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的应用基础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在硅丙乳液制备工艺的基础上,将反应性乳胶粒子的设计技术、共混技术、微乳液聚合技术以及纳米技术应用于硅丙乳液的制备过程中,分别制备了弹性硅丙乳液、具有核壳结构硅丙乳液以及无机纳米粒子/硅丙复合乳液,研究了其在外墙涂料、木器漆等领域的应用。
通过对乙烯基硅氧烷单体、接枝聚硅氧烷的比较和选择,以及有机硅单体的用量对聚合过程的影响,确定出基本的聚合工艺和生产配方,并对所制备硅丙乳液的组成、粒子形态、粒径大小及分布等进行了表征。重点研究了有机硅单体用量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有机硅用量的增加,硅丙乳胶膜的综合性能得到提高,当有机硅单体总量为单体的8%左右,且乙烯基硅氧烷(MPTS)与接枝用硅氧烷(203硅油)的配比为1:1时,聚合过程稳定,涂膜性能良好。
分别采用反应性乳液共混和具有二乙烯基的硅氧烷交联剂直接共聚法制备了弹性硅丙乳液。结果表明,当含有环氧基的活性乳液与常规硅丙乳液的共混重量比在6:4时,涂膜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耐水性、抗沾污性,并研究了共混乳液的成膜过程。利用羟基与烷氧基的缩合反应合成了具有二乙烯基的硅氧烷交联剂(MEBS),研究了MEBS对弹性硅丙乳液聚合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MEBS用量的增加,聚合反应速率减小,凝胶率增加。当体系中MEBS用量为5%时,涂膜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所配制的外墙涂料的除耐水性、硬度优于共混法外,其余性能大体相同。
采用单体预乳化分段加料法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硅丙乳液,系统地研究核壳T_g变化及两者的比例对水性木器清漆性能的影响,发现当核壳比在6∶4~8∶2,且壳层T_g高于核层至少30℃时,涂膜不仅可以获得较高的硬度,而且室温成膜性好,抗冲击强度大于50 kg.cm。通过向硅丙乳液聚合物中引入AAEMA功能性单体并采用种子微乳液—单体溶胀法制备了双组分木器清漆,重点讨论了种子单体、溶胀单体以及外加交联剂对乳液成膜性以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外加交联剂己二胺与AAEMA的摩尔比为1:4~1:2时,涂膜表面均匀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光滑,所配制的双组分木器漆涂膜丰满,光泽好,硬度高。
通过对纳米二氧化硅粒子的表面改性,提高了其在乳化剂水溶液中的分散稳
定性。采用原位聚合技术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硅丙复合乳液,研究了纳米二氧
化硅粒子的引入对聚合过程的影响,探讨了其在乳液中的稳定机理。考察了纳米
二氧化硅对乳液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硅的引入有助于提高涂膜
的力学性能、硬度、抗紫外老化和抗沾污等性能。
通过对多臂碳纳米管(MWCNTs)进行氧化处理,从而在其表面引入活性基团,
提高了其与硅丙树脂的相容性。采用原位接枝聚合法制备了贮存稳定性能良好的
训CNTs/硅丙复合乳液,并研究了MWCNTs对乳液成膜性和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姗CNTs的加入对复合乳液的成膜性影响不大,但能够显著改善涂膜的电
学性能,当MWCNTS的添加量大于1 .5%时,涂膜的电阻率即可达到抗静电材料的
国家标准(低于109 0.。m)。
|
|
|
|
1 |
李金辉;彭丹;牟秋红;张利;张荣军;;高性能硅丙乳液的制备[J];化工新型材料;2008年12期 |
2 |
李玮;李明辉;张黎明;;纳米粘土对硅丙乳液的改性[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7年01期 |
3 |
王国建;陈峰;;高硅含量核壳结构有机硅-丙烯酸酯乳液研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
4 |
张宝莲;于双武;魏冬青;柯知勤;;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J];涂料工业;2008年02期 |
5 |
陈忠奎,范慧俐,康立训,肖军平;高硅含量自交联硅丙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涂料工业;2004年12期 |
6 |
王国建,陈峰;高硅含量有机硅-丙烯酸酯乳液的研制[J];上海涂料;2005年Z1期 |
7 |
;接枝共聚硅丙乳液与传统硅丙乳液的区别[J];有机硅氟资讯;2007年04期 |
8 |
李金辉;;高性能硅丙乳液的制备[J];上海涂料;2008年07期 |
9 |
青志保,张爱清;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其性能[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10 |
卫亚儒,姬海君,宋学峰,李红侠;硅丙乳液防水剂的研制[J];有机硅材料;2005年03期 |
11 |
杨静仪;周雪松;万小芳;黄月文;;纸页增强用乳液树脂耐热性的研究[J];纸和造纸;2010年03期 |
12 |
刘静,彭慧,程时远;N-羟甲基丙烯酰胺对硅丙乳液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J];胶体与聚合物;2003年02期 |
13 |
周新华,涂伟萍,夏正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其性能[J];材料保护;2004年08期 |
14 |
陈盛明;D_4-丙烯酸酯预乳液稳定性的实验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15 |
范伟民;硅橡胶乳液改性丙烯酸酯合成及其应用性能[J];化学建材;2004年06期 |
16 |
唐敏锋;范晓东;王召娣;刘祥;;新型支化有机硅单体的合成及其硅丙乳液的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6年01期 |
17 |
王廷勋;李京龙;颜小洋;孙建礼;;硅丙乳液弹性涂料的研究及在保温墙体上的应用[J];中国涂料;2011年04期 |
18 |
罗仲宽,蔡弘华,汤少金,刘剑洪,洪伟良;TiO_2溶胶与硅丙乳液复合亲水性自洁涂层的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4年08期 |
19 |
陈盛;;硅丙乳液的性能对比研究[J];现代涂料与涂装;2008年02期 |
20 |
于晓波;范嘉;管延宾;;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