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2EE/UML的企业建模系统的研究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与网络
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历史进入了网络经济的时代。原来相对稳定的市场变得动态多变。企
业生产经营朝全球化与网络化方向发展。网络技术为传统制造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
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例如,现代企业越来越复杂,对企业的理解、控制与经营
管理变得越来越困难等等。
另一方面,企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对企业模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模型不仅仅要描
述企业,而且还要深入到企业管理、运行和设计等各个方面,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指导。
针对现代企业所面临的以上两方面的问题,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UML统一
建模语言,采用J2EE网络体系结构,构建了基于J2EE和UML的网上企业建模系统。在此
基础上,开发了企业模型到企业应用系统转换功能模块,使企业模型的应用从创建期延伸到
运行期。
第一章介绍了企业建模的概念,企业建模的必要性及当前企业建模存在的问题。UML
应用于企业建模的意义,模型到企业应用系统的转换对企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论文的
主要研究内容和框架。
第二章对传统的企业建模理论进行了研究。详细阐述了一些常用的企业建模体系结构,
如CIM-OSA、ARIS、GRAI-GIM、GERAM、BAAN、IBM-CIM、Purdue和IFIP WG8.1等,
并对这些建模体系结构的各个方面作了比较;然后介绍了常用的企业建模方法,如功能树图、
实体—联系模型(E-R)、数据流图(DFD)、事件驱动过程链图(eEPC)、Petri网以及IDEF
家族的一系列建模方法,并对这些建模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进行了比较。在分析比较原有
企业建模体系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J2EE和UML的网上企业建模系统。
第三章具体介绍了UML标准建模语言的主要模型视图及其特点。通过与其它建模方法
及eEPC的比较,描述了UML应用于企业建模的优点及可行性。
第四章首先介绍了J2EE的体系结构和特点,阐明了J2EE应用于企业计算机应用系统
的优点。然后详细介绍了作者开发的基于J2EE/UML的网上企业建模系统的优点、软件结
构和功能。
第五章介绍了企业模型到企业信息系统转换的意义,讨论了企业模型到企业信息系统转
换的三种方法和各自的优缺点,并对其中一种方法——模型到程序代码转换的实现技术作了
详细的介绍。
第六章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企业建模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
|
|
|
1 |
王爱民;怀红旗;胡晓晶;;舰载捷联惯导系统虚拟试验平台[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8年04期 |
2 |
赵彧,范玉顺;面向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的集成化企业建模框架[J];控制与决策;2004年07期 |
3 |
江平宇;赵汝嘉;褚启勤;;基于特征的几何建模系统及特征空间问题的探讨[J];机械;1991年02期 |
4 |
于芳芳,刘璇,梁珣;基于变异特征的零件建模系统[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1年03期 |
5 |
刘继民,姜志博;基于UG和Pro/INTRALINK的PAMFM建模系统研究[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3年06期 |
6 |
杨培;徐滨士;吴林;朱胜;;基于弧焊机器人的柔性再制造系统[J];电焊机;2006年03期 |
7 |
林小禾;曹淼龙;;空间结构建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6年09期 |
8 |
吕松涛;张德生;;基于UML的小型汽车制造企业物流系统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03期 |
9 |
;自动辨识装置(智能辨识与建模系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
10 |
王雷,张莉,周伯生;企事业过程建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年03期 |
11 |
古天龙,高衿畅,周春晖;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Petri网模型实现[J];系统仿真学报;1996年S1期 |
12 |
李辉;;一种基于零件加工特征的几何建模方法[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
13 |
吴迪;林远山;王欣;王秀坤;;面向吊装方案演示的履带起重机仿真系统设计[J];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05期 |
14 |
丁维龙;陈敏智;程志君;;植物器官可视化建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
15 |
刘向明;贺琴芳;吴盛林;;基于Laguerre滤波网络的仿真转台电液伺服系统建模[J];机床与液压;2009年08期 |
16 |
马国胜;夏晓波;;采用对象模型技术的仿真仪器教学网络系统的构建[J];电子测量技术;2010年01期 |
17 |
王春江,符意德,黄志同;Petri网在C3I系统建模分析和综合中的应用[J];火力与指挥控制;1996年02期 |
18 |
琚王凡,张晔,唐昭琅;基于特征的回转体零件建模系统的研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
19 |
陈万领,严晓光,陈卓宁,宾鸿赞;面向三维CAD的装配顺序建模系统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5年20期 |
20 |
李秀山;涂序彦;吴檀;;一个“智能辅助建模系统”的研制[J];制造业自动化;199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