度脱水,改为30%-100%的梯度脱水,并增加了用醋酸异戊酯置换乙醇对样品进行临界点干燥,以达到完全祛除固定组织中福尔马林的目的;②经过银镜反应测试,证明了固定组织中的福尔马林已被完全祛除;③经脉冲场电泳检测表明,自经该方法处理的固定组织中提取的DNA,其分子量由原来的80-110kb,增加到了194-225kb;④经线粒体和核基因的PCR扩增,以及DNA指纹杂交验证,表 S加山es加C枷映邝西.G~i牌of山e场.峰P..如 明该方法提取的DNA,已完全解除了交联,可被完全酶切和进行DNA杂 交。该结果,不仅解决了大熊猫高质量DNA的来源问题,也解决了生命 科学、生物医学和法庭科学领域中固定组织DNA的利用问题。 (2)文献报道的大熊猫DNA指纹探针FZZGP矢心阅801,能检侧到36个位点的 遗传信息,也能准确地鉴别个体,阐明种群结构与遗传结构等问题。但是, 该探针不能检侧到大熊猫种群或物种的特征性条带,从而无法自保护遗传 学角度,提供种群分化的直接证据。基于此,本文研制了大熊猫的第二代 寡核昔酸指纹探针gPZooo。GP2000除了能准确地鉴别个体和阐明种群结 构与遗传结构外,其检侧的遗传信息位点己由原来的36个增加到了39个, 并检侧出了大熊猫的物种特征带和除秦岭种群以外的其余五个山系种群的 特征带。这些遗传信息,为客观地阐明大熊猫的进化历史,以及直观地反 映“瓶颈效应”和“奠基者效应”等问题,莫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两个大种群—峨山和邓蛛种群,有最高的遗传多样性。而最小的两个种 群—大相岭和小相岭种群,显示出最低的遗传变异能力,并存在着严重 的近交。秦岭种群虽然较峨山和邓睐种群小,且具有最少的条带数和最狭 窄的谱带分布范围,但却与氓山和邓蛛种群处于同一遗传多样性水平。该 结果说明,较少的条带和较狭窄的谱带分布范围,不能作为评价遗传多样 性的参数指标,但显示了种群具有较慢的进化历程。 (4)遗传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大熊猫的种群越大,栖息地片段化对其遗传 多样性的影响就越显著:大熊猫的种群越小,种群数量的减少对其遗传多 样性的影响也越显著。 (5) DNA指纹图谱,揭示了大熊猫六个山系具有包括早期隔离、中期分化和近 期遗传退化等三种不同的分化模式。大约10000年前的冰川作用,导致了 秦岭种群和其他种群在DNA指纹图和形态特征两方面,均出现了显著差 异。基于这两方面的显著差异,作者将秦岭种群定为大熊猫的一个新亚种, 即秦岭亚种(A.二qtnlini卯秘括),而其余五个山系种群定为四川亚种(指 名亚种)(A.二川岭勿加扭姗)。因此,秦岭亚种应作为一个单独的保护单元 予以管理。在四川亚种中,五个山系种群应划分为两个保护单元进行管理, 即“峨山一邓峡”管理单元和“大相岭一小相岭一凉山”管理单元。 (6) DNA指纹图、酶切位点的错配分布、DNA中性检验和单倍型的最小空间网 络结构图综合显示:作为一个物种,大熊猫经历了两次瓶颈:①约24000 孕 S加击.皿C.场‘训币稠6.触石份成d姆肠翻吐P.山 年前的冰川事件,导致了大熊猫的第一个完全性瓶颈—不足10只的大 熊猫个体在秦岭山系存活下来;②约10000年前的冰川期,导致了大熊猫 的局部瓶颈,即第二个非完全性瓶颈—不足10只的大熊猫个体,幸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同功;;大熊猫喜迎“降级”[J];疯狂英语(新策略);2021年10期
2 高富华;;国宝传奇:从雅安走向世界[J];一带一路报道(中英文);2020年05期
3 刘天成;高晋蜀;黄楠;郭黎康;李学宁;王锦;唐建华;张忠慧;郑惠珍;衰蓉;黄浩云;李成渝;彭桦;陈莉;胡锦矗;;大熊猫研究概况——大熊猫文献通报代序言[J];南充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1期
4 焦毅;;野外如何发现大熊猫[J];军事文摘;2018年08期
5 夏婧涵;;白色大熊猫的秘密[J];疯狂英语(初中版);2019年07期
6 李文婷;田埂;;破解大熊猫密码[J];生命世界;2009年01期
7 ;圈养大熊猫将排“家谱”[J];陕西林业;2002年02期
8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夏季栖息地和种群数量的调查研究[J];四川动物;1986年03期
9 刘天成;高晋蜀;黄楠;郭黎康;李学宁;王锦;唐建华;张忠慧;郑惠珍;袁蓉;黄浩云;李成渝;彭桦;陈莉;;大熊猫文献通报[J];南充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2期
10 张露茜;;中国大熊猫人工繁殖实现突破(英文)[J];大学英语;2011年02期
11 ;饲养员乔装大熊猫[J];党的生活(黑龙江);2011年02期
12 谭楷;程跃鸿;;寻找大熊猫守护者40年[J];森林与人类;2022年02期
13 高富华;;国宝传奇:大熊猫从雅安走向世界[J];经营管理者;2022年02期
14 费立松;;大熊猫[J];野生动物学报;2022年02期
15 刘兴良;杨文静;刘杉;蔡蕾;冯秋红;李旭华;潘红丽;文智猷;方懿;贾程;杜忠;严刚;刘千里;张利;张志才;;大熊猫栖息地冷杉属植物群落与大熊猫分布的关系[J];四川林业科技;2022年02期
16 ;国宝的旅行[J];法人;2022年06期
17 林伟;;端牢饭碗,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年10期
18 张志强;王伟钧;周应敏;施达;杨晋浩;;大熊猫行为数据资源管理生态体系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年31期
19 张强;王娜;白绪祥;马清义;潘广林;贾康胜;;秦岭圈养大熊猫的饲养管理[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1年01期
20 何晓安;陈树林;;大熊猫宝宝 全靠妈妈独自抚养[J];森林与人类;202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禹阶;;大熊猫生境特征与种群演化[A];第十二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方盛国;朱睦元;李建国;张黎明;欧维富;鲜方海;陈万里;;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数量及家系结构确认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3 赵俸涌;朱自严;钱旻;;大熊猫输血研究进展[A];中国输血协会第八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C];2016年
4 陈玉村;;保护大熊猫及期待解决的问题[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5 沈富军;张志和;侯蓉;张文平;张亮;李光汉;张安居;;大熊猫微卫星分型数据库的建立[A];第十二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范志勇;长有德;;大熊猫未来长期保护策略研究[A];第七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万秋红;方盛国;李建国;张黎明;欧维富;鲜方海;陈万里;;唐家河保护区大熊猫的家庭网络及当代基因流的评价[A];第二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王智鹏;魏荣平;张贵权;刘定震;;长途运输过程对圈养大熊猫皮质醇水平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房伟;方泽民;张学成;肖亚中;;肠道微生物协助大熊猫转化降解木质素的证据[A];第四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张和民;李德生;王鹏彦;张贵权;魏荣平;黄炎;周小平;汤纯香;;提高圈养大熊猫繁育力的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1 费立松;王强;钟顺隆;陈红卫;郑玉才;王杰;;大熊猫乳中酶的活力与激素含量分析[A];四川省动物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2 胡锦矗;;大熊猫的过去、现在与未来[A];四川省动物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3 费立松;王强;钟顺隆;牛李丽;谭妮妮;李峰;张辉;邓宇;胡国全;林世萍;尹小波;;大熊猫肠道中几种厌氧菌的构成[A];四川省动物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4 李明喜;刘选珍;余建秋;黄祥明;;大熊猫高纤维饼干饲料取代传统饲料的试验[A];四川省动物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5 刘玉良;;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发情期雌性大熊猫尿液中挥发性成分[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6 刘选珍;李明喜;余建秋;黄祥明;;圈养大熊猫排泄的粘液成分分析[A];四川省动物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7 黄河;张志和;侯蓉;;粪样在大熊猫研究上的应用[A];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18 张文平;薛正晟;张志和;侯蓉;赵立平;;大熊猫肠道菌群结构研究[A];四川省动物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9 刘娟;陈玥;郭立然;古波;刘慧;侯安燕;刘学锋;孙立新;刘定震;;圈养大熊猫的呆板行为、粪便可的松水平以及与环境富集的关系[A];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三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0 李彬彬;Stuart Pimm;;中国特有脊椎动物庇护在大熊猫的保护伞下:量化大熊猫伞护效应[A];第十三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万秋红;大熊猫保护遗传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张超;基于“3S”技术的大熊猫潜在栖息地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3 金科;生物信息学在大熊猫和血吸虫基因组分析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0年
4 周洁敏;大熊猫生境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师向云;大熊猫保护的种群动力学机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6 胡英姿;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共赢[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冯娜;大熊猫犬瘟热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免疫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7年
8 孟庆凯;基于3S技术的卧龙大熊猫生境地质灾害影响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9 陈梅丽;转录组学研究人肿瘤细胞的表达调控机制和大熊猫基因组重注释[D];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2013年
10 朱亮;大熊猫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基因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1 王逸之;大熊猫干扰下巴山木竹无性系种群生态学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12 薛正晟;以健康人和大熊猫为模型的哺乳动物肠道菌群多样性分布与核心功能种属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13 白文科;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空间利用与生境选择动态变化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年
14 康东伟;大熊猫的生境选择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15 何东阳;大熊猫取食竹选择、消化率及营养和能量对策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6 李煜;大熊猫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与异质克隆胚构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17 杨春花;放归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预选栖息地评估[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8 曾赞;基于现实、气候变化和犬瘟热影响条件下的四川省大熊猫野化放归目标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21年
19 赵丹;大熊猫空间分布与生态地质环境耦合关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21年
20 马晓平;大熊猫阴道微生物多样性及部分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申思奇;中国大熊猫在西方媒体中的形象呈现与演变(1978-2020)[D];电子科技大学;2021年
2 彭雪梅;成都大熊猫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现状研究[D];西华大学;2021年
3 菅亚丹;陕西周至老县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种群栖息地选择适应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7年
4 李有绪;大熊猫人类表情识别及天敌声音识别初步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7年
5 陈栋;秦岭圈养大熊猫饲养管理的问题与建议[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6 刘磊;提高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初生幼仔免疫力前期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7 李健威;栗子坪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及未来预测[D];西华师范大学;2020年
8 廖婷婷;圈养成年雌性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体况评分标准与营养需要参考范围的制定[D];西华师范大学;2016年
9 夏坤;大熊猫睾丸组织学结构和精液冷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李小娟;大熊猫潜在喜食竹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利用效率[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11 刘明;圈养亚成年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体况评分标准及营养需要参考范围的制定[D];西华师范大学;2016年
12 董冰楠;邛崃山系大熊猫生境选择及栖息地干扰时空变化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7年
13 黄蜂;拖乌山大熊猫廊道生态价值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7年
14 高凯;大熊猫食笋季节食物资源竞争[D];贵州师范大学;2017年
15 刘颖颖;秦岭圈养大熊猫对投食竹种的选择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16 荣华;一株大熊猫肠道纤维菌的生物学特性与系统发育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17 王晓;放牧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及其栖息地影响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20年
18 陈超;圈养大熊猫繁殖期行为特征及其觅食行为发育规律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5年
19 杨娅楠;基于森林结构遥感反演的大熊猫生境适宜性评价[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20 鲍楠;野外放归大熊猫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首席记者 许琦敏;大熊猫“族谱”追踪有了新进展[N];文汇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王成栋 吴璟;解开大熊猫的繁殖“密码”[N];四川日报;2015年
3 记者 郭丽君;美国捐款240万元用于大熊猫研究[N];光明日报;2002年
4 记者 余里 张海磊;大熊猫国家公园:大熊猫与8000多种动植物在这里“乐活”[N];新华每日电讯;2021年
5 龙婷婷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代强;给大熊猫搭“鹊桥”[N];四川日报;2021年
6 本报记者 刘畅;被大熊猫“伞护”的美好家园[N];经济日报;2022年
7 本报记者 王金晶;“养好”耕地中的“大熊猫”[N];人民政协报;2022年
8 本报记者 徐晓虎;量身推出城市吉祥物 大熊猫让雅安更出彩[N];雅安日报;2022年
9 记者 孙丁 熊茂伶;旅美大熊猫幼崽“小奇迹”两岁了[N];新华每日电讯;2022年
10 本报记者 杨舒 周洪双 本报通讯员 龙婷婷;大熊猫国家公园与它的珍稀野生动植物“户主”们[N];光明日报;2022年
11 本报记者 宋妍妍;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片区 大熊猫生存和繁衍的“天然走廊”[N];成都日报;2021年
12 本报评论员;大熊猫国家公园设立不是终点而是起点[N];雅安日报;2021年
13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薛维睿;雅安:做更好的大熊猫守护者[N];四川日报;2021年
14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倢;大熊猫搬新家 私密性非常好[N];四川日报;2021年
15 李祥 市人大教科文卫工委;着力发展雅安观鸟经济 助力大熊猫国家公园第一市建设[N];雅安日报;2021年
16 本报记者 李颖;大熊猫“猫脸识别”准确率超过90%[N];成都日报;2021年
17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代强;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N];四川日报;2021年
18 撰稿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代强;4年试点 受益的不仅是大熊猫[N];四川日报;2021年
19 记者 田芳昕 通讯员 曹庆;瞧!大熊猫“遛娃”呢[N];陕西日报;2021年
20 记者 李荣;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 陕西片区地跨4市8县[N];各界导报;202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