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Non-destructive Quality Evaluation of Watermelon and Melon Based on Its Acoustic Properties and Dynamic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Jamal Nourain Ibrahim  
【摘要】:西瓜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世界上有90多个国家种植西瓜,全世界西瓜年产量超过250亿公斤。消费者总是期盼高质量的西瓜,西瓜或甜瓜的品质指标包括大小、形状和外观,以及内部品质——成熟度。表征西瓜的成熟度有几个指标,其中硬度常用于表示西瓜成熟的状态。为了确定适宜的收获期和上市日期,监测货架上西瓜的质量均需用无损检测技术确定西瓜的硬度。而现有的可以获得较满意的检测结果,并具有一定重复性的检测技术都为破坏性检测。水果或农产品的振动特性由其弹性模量、质量和几何特征决定。因此,水果振动(声脉冲)响应分析技术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预测西瓜或甜瓜硬度的无损检测技术。 本项研究的目标是选择产生激励信号(声脉冲)的撞击球的材料和大小,确定最优激励点和适当的响应检测传感器,建立与西瓜及甜瓜硬度及振动特性相关的有限元模型,最终开发确定西瓜和甜瓜硬度的无损检测方法。 在本项研究中,西瓜或甜瓜由小摆球激励,由加速度传感器检测振动响应,采用Instron公司的物料特性万能试验机测试西瓜和甜瓜内层、中间层和外层果肉的弹性模量,并利用有限元技术确定最佳激励位置、选择测量传感器以及分析水果振型。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 1.选择麒麟西瓜作为实验样本,确定了最优激振力(声脉冲)的作用位置和用于测量共振频率的响应传感器;当采用第一纵向振型的共振频率来估测水果硬度时,激励点应置于水果外表面的中部;当测量弯曲振型时,应使激励信号方向与测量响应的加速度传感器的轴线同轴并垂直于激励点或测试点处的水果表面切线。此外,为了测试振动信号,激励点和响应传感器的位置应远离西瓜表面的节线,并与振动方向保持一致。激振力作用点和方向,以及响应测量传感器的测点和方向对检测振型非常重要。 2.激振力的产生方法、激振摆球的大小、材质等均对测量西瓜共振频率有重要影响。与橡胶球和钢球相比,采用木质摆球,得到了较高的共振频率均值。此外,对比五种直径分别为15mm、20mm、30mm、35mm、45mm的木质摆球,采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孙广俊;李爱群;;关于结构振型参与系数和振型贡献的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2 王福智,王依群,邓孝祥;振型数的选取及扭转振型的确定[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邹洪波;;利用振型衰减函数讨论刚度变化对高振型的影响[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4 C.W.Coale;M.R.White;冯振兴;;一种可计及设计变动的修改飞行器振型的方法[J];国外航天运载与导弹技术;1986年02期
5 程迺巽;;用叠加法求正交各向异性矩形悬臂板的自振频率和振型[J];河海大学学报;1987年05期
6 宝志雯;来晋炎;陈志鹏;;建筑物的脉动试验及其数据处理的方法[J];振动与冲击;1987年02期
7 宋弢,马枚,宋兆泓;非均匀叶片转子抑制颤振的优化设计[J];航空学报;1988年07期
8 Ahmed M.Abdel-Ghaffar ,Robert H.Scanlan ,李峻贤;金门桥的环境振动研究——Ⅱ.墩塔结构[J];国外桥梁;1988年02期
9 赵光恒;马良筠;;坝工结构动力参数的识别[J];河海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10 张嘉钟;黄文虎;邵成勋;;用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计算复杂组合体飞行器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J];强度与环境;1988年05期
11 盛宏玉;变截面杆纵向和扭转振动分析的振型迭代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4期
12 纪树海,王丕增,张梅,徐振庭,刘丽君;振筒式压力传感器振型跃变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13 李庆炎;薛晓春;王者相;段新群;;高振型地震弯矩计算[J];化工设备设计;1989年01期
14 孙儒荣;;对于《高振型地震弯矩计算》一文的讨论[J];化工设备设计;1989年03期
15 凌建;朱慕铨;;振型分理法的改进[J];四川电力技术;1989年02期
16 周光平;程存弟;赵小立;钱建平;;纵振型夹心换能器的高次模式振动[J];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3期
17 王者相;李庆炎;;地震时高振型对塔影响的探讨[J];炼油设备设计;1983年01期
18 李高超;周琴;;大跨径悬索桥反应谱分析时应考虑振型数量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祥;刘艳霞;代玉娟;;结构振型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7年
2 王珑祺;向志海;周马生;;基于频率和振型的测量点优化和损伤识别方法[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3 赵玉星;;频率方程重根下振型的意义及其计算[A];第四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5年
4 李春祥;;结构振型最优控制系统的时滞稳定性[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5 孙军举;李青宁;王天利;;曲线桥反应谱分析中振型贡献率探讨[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7年
6 夏友柏;王年桥;;多点输入作用下结构随机振动的振型加速度法[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7 焦驰宇;龙佩恒;王毅娟;;斜拉桥主塔地震弯矩的主要贡献振型研究[A];第2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丁继辉;于希哲;王端;;损伤悬臂结构的模态与动应变的实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4年
9 薛素铎;曹资;张善余;;悬索屋盖结构频率及振型的简化计算[A];第六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10 李德葆;;曲率模态的理论背景、实验与应用[A];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和第十三届全国振动与噪声高技术及应用会议论文集[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Jamal Nourain Ibrahim;[D];浙江大学;2005年
2 李林;剪切型框架结构损伤检测的数值与试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陈娜;基于变形分解的平面结构振型识别与概念设计[D];郑州大学;2016年
4 何金娜;Fano共振型电磁超结构的设计和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5 贺瑞;大跨桥结构监测系统的模态识别和误差分析及损伤识别[D];清华大学;2009年
6 吴泽玉;基于特征参量分析的工程结构设计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7 卫洪涛;带非线性连接及限制连续体动力学建模方法及响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8 郭国会;桥梁结构动力损伤诊断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9 李存岑;矩形板超声电机的振子振型激励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0 张静;铰链及含铰折展桁架非线性动力学建模与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华;近断层强震作用下建筑结构振型响应贡献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2 袁艺宸;框架振型平移与转角对梁柱损伤敏感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3 李世翠;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振型选取原则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4 罗琼;振型缩聚扩充及其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5 程牛;高层框—剪结构考虑高振型的能力谱法研究[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2年
6 韩长运;基于模态分析的结构扭转不规则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7 董娣;非比例阻尼线性系统的复振型分解方法[D];河北理工学院;2002年
8 董伟龙;三轴多振型振动筛的设计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9 张坤;基于振型差值曲率的桥梁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10 杜金鑫;钢框架结构梁柱结点振型转角试验模态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方松峰 罗芳;基于振型顺序的梁构件类型定义研究[N];中华建筑报;2011年
2 徐娜姿;抗振型涡街流量计在宜研发成功[N];宜兴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