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黄瓜根系自毒物质对其根系病害的助长作用及其缓解机制研究

叶素芬  
【摘要】: 设施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中最有活力的产业之一。黄瓜是我国人民喜爱的重要蔬菜之一,是设施生产中的主要栽培种类。但随着有限的设施面积与市场周年需求的矛盾,黄瓜的连作现象十分普遍,连作障碍也十分严重。自毒作用(Autotoxicity)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业已证明黄瓜具有明显的自毒现象,并已成功地从其根系分泌物中分离和鉴定出包括苯甲酸、肉桂酸等在内的十余种生长抑制物质,这些化合物通过影响黄瓜的离子吸收、水分吸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生理代谢过程来影响植株生长。黄瓜枯萎病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较重、防治困难的典型根际土传病害,它能在土壤中存活多年,严重影响着黄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迄今为止对连作障碍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单因子水平上,缺乏对连作障碍因子内在相互关系和本质的了解。本研究是在明确黄瓜根系分泌物中自毒物质对其光合作用、离子吸收、酶活性和膜透性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黄瓜根系自毒物质肉桂酸对其根系病害的助长作用及其机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嫁接和筛选肉桂酸降解菌等途径来缓解自毒物质和枯萎病菌对黄瓜生长影响的可行性,从而为减轻或消除黄瓜的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和解决途径。研究结果如下: 1)为研究黄瓜自毒物质的短期效应,分别用黄瓜根系分泌物、提取物以及鉴定的一些化感物质研究了它们对光合作用和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这些物质能显著地减低气孔导度、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并伴随着抗氧化保护酶如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提高和膜脂过氧化。 2)为证实自毒物质和土传病害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了黄瓜根系分泌物中一种主要的自毒物质—肉桂酸(CA)和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f sp.Cucumerinum,FO)对黄瓜植株生长、光合作用以及枯萎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瓜培养液中添加0.10mM或0.25mM浓度的CA或接种FO(10~4孢子/毫升)均显著降低了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光系统Ⅱ量子传递效率(φ_(PSII)),并伴随着植株生物量的降低,但并不诱导光抑制产生。CA预处理2天后枯萎病发病的效果明显增加并伴有轻微的光抑制发生。CA预处理也明显提高了维管束的褐变指数及培养液中的镰刀菌孢子数目。因此,自毒物质在对植株产生直接抑制作用的同时,也可能通过间接地通过减低植株抗性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加剧连作障碍的产生,从而首次提供了自毒物质助长根部病害导致连作障碍加剧的证据。 孙讲究了自毒物质肉桂酸(005一025mMCA)对黄瓜枯萎病助长作用机制,发现不同浓 度的C气处理后其植株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的同时,枯萎病发病率也随着肉桂酸浓度的增加而 增加。病原菌接种显著提高了黄瓜根系中PoD,SOD,APX,ASA等抗氧化系统和苯丙氨酸 解氨酶。队L)等抗病相关酶活性或含量并伴随着HZOZ,O:一等氧自由基及膜脂过氧化产物 MDA含量的增加,而自毒物质的存在显著加剧了以上过程,并导致了根系汗一ATPase及液 泡膜PP二e酶活性及含量也随着自毒物质肉桂酸浓度的增加而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最终导致 其细胞膜结构的损伤。同时,队L、多酚氧化酶(P PO)和酚类物质及类黄酮含量也都相应增 加。因此肉桂酸加剧枯萎病的发生是同其导致的氧化胁迫有密切关系。 4)研究发现黄瓜中的自毒物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虽对黄瓜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但对 黑籽南瓜并不表现出生长抑制现象。进一步研究表明肉桂酸和枯萎病菌处理对黄瓜嫁接和自 根幼苗根系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存在响应差异,500等抗氧化酶活性在防卫反应中的启动 时间先后和种类是不一致的。黑籽南瓜根系比黄瓜根系具有更高的抗氧化酶活性与抗氧化物 质含量,但对自毒物质和枯萎病病原菌表现出一定的迟钝性,添加自毒物质和病原菌并不能 启动黑籽南瓜根系的抗氧化系统,而HZOZ,O2一等氧自由基含量则明显低于自根苗,对根系中 关键酶H子一ATPase活性及根尖细胞亚显微结构都未造成任何影响或伤害。因此,我们认为黄 瓜根系中的自毒物质可能被黑籽南瓜根系作为正常的前体所“代谢”,从而避免生长抑制作 用的产生,但这种差异的具体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5)自毒物质肉桂酸加速黄瓜枯萎病的发病率,而嫁接则有效地克服了枯萎病的发生。 进一步研究发现,嫁接苗根系在接种后其队L和PPO活性以及木质素和多酚含量的变化幅 度均没有自根苗明显,其中嫁接苗中pPO活性、木质素和多酚含量均普遍高于自根苗根系。 这表明黑籽南瓜根系具有较强的抗病防卫系统,从而有效地兼具抗枯萎病和自毒的作用。黄 瓜自根苗在CA预处理后再接种FO则诱导了根中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增加。 6)自毒吻质肉桂酸加剧了由枯萎病病原菌引起的光合作用的下降,最后表现为植株生长 的抑制,即连作障碍的加剧。进一步的研究发现,o.25mM肉桂酸及枯萎病菌〔]夕抱子/毫 升)(CA十F())处理后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饱和光合速率(Asat)、Rubisc。最大梭化效率 (Ve,max)、RUBp再生速率(zmax)、Ps 11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中。S。)、光化学碎灭 (qP)和光化学量子效率(Fv丫万m’)出现显著下降而胞间co:浓度(Ci)则有明显上升,但Psll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董倍,吴兆明,许亮,高小霞;稀土元素对农业增产作用的研究 Ⅲ.黄瓜根系对稀土的吸收及对根系伤流的影响[J];中国稀土学报;1992年04期
2 李秀启;黄瓜根系两次生理性死亡及防治措施[J];长江蔬菜;2004年01期
3 程琳;赵立群;吴新新;王玉珏;温常龙;赵冰;郭仰东;;不同苗龄期黄瓜根系生理生化及形态指标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01期
4 张凌云;;黄瓜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9年10期
5 刘忠强;;冬棚黄瓜早衰的原因和预防措施[J];科学种养;2018年02期
6 霍振荣;根与黄瓜栽培的关系[J];农村科技开发;1999年05期
7 曹齐卫;王志峰;孙小镭;;秋季拱棚黄瓜高产栽培技术[J];山东蔬菜;2005年02期
8 冯国明;;冬管黄瓜重护根[J];农机导购;2016年08期
9 张健;刘美艳;申杰;刘丹;俞立璇;李雪华;;外源亚精胺对淹涝胁迫下黄瓜根HSP70表达的影响[J];广西植物;2013年05期
10 刘红;李兵;;黄瓜根部浇施沼液的效果[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8期
11 刘金星;刘清文;;黄瓜平菇间作试验小结[J];长江蔬菜;1987年02期
12 汤锡珂,童哲;稀土元素对大白菜、黄瓜根的生长及其活力的影响[J];园艺学报;1988年03期
13 钱雅玲;铁胁迫诱导黄瓜根系分泌核黄素[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6期
14 万寅生,徐义俊,周燮;黄瓜根细胞质膜脱落酸特异性结合蛋白的初步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8年S1期
15 郭志刚;樊植仁;解淑贞;王瑜;;草垄栽培试验初报[J];北京农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16 肖鹏举;;黄瓜缺素症及补救措施[J];长江蔬菜;1988年02期
17 刘长荣;;浅谈黄瓜施肥[J];长江蔬菜;1988年04期
18 柴明贵;朱维刚;王群生;池灏圣;;夏黄瓜高产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1988年04期
19 曲革;;黄瓜一代杂种的采种技术[J];种子世界;1988年06期
20 翁祖信;黄瓜新嫁接技术──大苗生长点直插法[J];中国蔬菜;198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永臣;;高温对黄瓜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和α-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影响[A];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2 许良政;刘志伟;刘惠娜;廖富林;;不同光照条件对缺铁黄瓜根系Fe~(3+)还原酶活性的影响[A];梅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集(第十届)[C];2010年
3 苏磊;邓晖;牛永春;;利用非培养方法研究黄瓜内生真菌多样性[A];中国菌物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7年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7年
4 杨智仙;董坤;董艳;郑毅;汤利;肖靖秀;赵平;;不同小麦品种生长及根系分泌有机酸特性的研究[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上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耿广东;程智慧;张素勤;孟焕文;;连作蔬菜的自毒作用及其克服对策[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6 董艳;杨智仙;董坤;汤利;郑毅;赵平;肖靖秀;;供氮水平对小麦生长特性及根系分泌有机酸的影响[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上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方长旬;李颖哲;渐欣;林威鹏;曾小妹;林文雄;;水稻化感作用及其抑草机制[A];2017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7年
8 顾和平;陈新;张红梅;姜晓宁;张琤琤;;植物的化感作用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A];首届长三角园艺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彭爱风;鲁雅君;贺原花;刘权;;红三叶化感作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10 林文雄;董章杭;梁康迳;何华勤;郭玉春;梁义元;陈芳育;;水稻化感作用发育遗传及其与环境互作的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素芬;黄瓜根系自毒物质对其根系病害的助长作用及其缓解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桑婷;外源亚精胺缓解黄瓜NaCl胁迫伤害的差异蛋白及生理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3 牛蒙亮;根源过氧化氢信号介导南瓜砧木嫁接提高黄瓜耐盐性的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
4 李阳;黄瓜高亲和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CsNRT2.1的表达、定位与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5 马斯;黄瓜韧皮部混合装载策略与机制[D];中国农业大学;2019年
6 闫妍;黄瓜G蛋白α亚基GPA1基因耐低温调控机制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19年
7 吴帼秀;H_2S调控黄瓜耐冷性及其信号转导机理[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8 白龙强;黄瓜G蛋白C型γ亚基基因在逆境响应中的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9 孟祥南;黄瓜翻译控制肿瘤蛋白基因CsTCTP1和CsTCTP2在逆境胁迫响应中的功能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10 王晋芳;黄瓜NAC转录因子CsATAF1响应干旱胁迫的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思嘉;江苏省设施黄瓜高温热害风险区划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2 张曼义;干旱胁迫对黄瓜植株生长的影响机理及光谱估算模型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3 刘卫锋;CsPAP-fib基因在低温诱导黄瓜雌性分化中功能解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4 冯臣飞;有机废弃物作为黄瓜育苗基质不同配方的筛选[D];河南农业大学;2018年
5 汤玲;Ca(NO_3)_2胁迫对黄瓜幼苗根系线粒体及氮代谢的影响[D];安徽农业大学;2018年
6 李时雨;日光温室椰糠袋培条件下黄瓜的灌溉模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8年
7 刘淑侠;环境条件对黄瓜硅吸收特性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8年
8 李曼;CO_2加富缓解黄瓜干旱胁迫的生理机制及代谢组学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8年
9 蒋静静;复合基质袋培黄瓜水肥耦合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10 李治红;环境条件对黄瓜硅吸收分配及果面蜡粉形成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东省鄄城县农业局 贾友江;种植越冬黄瓜须追好肥放好风[N];河北科技报;2017年
2 山东省夏津县蔬菜局 王德明;注意防越夏黄瓜死棵[N];河北科技报;2018年
3 行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孙淑敏;黄瓜烂根的原因及其防控措施[N];河北科技报;2017年
4 任士哲;夏茬黄瓜直播五注意[N];河北科技报;2017年
5 承德县农牧局推广研究员 刘海春;瓜菜病虫防治问答[N];河北科技报;2017年
6 何涛;怎样促使黄瓜根系更健旺[N];河北科技报;2017年
7 邯郸市广平县农牧局 王海星;黄瓜深冬管理要点[N];河北农民报;2009年
8 张华;黄瓜高产不早衰 这样留瓜就对了[N];农业科技报;2019年
9 宁津县农业局 刘忠强;黄瓜根系变褐咋回事[N];山东科技报;2014年
10 乔卫云;黄瓜嫁接后要割断黄瓜根[N];河南科技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