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肖益鸿,詹瑛瑛,蔡国辉,魏可镁;镧锰系钙钛矿可脱附氧与催化氧化活性[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
2 |
齐爱华,于春英,李文钊,冯文菊;掺杂SrTiO_3体系上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研究——活性氧物种的作用[J];分子催化;1993年01期 |
3 |
李昕,黄玉东,牛海军,白续铎,张桂玲,陈九顺;4,4′-二(9-咔唑)联苯的合成、结构表征及量子化学计算[J];高技术通讯;2001年04期 |
4 |
陈文凯,杨迎春,刘兴泉,罗仕忠,吴玉塘,于作龙;羰化-氢解法低温合成甲醇的研究 Ⅳ.铜基催化剂的TPD和TPR研究[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02年02期 |
5 |
蔡炳新;MgO(H_2O)上乙烷氧化脱氢初探[J];怀化学院学报;1993年06期 |
6 |
蔡铁军,邓谦,黄德发,彭振山,龙云飞,陈亚中;过渡金属钼钒砷杂多化合物的合成与TPR,TPD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2年06期 |
7 |
周灵萍,邓量,寇元,李宣文;改性Y分子筛的酸碱性能及吸附性能的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2002年02期 |
8 |
李平,卢冠忠;SO_2对NO催化氧化过程的影响 Ⅴ.NiO/γAl_2O_3上SO_2的作用机理[J];化学学报;2003年05期 |
9 |
黄曜,朱崇业,李全芝,童广明,侯玉铎,赵琰;不同超稳Y沸石的酸性质及其催化性能[J];分子催化;1993年05期 |
10 |
杨立新;苯和环己烷在氧化铝载体上的吸附性能研究[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7年02期 |
11 |
陈绍谦;Ni催化剂上CO_2和CO的TPD及TPSR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
12 |
张业,孙予罕,钟炳;合成低碳醇超细Mo-Co-K催化剂的TPD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02年03期 |
13 |
宋若钧,张量渠,郭慎独;稀土添加剂对烃类水蒸汽重整镍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水蒸汽吸附的TPD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1992年01期 |
14 |
徐柏庆,山口力,田部浩三,粱娟,郑禄彬;ZrO_2酸碱性质的TPD表征Ⅰ.单组分吸附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1994年02期 |
15 |
刘惠涛,高原,薛舜卿;以Fe_3(CO)_(12)为母体制备担载金属簇催化剂的表面化学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
16 |
刘守军,刘振宇,牛宏贤,朱珍平;金属氧化物助剂对Cu/AC脱硫活性的影响[J];煤炭转化;2000年04期 |
17 |
刘守军,刘振宇,朱珍平,牛宏贤;CuO/AC低温脱除烟气中SO_x和NO_x的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1999年S1期 |
18 |
郑荣辉;曾金龙;杨意泉;;乙醇一步合成乙酸乙酯时混合氧化物催化剂的TPD和TPR测试[J];福建分析测试;1997年02期 |
19 |
顾立锋;何健;黄星;贾开志;李顺鹏;;多功能降解菌Pseudomonas putida KT2440-DOP的构建与降解特性研究[J];微生物学报;2006年05期 |
20 |
徐柏庆,山口力;ZrO_2酸碱性质的TPD表征──Ⅲ.苯酚和CO_2或NH_3共吸附[J];物理化学学报;199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