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杂草双生病毒的分子鉴定
【摘要】:双生病毒是植物病毒中唯一的一类具有孪生颗粒形态的单链环状DNA病毒,已在多种重要经济作物上引起危害。我国已从云南、广西等地的烟草、番茄和番木瓜等作物上相继发现了多种双生病毒,并对其基因组结构及变异进行了深入研究。杂草因其种类多、分布广、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是双生病毒重要的原始寄主或中间寄主,因此对双生病毒的传播扩散、重组变异及进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弄清杂草上双生病毒的发生与分布,我们从广西地区杂草上采集了双生病毒样品并对病毒进行了分子检测与鉴定。
从5种常见杂草上采集了28株表现典型病毒症状的样本,用双生病毒的简并引物PA和PB进行了PCR检测,将扩增到的约500 bp的片段经过克隆和序列测定表明,22个样本为粉虱传双生病毒,序列比较发现这些病毒分离物至少有5种病毒类型。因此从每种病毒类型中选取代表,共对8个分离物的基因组结构进行了研究。
对草龙上的病毒分离物G37和G38的基因组进行全序列测定,G37和G38DNA-A全长分别为2758和2745个核苷酸(nts);序列比较表明,G37与台湾胜红蓟黄脉病毒(AYVTV)的相似性最高,为73%;G38与中国胜红蓟黄脉病毒(AYVCNV)的相似性最高,为65%。根据双生病毒分类原则,G37和G38是Begomovirus的两个新种,将G37命名为草龙黄脉病毒(iudwigia yellow vein virus,LuYVV),G38命名为中国草龙黄脉病毒(Ludwigiayellow vein China virus,LuYVCNV)。用DNAp的特异性引物beta01和beta02进行DNAO分子的PCR检测,发现LuYVV伴随有卫星DNAp分子,其分子大小为1347 nts,与其它病毒的DNAβ的相似性较低,仅为32.4-50.2%。
对胜红蓟上的分离物G47、G52和G68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G52和G68DNA-A全长分别是2735、2740 nts,G47部分DNA-A序列是1743 nts;序列比较表明,G47和G68分别与中国番木瓜曲叶病毒(PaLCuCNV)和中国胜红蓟黄脉病毒(AYVCNV)的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9%和98.1%,因此,G47为PaLCuCNV的分离物,G68为AYVCNV的分离物。G52 DNA-A与AYVCNV的相似性最高,为85%,因此G52是Begomovirus的一个新种,将G52命名为胜
|
|
|
|
1 |
周雪平,崔晓峰,陶小荣;双生病毒——一类值得重视的植物病毒[J];植物病理学报;2003年06期 |
2 |
何自福,虞皓,罗方芳;广东番茄曲叶病毒G2分离物基因组DNA-A的分子特征[J];微生物学报;2005年01期 |
3 |
谢艳,李桂新,周雪平;从烟草上分离的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及其卫星DNA的全基因组结构特征[J];科学通报;2003年06期 |
4 |
李桂新,范三微,李正和,谢艳,周雪平;侵染云南白肋烟的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及伴随卫星DNA分子的基因组特征[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3年05期 |
5 |
谢艳,周雪平,张仲凯,戚益军;从云南分离的烟草曲顶病毒为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的一个新种[J];科学通报;2001年17期 |
6 |
徐幼平;周雪平;;侵染广西烟草的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及其伴随的卫星DNA分子的基因组特征[J];微生物学报;2006年03期 |
7 |
冯占青;;火熖除草[J];科学大众(中学版);1963年07期 |
8 |
王天光;青杂草不同发酵时期入池对主要生理群微生物和产气率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5年03期 |
9 |
李正和,李桂新,谢艳,张仲凯,周雪平;云南番茄曲叶病是由烟草曲茎病毒引起的[J];病毒学报;2002年04期 |
10 |
陈欣,唐建军,赵惠明,志水胜好;农业生态系统中杂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自然资源学报;2003年03期 |
11 |
郭水良,黄华,晁柯,朱亦君;金华市郊10种杂草的热值和灰分含量及其适应意义[J];植物研究;2005年04期 |
12 |
梁宗勋;;但愿梦想成真[J];发明与创新(学生版);2006年09期 |
13 |
尹力初;张杨珠;周卫军;;光照强度与氮肥施用水平对麦田杂草婆婆纳和离子草的生长及其竞争关系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6年10期 |
14 |
任建跃;;除草剂对大豆田杂草防除效果的研究[J];太原科技;2008年09期 |
15 |
陈福民;;当世界沦为超级市场[J];大科技(百科新说);2009年03期 |
16 |
张永胜;;魔鬼洞之谜[J];大自然;1996年06期 |
17 |
郭水良,李扬汉;农田杂草生态位研究的意义及方法探讨[J];生态学报;1998年05期 |
18 |
郭水良,李扬汉,赵铁桥;浙江金华地区小麦-杂草群落中杂草生态位的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1998年01期 |
19 |
郭水良,黄朝表,边媛,林国平;金华市郊杂草对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吸收与富集作用(Ⅱ)-杂草-土壤间重金属元素关系的主成分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2年02期 |
20 |
许龙;薛勇;薛宇;;苜草净防除肇东苜蓿田杂草药效比较试验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2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