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竞争力研究
【摘要】:
一、研究目的
实践“假设—实证—检验”的研究范式,探索医院竞争力的未知规律,构建医院竞争力研究的完整体系。
二、研究方法
1、研究样本。以50张床位以上为基准,以杭州市区域内的国有医院(含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浙江全省范围内的民营医院为对象,通过方便抽样得到15家国有医院和14家民营医院作为实证样本。
2、调查工具。采用自编的医院竞争力调查问卷,对医院院长、中层管理人员、政府主管人员、病人(每个医院偶遇抽样5住院病人,5门诊病人)进行现场调查。
3、理论与实证的方法。(1)遵循“假设—检验”的理论研究思路,进行医院竞争力理论探索,利用通径分析法对医院竞争力模型假设进行检验;(2)采用自编的医院竞争力调查问卷,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法和比较法,对通过方便抽样得到15家国有医院和14家民营医院的竞争力进行实证评价和比较研究;(3)数据分析采用Excel、SPSS10.0、EMS1.3等软件。
4、质量控制。主要通过保障调查员培训质量和医院现场调研质量两个环节进行调查质量控制。
三、研究内容
(一)基本概念与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医院竞争力基本概念、医院竞争力来源理论、医院竞争力机制与模型研究。
(二)竞争力评价与比较研究。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形成医院竞争力评价理论框架,并据此进行评价实证和比较研究。
(三)竞争力模型假设检验。利用评价结果,运用通径分析法,检验模型假设的合理性,作为对理论假设的回应,从而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
四、研究结论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一)本研究所提出的主要理论新观点
1、医院理论。本研究认为医院产生于提高交易效率的需求,是医务劳动市
场代替中间品市场的结果,当劳力交易效率比中间产品交易效率高时,医院会从
生产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分工中出现。
2、医院竞争力来源的患者剩余观。认为患者剩余是医院竞争力的来源,在
既定医院剩余的前提下,患者剩余与医院剩余的均衡位置差异导致医院间竞争力
差异。通过患者剩余和医院剩余的形成结构分析,形成竞争力来源分析的理论框
架,认为医院竞争力来源于医院资源、环境、转化工具、潜在竞争力和竞争行为
业绩等五要素。
3、医院竞争力模型新假设。根据竞争力来源理论分析框架和相关模型研究,
提出“资源一环境一转化工具一潜在竞争力一竞争行为业绩”医院竞争力模型假
设。
4、医院竞争力评价理论。根据医院竞争力来源理论和假设模型,认为医院
竞争力可以从医院资源竞争力、环境竞争力、转化工具竞争力、潜在竞争力和竞
争行为业绩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价。
(二)医院竞争力评价与比较实证研究获得的新认知
1、关于竞争力转化工具。本研究发现:(l)医院转化工具竞争力呈现在“70
一90%”和“100%”效率段集中现象;(2)民营医院文化总体上优于国有医院;
(3)民营医院在品牌美誉度上与国有医院无显著差异,但在知名度和高端美誉
度上显著劣于国有医院;(4)民营医院在战略制定方面与国有医院存在“发展战
略的非成文性”的共同问题,但民营医院还存在目标市场定位不准确的问题;(5)
在制度安排方面,民营医院的治理结构状况优于国有医院,但基础制度制定和执
行均劣于国有医院。同时部分民营医院存在董事会决策能力偏弱、董事会形式化、
基础制度制定和执行情况较差,以及激励制度与分配制度平均主义等问题。
2、关于医院环境竞争力。本研究发现:(l)民营医院与国有医院环境竞争
力无显著差异:(2)民营医院在地理位置、技术地位等方面与国有医院无显著差
异,但在医疗市场供需、市场需求支撑、政策环境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民
营医院在门诊需求环境竞争力和对政策满意度方面显著高于国有医院,但所处医
疗市场的“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显著低于国有医院。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关于医院资源竞争力。本研究发现:(1)国有医院与民营医院的资源竞
争力无显著性差异;(2)民营医院和国有医院在“医院管理人员素质”、“正
副高职称人员占卫技人员比例”,“研究生以上学历卫技人员”、“职工总数’,、
“实际床位数”、“信息设备”、“市场范围”等方面无显著差异;(3)民营
医院在“卫技人员占职工总人数比例”、“业务支出”、“医疗设备”、“固定
客户资源状况”“同上级卫生主管单位关系”等方面得分均值显著低于国有医院,
但在“当地社区的关系”和“与同行关系”显著优于国有医院。
4、关于医院潜在竞争力。本研究发现:(l)各医院在医疗质量方面得分较
高,资源供筹能力次之,医疗技术潜力得分较差;(2)民营医院的潜在竞争力
与国有医院无显著差异,但国有医院比较重视人员培训投入,而民营医院有较高
的治愈好转率;(3)民营医院研发效率显著高于国有医院,但医院研发实力与医
疗技术研发效率之间并不存在匹配现象。
5、关于医院竞争行为业绩。本研究发现:(l)各医院的病人综合满意度相
对较高,但忠诚度高于满意度;民营医院综合?
|
|
|
|
1 |
顾妙兴,李力达;更新医疗装备 发展技术特色 增强医院竞争力[J];航空军医;1994年03期 |
2 |
刘京兰;王英杰;何雨生;;医学知识管理与医院竞争力[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6年01期 |
3 |
黄建堂,陈祝生,温恭莲;浅谈医院财务人员职能深化[J];现代医院;2005年10期 |
4 |
文陶;高冬梅;;浅谈如何加强医院成本控制[J];时代金融;2009年09期 |
5 |
李彦惠;;如何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J];中国证券期货;2009年10期 |
6 |
徐敏;;构建医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9年03期 |
7 |
程志娟;;注重医院人文管理 提升医院品牌形象[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年10期 |
8 |
邵红,刘惠敏,曲丽娟;扎实有效地做好医保工作 提高医院竞争力[J];中国医院管理;2005年08期 |
9 |
李瑛;张燕;;试论医院的服务营销[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13期 |
10 |
黄圳林;;浅谈医院的成本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09年07期 |
11 |
贺明,邵坤;正确运用客户服务和管理 提高医院竞争力[J];现代医院;2003年04期 |
12 |
张伯君;广安门医院:国术仁心[J];中国卫生产业;2004年10期 |
13 |
宇飞;;坚持患者需求为导向 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J];西藏科技;2006年09期 |
14 |
金其林,郑忠民,沈晓明,周斌,欧剑锋;学科建设的实践与体会[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3年01期 |
15 |
李小华,董军;CRM对我国医院经营管理的启示[J];卫生经济研究;2003年05期 |
16 |
陈世文,李丽英,赵宪国,李新滨;以“行风”提升医院竞争力 以“机制”带动高效益——河北医大二院“医疗优质高效百姓放心医院”活动巡礼[J];中国医院;2003年01期 |
17 |
缪李丽;;以病人为中心,实施顾客满意服务,增强医院竞争力[J];重庆医学;2006年13期 |
18 |
张立;;读者来信[J];中国医院院长;2006年07期 |
19 |
吴俊;;CS战略在医院后勤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管理;2007年03期 |
20 |
成功;刘金莲;;培育高品质文化是保持医院竞争力的不竭动力[J];现代医院管理;200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