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万岱,杨利生,施长泰,陈华斌;复方生胃酮、生胃酮治疗消化性溃疡各35例的对照观察(摘要)[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83年01期 |
2 |
张万岱,杨利生,施长泰,续正慧,秦刚,张冬青;生胃酮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的疗效观察[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83年01期 |
3 |
张万岱,杨利生,施长泰,续正慧,秦刚,张冬青;胃镜鉴定生胃酮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的疗效观察[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3年01期 |
4 |
徐棣;;生胃酮外用治疗复发性口疮[J];口腔医学;1988年01期 |
5 |
张守仁,韩超,於毓文;南五加萜酸对大鼠实验性溃疡的作用[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
6 |
李改焕;钟以莲;刘延锦;梁梅;;生胃酮引起低血钾两例报告[J];临床医学;1987年02期 |
7 |
邢建三;;哌吡二氮(艹卓)与生胃酮治疗慢性胃溃疡的对照研究[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7年03期 |
8 |
陈慈年;;国产生胃酮的薄层层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81年07期 |
9 |
杨锦南,刘春霞,柴芳,张玉林,王彩兰,王素琴;3-氧-乙酰-11-脱氧甘草次酸铝毒理学研究[J];新乡医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
10 |
徐珑珑;邹明;;生胃酮在戊四氮急性癫痫模型中的干预作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8年15期 |
11 |
宋明宝;于学军;崔馨;陈剑飞;卢来春;赵刚;于世勇;董红梅;黄岚;;生胃酮对大鼠颈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过度增殖的影响[J];儿科药学杂志;2009年05期 |
12 |
王敏;郑乃智;纪萍;沈红卫;王粤;宋旭霞;;癫痫大鼠海马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及生胃酮的保护作用[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年05期 |
13 |
朱明,刘春霞,杨锦南,曹中亮,张玉林,王彩兰;3-氧-乙酰-11-脱氧甘草次酸铝对阿斯匹林诱发大鼠胃溃疡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
14 |
丁美萍;徐珑珑;包颖颖;;甘珀酸对点燃大鼠的保护作用和对连接蛋白32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2006年03期 |
15 |
张达荣;;对甲氰咪胍治愈者应用生胃酮维持治疗[J];国际消化病杂志;1981年02期 |
16 |
徐克成;;用流动细胞计数法和组织自体放射造影法测定生胃酮对慢性萎缩性胃粘膜的作用[J];国际消化病杂志;1981年03期 |
17 |
许剑平;;胃胶状粘液层厚度:扩张胃囊、16,16-双甲基前列腺素E_2和生胃酮对它的作用[J];国际消化病杂志;1981年03期 |
18 |
兰胜侪;宫卫星;林书武;;甘草制剂及其衍生物诱发加重心力衰竭7例[J];齐鲁医学杂志;1992年Z1期 |
19 |
赵秀鹤;迟兆富;迟令懿;尚伟;刘学伍;;无镁诱导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中Cx32作用的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1期 |
20 |
宋燧,唐训球,王开明,朱志明,黄怀德;生胃酮引起严重低血钾症三例报告[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84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