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纤维素原料生物转化产乳酸的研究
【摘要】: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最廉价的可再生资源。利用生物技术将纤维素转化成乳酸,具有重要的社会及经济意义。本文对纤维素酶的生产、纤维二糖酶的生产及固定化、纤维原料的酶法糖化、固定化乳酸杆菌的发酵、纤维二糖酶和乳酸杆菌的共固定化,以及利用串联式生物反应器协同酶解纤维素发酵乳酸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采用液体深层发酵工艺,对纤维素酶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以廉价的木糖渣和豆饼粉作为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 ZU-04)的碳源和氮源,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并在30 m~3发酵罐中成功地完成了放大试验,纤维素酶活力高达8.16 FPIU/mL(331.7 FPIU/g纤维素),为纤维素酶的工业化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筛选到一个纤维二糖酶高产菌株(黑曲霉Asperillus niger LR-12),对其固态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纤维二糖酶活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438.3 CBIU/g干曲)。研究发现,该菌的孢子中富含纤维二糖酶,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包埋孢子可将纤维二糖酶有效固定。包埋后的黑曲霉孢子在酶解温度(50℃)下不会萌发,但可以在凝胶珠内缓慢地释放纤维二糖酶,与直接固定酶蛋白的传统方法相比,这种新型的固定化技术具有操作经济简便、对酶活力无破坏、固定化酶的半衰期长等优点。该固定化酶在纤维素酶的协同降解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对纤维素酶解过程中底物性质、底物浓度、纤维素酶用量及酶系组成等关键因子进行了研究。由于里氏木霉纤维素酶系中纤维二糖酶活力很低(CBA/FPA为0.03),对经稀酸预处理后的玉米芯纤维底物的酶解得率仅为67.4%。通过添加纤维二糖酶,将CBA/FPA增加到0.42,酶解得率可提高至83.6%。进一步利用里氏木霉纤维素酶和固定化纤维二糖酶的协同作用,纤维原料的酶解得率可高达88.2%。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对于深入了解纤维素酶的协同降解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包埋固定德氏乳酸杆菌,固定化细胞与游离细胞相比,发酵时间缩短,乳酸得率提高,并能有效地利用纤维原料水解液进行乳酸发酵,乳酸得率可达90.7%。
将纤维原料的酶解、固定化纤维二糖酶和固定化乳酸杆菌的作用有机耦联,构建成新型的三级串联式生物反应器,该反应器可有效解除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对纤维素酶的反馈抑制作用,促进纤维原料的酶水解,乳酸浓度达55.2g/L,纤维素对乳酸的转化率高达90.6%。该反应器性能稳定,反应效率高,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可以重复使用,便于自动化控制,对于优化反应工艺,降低操作成本等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分批添料式协同酶解发酵工艺,可提高纤维底物的终浓度和产物乳酸的终浓度(达105.2g/L),有效提高了酶的利用率和乳酸生产效率。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摘要
定在海藻酸钙凝胶珠中,并将这种共固定化体系与纤维原料的酶解过程相祸合,
构建成新型的串联式生物反应器。在共固定化体系的协同作用下,纤维原料对乳
酸的转化率可达91.5%。本研究工作有利于简化工艺流程,减少设备投资,提高
反应效率,国内外至今尚未见到相同的研究报道。
在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工作:将纤维素酶
ES基因在克隆质粒pDS引上酶切分离后,连接到表达质粒pSE420上,进一步将
含有目的基因的表达质粒转入宿主细胞E.coll’JM109中,发酵液中的CMC酶活
力达到了31.6U/mL,成功地实现了基因的表达和胞外分泌。这一工作为进一步
构建高效产酶菌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在固定化纤维二糖酶的制备、利用固定化纤维二糖酶协同降解纤维原
料、利用三级串联式生物反应器优化纤维原料协同糖化发酵过程、共固定化反应
体系的构建,以及利用共固定化体系组建串联式生物反应器协同降解纤维原料发
酵生产乳酸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具有明显的特色与创新,有关研究结果不仅有重要
的学术价值,而且在促进可再生纤维素资源的转化利用、推动国民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
|
|
|
1 |
夏黎明;固态发酵生产高活力纤维二糖酶[J];食品与发酵工业;1999年02期 |
2 |
孟勇,王忠彦,苗艳芳,胡承;关于黑曲霉生产纤维二糖酶发酵条件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
3 |
沈雪亮,夏黎明;固定化纤维二糖酶在纤维原料水解中的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02期 |
4 |
贾飞;杨翔华;关转飞;安红娟;;绿色木霉JFY-14产纤维素酶的产酶条件研究[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10年03期 |
5 |
耿冰;郭美锦;张嗣良;王永红;储炬;;纤维二糖酶在不同pH下的拉曼光谱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6 |
李旭晖;朱明军;郭启军;;一种测定粗纤维素酶中β-葡萄糖苷酶酶活方法的建立[J];现代食品科技;2010年03期 |
7 |
冀彤;王冰冰;夏黎明;;重组毕赤酵母发酵产纤维二糖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1年05期 |
8 |
夏黎明,岑沛霖;酶法制备活性纤维寡糖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1999年04期 |
9 |
沈雪亮;夏黎明;;共固定化细胞发酵纤维素水解液产乳酸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5期 |
10 |
王冰冰;夏黎明;杜风光;;黑曲霉纤维二糖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里氏木霉中的表达[J];化工学报;2011年02期 |
11 |
沈雪亮;夏黎明;;共固定化细胞协同糖化发酵纤维素原料产乳酸[J];化工学报;2008年01期 |
12 |
欧阳嘉;李建明;李鑫;陈牧;;酶法水解低聚木糖生产废渣工艺的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0年02期 |
13 |
沈雪亮;;利用木糖生产中的纤维废弃物制备功能性纤维低聚糖的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
14 |
张杰;张晓东;李岩;许海朋;孙立;;多纤维素酶协同降解玉米秸秆及水解液微生物油脂发酵研究[J];现代化工;2008年S2期 |
15 |
尤纪雪,景宜,毛连山;木聚糖酶中纤维素酶对废新闻纸脱墨的影响[J];中华纸业;2003年03期 |
16 |
赵晶;陈明;张靖方;夏黎明;;酶法糖化玉米芯发酵生产乙醇的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7年04期 |
17 |
夏黎明,余世袁,程芝;分批添料促进固定化细胞合成纤维素酶[J];林产化学与工业;1993年03期 |
18 |
徐文玉;;木质纤维素酶解的方法及意义[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3期 |
19 |
夏黎明,余世袁,程芝;淀粉水解液对纤维素酶合成的诱导作用[J];林产化学与工业;1993年02期 |
20 |
王修胜;于占春;张小希;邓红波;鲍杰;;工业纤维素酶水解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J];生物质化学工程;2010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