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轻质高压储氢容器整体优化设计

傅强  
【摘要】: 与其它储氢技术相比,高压储氢容器结构相对简单、成熟;压缩氢气成本较低;氢气灌装速度快,能耗低。该技术成为国内外综合利用氢能的主要发展方向。国外采用复合纤维缠绕结构,提高容器工作压力、降低容器质量,以提高单位质量储氢密度。我国复合纤维缠绕结构轻质高压储氢压力容器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本文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轻质高压储氢系统的研究”项目为依托,开展了纤维缠绕结构高压(单位质量储氢密度:3wt%,工作压力:40MPa)储氢容器的研究。主要工作为: (1)确定多层纤维缠绕结构高压储氢容器的结构设计方案。采用无缝金属内衬,碳纤维缠绕增强结构,并设置外保护层。首次提出新型外层保护结构。该结构在保持原有结构优点的前提下,结构更加简单、易于加工、装配,在各种跌落情况下,能更好地保护容器的端部和侧面。 (2)纤维缠绕层的力学分析。根据网格理论、层板理论,充分考虑纤维缠绕的实际加工工艺,提出纤维增强层设计方法。简体按照网格理论进行多角度纵向缠绕+环向缠绕初步设计;按照层板理论,采用二次失效以及Tsai-Hill强度理论,进行强度校核。封头采用测地线和非测地线两种缠绕方式,计算确定其缠绕角度,并进行强度校核。 (3)整体优化设计。综合考虑筒体与封头强度、质量、尺寸、缠绕工艺等因素的要求。以容器的质量最小作为优化的目标函数,以容积、应力、阻隔性和加工工艺等为约束条件,以容器内衬内直径D_0为设计参数,建立优化设计模型。并结合Matlab软件,开发了优化设计程序。 (4)根据理论设计方案进行样品加工。对全部(10只)样品进行水压试验和质量称量;对两只容器进行爆炸试验。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容器各项指标均达到既定要求,说明设计方案正确、可靠。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低成本制钠技术与相关的储氢方法[J];现代化工;1999年09期
2 程锦荣,戴磊,赵敏,丁锐,黄德财;碳纳米管阵列储氢的物理吸附特性[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3 杨晓军,张国栋,朱静;多壁纳米碳管的压力储氢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4 贾志华;郑晶;马光;;镁镍合金燃烧合成影响因素研究[J];钛工业进展;2006年06期
5 郑青榕;顾安忠;蔡振雄;廖海峰;郑超瑜;;氢在多壁碳纳米管上的等量吸附热[J];化学工程;2007年04期
6 高燕,宋怀河,陈晓红;超临界状态下炭基材料的储氢[J];化学通报;2002年03期
7 张立波,程锦荣,黄德才,赵力;碳纳米管储氢研究[J];现代物理知识;2004年02期
8 卢利平;;美发现储氢密度超过固态氢的新材料[J];功能材料信息;2008年02期
9 袁满雪,韩剑文,赖城明;LaNi_5储氢材料中储氢状态的理论研究[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10 程锦荣,袁兴红;相互作用势对模拟计算单壁碳纳米管物理吸附储氢的影响[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5年02期
11 孙立贤;张箭;刘颖雅;褚海亮;邹勇进;范美强;徐芬;张耀;;氢的制备、储存、安全检测与生物燃料电池研究[J];合成化学;2007年S1期
12 肖学章,陈长聘,王新华,陈立新,王丽,高林辉;Mg-Fe-Ni非晶储氢电极材料的微结构和电化学性能[J];物理化学学报;2005年05期
13 李斌;李永常;;石墨、金刚石家族新成员——碳纳米管[J];化学教育;2006年11期
14 谭军;;有助于提高储氢能力的新材料问世[J];功能材料信息;2008年Z1期
15 王方香,闫晓琦,高学平,袁华堂,宋德瑛;镁基复合储氢材料[J];化学通报;2002年02期
16 孙海梅,闫红;新型储氢材料——碳纳米管[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17 ;铜镍篇[J];中国金属通报;2004年02期
18 程锦荣,袁兴红,赵敏,黄德财,赵力,张立波;结构与尺寸对碳纳米管物理吸附储氢的影响(英文)[J];计算物理;2005年01期
19 杜晓明;吴尔冬;;氢在A、X及ZSM-5型沸石上的高压物理吸附(英文)[J];化学物理学报(英文版);2006年05期
20 ;固体储氢材料[J];天津冶金;199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铸;李志林;杜立新;黄铁生;;燃料电池电动车用储氢瓶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吴铸;李志林;杜立新;黄铁生;;燃料电池电动车用储氢瓶的研究[A];中国太阳能学会2001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薛胜雄;黄汪平;陈正文;樊毅斌;;容器与管道的高压水清洗技术[A];第四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4 潘文钰;毛宗强;李雪松;吴德海;;碳纳米管储氢的测量方法比较[A];21世纪太阳能新技术——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周大刚;龙昭华;;STL中扩展容器的实现[A];’2004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孙景泉;袁善峰;;声发射技术与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和评定[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7 杨鹤标;丁勇;金晶;;基于拦截器实现EJB容器的服务扩展[A];2005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罗德润;;集装容器气力输送[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四)--物流与仓储气力输送[C];1984年
9 刘贤信;郑津洋;徐平;魏春华;叶晓茹;;固定式高压储氢用钢带错绕式容器[A];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第七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林选明;;NAC-STC容器辅助设备的主要设计改进[A];“21世纪初辐射防护论坛”第四次会议暨低中放废物管理和放射性物质运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翔;纳米体系结构相变及物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复旦大学;2007年
2 黄宛真;鱼骨状纳米碳纤维与多壁纳米碳管的制备及其储氢、储锂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迟洪忠;La_2Mg_(16)Ni储氢合金的球磨改性及其氢化物催化液相苯加氢反应动力学过程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程继鹏;天然纳米矿物作为催化剂CVD法合成碳纳米管及碳纳米管吸氢性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张骁骅;低维纳米材料力学及热学性质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开方明;铝内衬轻质高压储氢容器强度和可靠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刘延雷;高压氢气快充温升控制及泄漏扩散规律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陈昀;储氢合金代铂作为PEMFC和AFC阳极催化材料的电化学过程与电催化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9 彭超义;空间运载器推力支架用复合材料管件轴压性能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余亮;等球Packing问题的启发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强;轻质高压储氢容器整体优化设计[D];浙江大学;2004年
2 闫红;碳纳米管储氢的计算机模拟研究[D];安徽大学;2002年
3 袁华军;储氢合金与有机液体所组成浆液的储氢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胡建华;实体Bean容器与容器管理持久化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4年
5 肖和平;基于CORBA构件模型的应用服务器中容器并发的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6 简新红;基于CORBA构件模型的应用服务器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7 闫昶;普适计算环境下构件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8 袁兴红;相互作用势对模拟计算单壁碳纳米管物理吸附储氢的影响[D];安徽大学;2004年
9 黄德财;碳纳米管储氢机制和阵列优化的理论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10 姚世琪;连通容器内可燃气体爆炸影响因素的数值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大连化物所提高储氢能力[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2 记者 张小军;聚合物:理想储氢罐[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3 刘霞;新式超细纤维可安全储氢[N];科技日报;2011年
4 韩仁;聚合物可有效存储氢气[N];中国石化报;2002年
5 徐建萍;可安全储氢的新型超细纤维[N];中国建材报;2011年
6 荣华;正确使用邮件容器[N];中国邮政报;2009年
7 刘文;美国昂乔公司推出新型自热式饮料容器[N];中国包装报;2001年
8 陈镜波;美国饮料容器市场概况[N];中国包装报;2002年
9 ;瓶杯型饮料包装容器[N];中国包装报;2004年
10 ;包装食品的方法及容器[N];中国包装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