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挡土结构土拱效应及土压力理论研究

蒋波  
【摘要】:土拱效应及与之相关的土压力计算问题长期以来为工程界关注,但至今仍未完善解决。本文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挡土结构的土拱效应及土压力理论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主要工作包括: 1.鉴于计算平行墙间侧土压力时关于土体小主应力拱形的选择尚存在争议,考虑墙土摩擦角充分发挥和部分发挥两种情况,对平行墙间土体小主应力圆弧拱和悬链线拱分别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对应于不同内摩擦角和墙土摩擦角的侧上压力系数,以及平行墙间侧上压力的理论公式。分析表明,由圆弧拱和悬链线拱计算所得的平行墙间侧土压力几乎一致,实际计算可采用相对简单的圆弧拱。 2.为克服现有考虑土拱效应的土压力计算方法不能考虑墙土摩擦角变化对挡土墙后土体滑裂面的影响的不足,考虑墙土摩擦角变化对挡土墙后上体滑裂面倾角的影响,对圆弧和悬链线两种拱形分别进行了分析,并与现有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根据得到的土拱形状,分别计算对应不同内摩擦角和墙土摩擦角时的侧土压力系数;将其用于水平微分单元法求解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得到了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分布、土压力合力和合力作用点的理论公式,并与库仑土压力理论、现有方法和模型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 3.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抗滑桩间土拱效应的产生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土体内摩擦角、粘聚力以及桩土接触面性状等因素对土拱效应和桩土荷载分担比的影响。 4.考虑地面条形荷载对滑裂面倾角的影响,改进了库仑土压力理论的极限平衡方法,对条形荷载下的极限主动土压力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了相应的理论公式,解决了现有极限平衡方法不能考虑条形荷载对极限主动土压力影响的问题。 5.考虑位移效应对主动土压力的影响,得到了挡土墙非极限状态主动土压力的理论公式,可用于计算无墙后超载和墙后超载为条形荷载时的非极限主动土压力,解决了现有非极限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不能考虑条形荷载影响的问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许立斌;路海东;李森林;焦永伟;;抗滑桩设计原理的探讨及其在滑坡治理设计中的应用[J];勘察科学技术;2011年03期
2 刘俊;付应华;徐宗芝;;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工程的应用[J];福建建材;2011年04期
3 周强军;朱娇燕;司洪涛;庄旭峰;;基于GEO-SLOPE对某库岸堆积体的治理效果评价[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1年08期
4 吴文毅;;浅谈某公路抗滑桩施工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7期
5 曹志鹏;;抗滑桩在治理大型滑坡中的应用[J];市政技术;2009年S1期
6 谭可立;;水泥搅拌桩在变电站软基边坡抗滑治理中的应用[J];电力勘测设计;2011年03期
7 祝建国;周俊峰;;膨胀土边坡抗滑桩治理效果有限元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3期
8 陈克清;;边坡坡体与支护结构监测浅析[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6期
9 夏永成;左殿军;骆勇军;;Ito塑性变形理论的抗滑桩临界桩间距分析[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郑浩;;张花高速公路楠木溪隧道滑坡处治[J];湖南交通科技;2011年02期
11 刘文娜;;滁河干渠姚庙切岭段滑坡治理综述[J];山西水利;2011年04期
12 毕监江;;同沿高速公路固什段滑坡治理综合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11年23期
13 孙启亮;张毅;;抗滑桩加固坝坡的有限元分析[J];吉林水利;2011年09期
14 石文慧;欧阳蕾;;大孔径抗滑桩孔内制作钢筋笼技术应用[J];山西建筑;2011年25期
15 邓桂贵;;大桩径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传播;2011年12期
16 任粉娥;;山体滑坡治理施工方案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年07期
17 刘银伟;张绍和;;汪家坪滑坡的稳定性分析与计算[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8 丁选星;程晓伟;王桢;;湖南衡邵高速公路K100处滑坡治理技术[J];山西建筑;2011年19期
19 常秀峰;;棚洞在高陡短边坡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1年20期
20 郭英华;;四川江安大井加油站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爱玲;曾琛;;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抗滑桩施工安全控制[A];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张鹏;刘浩宇;应秀梅;徐椿景;傅向荣;;抗滑桩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燕柳斌;黄自成;;防洪堤抗滑桩结构有限元非线性应力分析[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4 魏进兵;刘小丽;邓建辉;闵弘;;洪家渡水电站1~#塌滑体加固方案优化分析[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英朴;张春发;;浅谈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以延安宝塔山1号滑坡治理工程为例[A];中国公路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辜永国;;复杂地层条件下的大型抗滑桩成桩试验论证[A];2004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中国水利学会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曹兴松;;软岩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设计计算[A];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4年
8 熊万胜;贾会业;;凡口铅锌矿矿区滑坡的危害和治理[A];中国矿山地质与西部矿山资源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张玉龙;董泽荣;;小湾水电站小团山B营地边坡监测结果浅析[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高涌涛;范涛;;钢管混凝土抗滑桩承载力分析[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波;挡土结构土拱效应及土压力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刘小丽;新型桩锚结构设计计算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3 李荣建;土坡中抗滑桩抗震加固机理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4 吕庆;边坡工程灾害防治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杨明;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及抗滑加固技术[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6 夏雄;桩锚结构设计理论及安全性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7 肖世国;岩石高边坡开挖松驰区及加固支挡结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8 胡晓军;边坡加固工程支挡结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9 宋从军;路堑高边坡开挖变形理论及控制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10 朱益军;基于GIS公路边坡稳定评判与防护决策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丹;边坡稳定及抗滑桩内力分析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2 刘英朴;锚杆抗滑桩系统可靠性分析[D];长安大学;2004年
3 熊浩;单桩悬臂法设计的改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李强;抗滑桩可靠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焦文秀;人工挖孔抗滑桩施工[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6 张雪东;呷爬滑坡稳定性评价与治理方案设计[D];吉林大学;2004年
7 吴汉辉;埋入式抗滑桩模型试验及其工作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8 陶海冰;GIS平台下的滑坡中抗滑桩一体化设计[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9 石晓敬;抗滑桩分析计算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黄毅;抗滑桩的可视化程序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海燕;江耀明;铸一排效益的抗滑桩[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4年
2 特约记者 白文起 通讯员 赵海燕;捆绑式抗滑桩获专利[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3 杨希伟;渠县地灾治理主体工程完工[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4 通讯员 黄爱平 记者 刘如春;广东有色地勘局治理云阳滑坡群[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5 张思文 兰晓霞;“抗滑桩+截排水”定住滑坡[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6 张蕊;两项边坡加固技术问世[N];中国矿业报;2004年
7 记者 刘兰宁特约记者 白文起;临危受命保三峡库区蓄水安全[N];中国矿业报;2008年
8 驻陕西首席记者 白秋薇 特约通讯员 王新才 雷伯勤;实践历练自成钢[N];中国交通报;2009年
9 雷伯勤 王新才;“绝”处工夫深[N];中国交通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马俊民 刘国华;敢把钢筋绕指揉[N];中国妇女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