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一氧化氮在自主神经系统及血压调节中的作用

杨晓玲  
【摘要】: 一氧化氮作为一种第二信使,其广泛的生理及病理作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一氧化氮在自主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有研究提出,一氧化氮可能参与了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调节。 为了研究一氧化氮对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本文通过静脉注射苯肾上腺素来引起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考察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L-精氨酸(L-arginie,L-Arg),L-硝基-精氨酸甲酉旨(Nω-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L-NAME)等一氧化氮相关药物作用下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的活动状态,探讨了内源性一氧化氮(由NO前体产生)和外源性一氧化氮(由NO供体产生)对自主神经系统的不同作用。并得出结论,一氧化氮会影响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活动,但内源性和外源性一氧化氮的作用模式是不同的:内源性一氧化氮可能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及颈动脉窦对自主神经系统进行调节从而抑制压力感受器反射的敏感性。 另外,为了定量地研究一氧化氮对于血压的直接作用,我们使用电极法实时的测量了在NO前体(L-arginine,L-Arg)和NOS抑制剂(L-NAME)的作用下大鼠腹主动脉中一氧化氮的变化,结果显示:血液中NO水平为纳摩级。L-Arg和L-NAME可以调节血压,而这种调节作用是由一氧化氮引起的;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内皮释放的一氧化氮增加或减少会同时引起血压的下降或升高。而血压的变化可能启动自主神经系统的负反馈机制,使血压恢复甚至超出原来的水平。因此,一氧化氮与血压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非都是正相关。 本文为今后深入研究一氧化氮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作用奠定了基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汪宏;;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震荡与心率变异[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2 崔可密;李为民;刘霞;Brian Budgel;李娜;吴根诚;肖元春;;Effect of Cervical Manipulation on Autonomic Nervous Function in Healthy Volunteers[J];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2006年05期
3 王洪涛;张军;苏菲菲;于亮;王彬;范博渊;郑强荪;柳荫;;消融右肺动脉神经节丛对肾上腺素能刺激和胆碱能刺激诱发房颤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年08期
4 贾晓宁;申岱;李川勇;;基于Poincaré散点图的5s心率变异性分析方法用于实时监测自主神经功能的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1年03期
5 徐阿红;吴爱勤;卢卫红;朱丽萍;;心理应激对以躯体症状为主的抑郁症患者自主神经影响的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6 陈洪波;刘仁光;沈仲元;;呼吸频率和潮气量对兔心率变异的影响[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1年03期
7 何思源;郭珍妮;杨乐;辛在娥;杨弋;;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颅内多发动脉狭窄1例报告(烟雾综合征的早期改变?)[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07期
8 盛晓阳;;耐寒锻炼,现在开始[J];父母必读;2011年09期
9 刘亮;刘崇清;;鸦片、海洛因等毒品的成瘾机制及其“四抗”戒毒法[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7期
10 王敦;;激光疗法治疗老年性疾病的初探[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7年11期
11 李勇杰;;重视慢性疼痛的现代神经外科治疗[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年09期
12 塞冬;;心情不好“胃病”叨扰[J];家庭医学;2011年05期
13 吴建斌;张萍;;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缺血性眼病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1年18期
14 彭永革;;多系统萎缩患者的护理一例报告[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年09期
15 蓝云锋;李泱;;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1年03期
16 张勇;;心肾综合征——临床医师的困惑[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0年06期
17 周芸;刘博;;眩晕与情绪的研究现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年16期
18 杨俊伟;罗诚;周文全;余发春;;中药防治精神科药物不良反应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20期
19 董志超;;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应用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1年13期
20 吴子建;蔡荣林;徐春生;胡玲;何璐;胡吴斌;李传富;周逸平;;心经与肺经在大脑相对特异性的fMRI研究[J];中国针灸;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正直;余红艳;;负性情境下不同心理素质水平军人自主神经反应特点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李董;杜春云;汤晓军;金英雄;雷霆;姚杨;杨卓;张涛;;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对学习记忆能力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汤晓军;杨卓;张涛;;谷氨酸钠诱发癫痫发作对SD大鼠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李方洁;曾辉;郭小玉;;自主神经系统在心“主血脉”与“主神志”之间的介导作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学分会成立暨第八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精粹[C];2006年
5 沈蓉;张志雄;包怡敏;林秀凤;祁小燕;王星禹;;大鼠虚证模型心率功率谱特征的探索[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张涛;阎睿;郑晨光;杨卓;;多尺度交叉熵及其在自主神经系统多变量耦合模式中的应用[A];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九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刘钦刚;;在偏瘫治疗中加入神经松动技术[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五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张银生;赵海云;孙西战;颜培实;;音乐与生长猪心率变异性的时域频域分析[A];第十届全国家畜环境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9 侯应龙;Sunny Po;;自主神经系统与室性心律失常[A];全国心律失常的现代诊疗新进展专题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10 徐现通;;虚拟医疗电子设备中的数据采集与信号分析[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哲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2 王松涛;有氧运动对心血管自主神经平衡状态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3 马丽;自主神经在起源于肺静脉的阵发性房颤机制中的作用[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4 杜娟;生理信号变异性分析及其在高血压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邵勇;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胎鼠心脏损伤及猝死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6 袁建松;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7 王洪涛;犬心脏第三脂肪垫的功能研究及自主神经与心房颤动的关系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8 刘旭峰;心率变异性等多项生理指标对情绪稳定性的评价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9 李滨;大黄蟅虫丸和自主神经功能对肝纤维化卵圆细胞生成的调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10 曾云贵;有氧运动对脾脏免疫功能及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玲;一氧化氮在自主神经系统及血压调节中的作用[D];浙江大学;2004年
2 俞方敏;大鼠中枢神经系统与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于晓溪;愉快刺激对攻击行为学生自主神经系统唤醒恢复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白岩;血压变异性和心率变异性的关联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5 高璐;间歇性低氧对麻醉大鼠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6 王广兰;传统和精编健身气功·易筋经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及表面肌电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
7 余红艳;负性情境下不同心理素质水平军人自主神经反应特点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8 王尧;自主神经系统在心房钠尿肽分泌调节中的作用[D];泰山医学院;2009年
9 刘莹;直立性低血压在特发性帕金森病和伴有直立性低血压的多系统萎缩患者中的临床分析以及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10 安妮;不同年龄段人群在常态下的心率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恺;紧张,就这样让你早衰[N];浙江日报;2004年
2 刘霞;情绪为什么会影响人的健康?[N];科技日报;2008年
3 呼昊李木元;远离导致疾病的三大根源[N];人民政协报;2007年
4 冯文;植物神经功能为何紊乱[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5 寿山;更年期 如何让人不讨厌[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6 莫娅;年轻女性为何易手脚发凉[N];大众卫生报;2007年
7 兆丰;高血压的治疗[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
8 湖南主任医师 罗普泉;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女性的特殊影响[N];大众卫生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孟刚;星状神经节阻滞:疼痛治疗新方法[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10 容小翔;当心音乐伤着你[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