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长输原油管道加热炉自动控制技术的研究

黄翼虎  
【摘要】:长距离原油管道输送是原油储运的主要方式。管道加热炉也称为管道直接加热炉,它和输油工艺系统、变电所一起,构成长距离原油管道输送系统的三大主要环节。管道加热炉的作用是提高管道原油温度,降低原油粘度。它是管道中原油顺畅输送的重要保证。 由于管道直接加热炉是一个典型大惯性、纯滞后、多变量、复杂时变系统,而且各工艺参数间具有强耦合特性,这些都给加热炉的自动控制带来了很大困难,致使现在的各种管道加热炉系统在运行的平稳性、安全性、高效性等方面都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这些缺陷包括:系统故障诊断、容错能力差;原油出炉温度不准确:加热炉运行存在致命安全性隐患;烟道含氧量测量困难,而且存在严重的滞后现象;燃油燃烧效率低等。如何提高加热炉自动化控制水平和运行性能,不仅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且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为此,本文以加热炉为背景,对管道加热炉的自动控制课题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 归纳起来,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管道原油汽化是直接加热炉安全运行的隐患,火焰严重偏烧是引起管道原油汽化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利用加热炉参数间互含冗余信息的特点,文中首次提出了一个新的模糊推理方法——“冗余选多”法,用于鉴别火焰偏烧程度和实现多传感器的故障诊断和管理,并以此设计出一种基于模糊观测器的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系统。该方法提高了加热炉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容错性和鲁棒性。 (2) 原油出炉温度是加热炉自控系统的关键参数。本文针对系统通常采用的算术平均法不能准确反映真实的原油出炉温度这一问题,通过综合温度传感器精度、原油偏流、火焰偏烧等影响原油出炉温度准确测量的因素,设计出一种基于统计的新型双融算法,融合结果的准确性平均可以提高0.5℃。该方法为实现加热炉原油出炉温度精确控制奠定了基础。 对于单侧原油出炉温度传感器故障情况,可以采用多传感器故障诊断和管理模块判断,并以单融算法取代双融算法,融合结果仍然能满足原油出炉温度的准确性要求。该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加热炉误动作和停炉现象,提高了加热炉运行平 摘要 稳性。 (3)烟道含氧量是加热炉优化燃烧的关键控制参数,其测量设备的寿命短和 大时滞性,严重妨碍了加热炉自动优化运行。针对此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Ellnan 神经网络修正模型的加热炉含氧量软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一种新的神经网络输 入参数分类,在保证模型精度的前提下,实现了输入参数个数简化,满足了实时 性测量的要求;然后采用t(k)时刻的输入参数值结合t(k)+:时刻的烟道含氧量测 量值对Elman神经网络进行学习、训练(r为烟道含氧量滞后时间),把对烟道 含氧量的软测量变为相当于对炉膛含氧量的测量。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动态调节 特性得到了有效改善,燃油燃烧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4)原油入炉流量的突然下降是可能造成管道原油汽化的原因。文中提出负 压波法和管道动态模拟法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出一套基于SCADA系统的原油管道 泄漏检测系统,不仅实现了对原油泄漏时间、泄漏地点、泄漏量在线实时检测, 而且可通过网络化的控制系统,提前停炉来规避原油汽化风险。 (5)燃油燃烧前雾化效果是影响燃油燃烧效率的重要因素。通过试验,文中 提出采用简化的控制策略,根据燃油流量实现雾化压力自动控制,保证了燃油充 分燃烧。 经过几个月的加热炉运行试验,系统未发生一次原油汽化事故,原油出炉温 度波动减少,加热炉的停炉次数大大降低,即使发生停炉,系统也能很好的判断 故障源。经测试,加热炉的效率达到了90%以上,接近它的设计炉效。因此, 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管道加热炉在平稳性、安全性、高效性三方面都有很大提 高,而且通过多种先进控制技术,综合提高了加热炉的自控技术水平。 文中还首次提出了把沿管道各站的SCADA系统、加热炉系统和变电所系统作 成一个统一整体的思想,通过控制系统网络化,达到更合理配置机泵,优化能耗 的目的。 关键词 加热炉,模糊控制,数据融合,神经网络, 故障诊断和容错,传感器管理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潘海鹏;智能加热炉自动控制系统[J];中国仪器仪表;2004年04期
2 左文香;刘喜荣;;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加热炉温控系统控制器的设计[J];电气自动化;2004年03期
3 郑自链;;模糊控制在立推式铝板锭加热炉中的实现[J];装备制造技术;2018年06期
4 郑自链;;模糊控制在立推式铝板锭加热炉中的实现[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年14期
5 潘海鹏;基于智能控制的加热炉自动化系统[J];微计算机信息;2004年02期
6 周锤友;;加热炉模糊控制探讨[J];硅谷;2013年06期
7 应珂;;基于计算机智能模糊控制——加热炉自动化系统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7年23期
8 徐桂岩,江杰;模糊控制在钢坯加热炉中的应用[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9 杜宇;杨丛军;;模糊控制在加热炉炉膛压力控制中的应用[J];包钢科技;2018年01期
10 陈林国;威化蛋卷机加热炉模糊控制[J];包装与食品机械;1996年04期
11 马洲达;;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8年29期
12 戴文战;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控制[J];黑龙江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13 张立志,王玲,高希彦;BP神经网络在加热炉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05期
14 薛美盛;方醒;闵天;秦宇海;;神经网络预测控制在加热炉炉温控制中的仿真研究[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8年08期
15 潘炼;基于智能模糊控制的中板加热炉计算机控制系统[J];微计算机信息;2005年05期
16 曹洁;李振宸;任冰;;基于神经网络模糊控制的单交叉口信号控制[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17 张谦;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控制及其应用[J];郑州纺织工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18 林溪波;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在军事上的应用[J];上海航天;1994年04期
19 冀春荣,何铖,李燕,白万民;透镜抛光机床模糊控制的神经网络方法[J];机床与液压;1998年03期
20 徐嗣鑫,丁维明;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相融合的研究及其在家电产品中应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4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涂福泉;陈奎生;曾良才;;步进加热炉神经网络电液比例速度控制技术研究[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周德新;;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结构形式的分析[A];1996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6年
3 李会朝;李爱民;刘文萍;王云;郝玮玮;;邯钢2250热轧加热炉氧化烧损降低攻关[A];第八届(201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卫东;;饱和蒸汽发电技术在热轧加热炉应用研究[A];第八届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5 陈光;蔡震纲;张红光;张颖;肖维民;李丹;;大型加热炉群能效指标评价诊断体系的建立与系统开发[A];第八届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6 张力文;;台车式加热炉节能问题分析[A];第九届全国工业炉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5年
7 郑军;陈来正;王建范;宋恒俊;管丙雨;刘德红;;加热炉节能降耗的探研[A];全国冶金节水与废水利用技术研讨会文集[C];2009年
8 赵昌伟;;加热炉控制数学模型的设计[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9 彭爱辉;肖远军;;加热炉过程控制系统的应用与研究[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车兰;;鞍钢2150生产线加热炉智能装钢的应用[A];2010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10年
11 顾双全;窦建辉;徐亚滨;李张良;张金伟;;推钢加热炉双蓄热改造实践[A];2010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2 李宝宽;王芳;齐凤升;张卫军;;推钢式板坯加热炉流场、温度场和浓度场模拟[A];2010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3 宋海涛;白天平;方旭芳;;加热炉的节能改造实践[A];河北省2010年炼钢—连铸—轧钢生产技术与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0年
14 杨威;;黑体技术在加热炉节能上的应用[A];2011年全国冶金安全环保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15 彭先涛;张凯举;;加热炉炉温优化与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6 花志平;;脉冲控制在集中换向式加热炉中的系统开发[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2年会暨能源计量与节能降耗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7 张茂杰;;热轧加热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A];2012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论文集(上)[C];2012年
18 李会朝;李爱民;王云;刘文萍;郝玮玮;;邯钢2250热轧加热炉降低煤气消耗攻关[A];2012年河北省轧钢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19 于光伟;陆江海;栾旭升;;室式加热炉全自动板坯入炉和出炉技术[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3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0 张宇;刘常鹏;邓伟;杨大正;徐大勇;;油改气后加热炉烧钢能力分析[A];2006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翼虎;长输原油管道加热炉自动控制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吕燕;钛坯天然气加热炉优化控制策略及其工业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蔺杰;数据融合的神经计算方法[D];浙江大学;2005年
4 杨扬;中俄原油管道及伴行道路对大兴安岭多年冻土热干扰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7年
5 张浩;数据融合视角下技术预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6 贾彦鹤;加热炉制造系统马尔可夫排队建模优化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8年
7 孙炜;智能神经网络的机器人控制理论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8 赵俊红;神经网络的正则化及在地质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20年
9 刘宜承;模糊忆阻神经网络的同步性研究[D];西南大学;2021年
10 纪厚业;异质图神经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21年
11 姚卫;时滞忆阻神经网络的同步与多稳定性研究[D];湖南大学;2020年
12 肖理业;基于机器学习的电磁场建模与设计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13 陈涵瀛;核电站热工水力系统工况预测与诊断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14 梁智杰;聋哑人手语识别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15 刘昂;微结构硅基光子学器件性能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16 赵博雅;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硬件加速器设计及实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17 杜昌顺;面向细分领域的舆情情感分析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18 陈科海;机器翻译上下文表示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19 饶红霞;信息受限下神经网络的状态估计和拟同步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9年
20 张马路;Spiking机器学习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艳丽;基于神经网络的加热炉钢温建模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2 葛文明;加热炉智能控制策略[D];辽宁科技大学;2008年
3 于洋;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4 沈骏;加热炉系统的模糊建模与控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陈昱名;原稳加热炉建模及参数优化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6 李永泰;工业加热炉控制方法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7 刘晓瞳;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加热炉温度控制方法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5年
8 王荣欢;油田加热炉能效影响因素分析及多指标评价体系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21年
9 姜斌;不同功率下油田加热炉数值模拟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7年
10 张夕武;钢铁工业加热炉富氧燃烧能效分析及数值模拟[D];华北电力大学;2016年
11 刘兴汉;油田用相变加热炉换热问题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12 姚振宇;加热炉前置燃气轮机方案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13 司马英杰;油田加热炉几何结构的优化[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14 贾兴;油田加热炉结垢清除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15 吴青娇;加热炉内流动、燃烧及传热的数值模拟和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6 平志玲;加热炉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7 王东;油田加热炉高效运行参数分析[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18 何超杰;基于NARX神经网络时序预测模型的分簇数据融合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7年
19 王帅;加热炉热平衡计算软件的研究及实现[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7年
20 杨勇;辽河石化蒸馏装置加热炉效率优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记者 宋鹏 通讯员 顾国云;重启加热炉保障管道平稳运行[N];中国石油报;2009年
2 张勇 王雯倩;提升加热炉能效实现节能创效[N];中国石化报;2021年
3 通讯员 焦丽娟 詹红军;让3号加热炉燃起来[N];石油管道报;2020年
4 本报记者 许萍萍 李明;七台加热炉改出高效益[N];中国石油报;2013年
5 张存保;首钢国际热轧加热炉获四项专利[N];中国冶金报;2013年
6 记者 张苓 刘纪生;西安钢铁公司加热炉改用天然气[N];中国冶金报;2011年
7 董延盛 赵子明;济南炼化阶梯式双面辐射焦化加热炉实现高效运转[N];中国石化报;2010年
8 记者 王宾 通讯员 邢东顺;加热炉里省出3000吨燃料油[N];中国石化报;2009年
9 亓玉辉 荣振宇;莱钢特殊钢厂变加热炉装炉方式创效12万元[N];中国冶金报;2008年
10 宝宣;宝冶建设中标宝钢加热炉工程[N];中国冶金报;2007年
11 通讯员 马振军;兰州石化公司炼油厂加强加热炉管理增效218万元[N];中国石油报;2006年
12 李园 杜亚董 童凯;沙钢加热炉改造取得显著效益[N];中国冶金报;2004年
13 通讯员 王继明 记者 杨海鹏;南京创造环保炉 年省油费两千万[N];南京日报;2009年
14 记者 刘挺 通讯员 杨龙;马钢新一代加热炉在线煤气监控系统成功上线[N];马鞍山日报;2020年
15 宋雄卫 武晓庆;长钢轧钢厂改造加热炉能耗显著降低[N];中国冶金报;2009年
16 记者 宋鹏 通讯员 谢丽;95%加热炉换“口粮”[N];中国石油报;2011年
17 闫子平 郑红英 张海琴;魏荆管道加热炉告别烧原油[N];中国石化报;2007年
18 李小玲 唐采鱼;长钢轧钢厂完成加热炉“油改气”工程[N];中国冶金报;2006年
19 记者 朱大军;让真空加热炉“炉火纯青”[N];中国石油报;2001年
20 记者 黄律己;金陵石化加热炉运行瞄准行业先进[N];中国石化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