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W电刷镀层的性能研究及其应用
【摘要】:本文研究了电刷镀Co-W合金镀层的制备方法、性能及在模具表面强化方面的
应用。在优化刷镀工艺参数的基础上,成功地制备了优良性能的Co-W镀层。通
过利用XRD、SEM、NEPHOT-32型金相显微镜和HX-71显微硬度计等设备,测
定了常温和高温下镀层硬度、相结构、显微组织和形貌。并利用WS-92型发声划
痕仪测定了镀层和基体之间的结合力。
本文深入研究了涂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热疲劳和滑动磨损性能,并对其氧
化机理和磨损机理进行了讨论。Co-W合金镀层常温下为非晶态。500℃时完成向
晶态转变,并有新相析出,使镀层的硬度达到最大值,热处理温度达到700℃时镀
层与基体的结合力达到最大。
Co-W合金镀层在500℃时开始出现较明显的氧化。Co-W合金镀层在600℃以
下时,形成致密的CoO氧化膜,阻止了基体的严重氧化,提高了基体的抗氧化能
力。但在600℃以上时,出现椭圆形的氧化起皮,严重破坏了Co-W合金镀层体系。
Co-W合金镀层的耐磨性明显高于T10钢和Cr12MoV钢基体,约为T10钢的
3. 3倍,约为Cr12MoV钢的3. 4倍。在T10钢上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在
Cr12MoV钢上属于粘着磨损。Co-W涂层较好的改善了45钢、3Cr2W8V钢的耐
热疲劳性。
实际应用表明:Co-W合金镀层应用于轿车连杆成型模具上,提高其寿命1. 8
倍以上;应用于车轮成型模具上,工作寿命约是原来的3. 2倍,有着显著的经济效
益。
|
|
|
|
1 |
周力元
,高振采;电刷镀技术在修理中的应用[J];农机具之友;2001年01期 |
2 |
卢德秀;葛祥荣;;关于《常用金属电刷镀通用技术条件》中一些主要问题的说明[J];机车车辆工艺;1987年03期 |
3 |
刘水英;孙祥根;曾玉槐;;金属“固体”电刷镀液的试制和应用[J];机械工人;1988年03期 |
4 |
林春华;近两年我国电刷镀技术的新进展(上)[J];机械工人(热加工);1990年12期 |
5 |
谢住民;刘奎;;电刷镀技术在我局的推广[J];林业机械;1991年01期 |
6 |
张孝仁;国外电刷镀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三)[J];铁道机车车辆工人;1997年07期 |
7 |
任艳萍;邓红华;黄方遒;许乔瑜;;电刷镀在表面工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表面技术;2013年06期 |
8 |
葛文军,王新坤;电刷镀快速修复飞机硬铝合金构件表面划伤[J];材料保护;2000年05期 |
9 |
徐滨士,世宁;点石成金的电刷镀技术[J];中国表面工程;2000年04期 |
10 |
杨全太;电刷镀新技术及其在包装行业应用的前景[J];中国包装工业;2000年11期 |
11 |
王文,赵中国;电刷镀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
12 |
费敬银,辛文利,梁国正,朱光明,马晓燕,马宗耀;无氰电刷镀金技术在航天工业中的应用[J];表面技术;2002年05期 |
13 |
马世宁
,徐滨士
,董世运;常用维修技术系列讲座 电刷镀修复技术(一)[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3年02期 |
14 |
马世宁,徐滨士,董世运;电刷镀修复技术(二)[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3年03期 |
15 |
马世宁
,徐滨士
,董世运;电刷镀修复技术(四)[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3年05期 |
16 |
张天顺,张晶秋,张琦;镍钨磷非晶态合金电刷镀工艺研究[J];电镀与涂饰;2004年01期 |
17 |
任雨松,花国然,罗新华;电刷镀新技术及其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J];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18 |
刘晔红
,刘立炳
,肖先红;电刷镀设备装置的设计与改造[J];机械工人;2005年04期 |
19 |
李丽荣;电刷镀技术在高原地区机械设备修复中的应用[J];青海科技;2005年02期 |
20 |
谢国如;;不锈钢电刷镀工艺研究[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