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光学波导元件及其材料研究
【摘要】:近年来,手征介质材料中电磁波传输研究成为国内外一个新的热点。有关研究表明,由于波导中添加的手征介质对波的传播特性产生的影响,类似于各向异性材料的作用结果,其本构关系中电场和磁场是交叉耦合的,在其中能传播具有不同传播速度的左旋和右旋电磁波,因此,手征波导具有许多特有的性质,根据这些效应,完全有可能研制出许多新器件,例如消偏振器、极化仪、双讯器、传感器、新型开关及调制器等。本课题旨在对手性光学波导元件及其材料进行研究。
在实验研究方面,主要完成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
研制出含手性分子葡萄糖和灰黄霉素的硅基溶胶—凝胶材料,发现无论是在液态的溶胶,还是在固态的凝胶,它们均表现出相似的光学活性。
研制出含手性分子灰黄霉素的PMMA溶胶—凝胶材料,发现也能得到上述类似的光学活性结果。通过傅立叶红外谱进行测试发现,手性分子填充于凝胶基质的介质孔中,而并未与基质成键。
研制出含微米手性晶粒的凝胶玻璃,发现其表现出消偏振的效应。而将微米手性晶粒替换成同样尺寸粒径的玻璃粉体,以同样方法制成的相同厚度的含微米玻璃粉体的凝胶玻璃,却表现出线偏振保持的性能。
采用标准水溶液法生长出各向同性的手性氯酸钠微小品粒,并采用溶胶—凝胶法获得含手性氯酸钠晶粒的凝胶材料,发现氯酸钠可与溶胶—凝胶体系构成有旋光特征的手征材料。首次从实验上证实,在紫外区域,氯酸钠晶体在各个方向上均表现出相同的圆二色性:在可见光区域,氯酸钠晶体在各个方向上均表现出相同的旋光色散特性,这一现象与另外一种手性晶体水晶显然是不同的。
研制出固体手性圆波导,通过对手性圆波导和非手性圆波导的偏振特性进行测试,并与块状手性材料进行比较,发现固体手性圆波导具有特有的光学偏振特性。
为实现上述材料的特性测量,自行试制了一套偏振特性测量装置、一套以超高亮度LED为光源的四波段旋光色散仪以及一套基于光栅光谱仪的旋光色散装置,获得的测量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较好的重复性、稳定性。
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完成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
研究了纤芯和内外包层都有手征的双包层手征光纤中的半漏模,发现双包层手征光纤中的半漏模特性与单包层手征光纤中的相比有很大不同。当只有包层中有手征时,单包层手征光纤中也存在半漏模。
研究了双包层手征光纤纤芯和内外包层的手征参数及内包层厚度对模式色散特性的影响,发现在双包层光纤的纤芯和内外包层中引入手征,可以极大地改变光纤中基模的色散特性,特别是内包层厚度不同时,色散特性也极为不同。
|
|
|
|
1 |
徐春祥,黄海龙,崔一平;一种Sol-gel光学存储材料的发光行为[J];光电子.激光;2001年08期 |
2 |
梁汝萍,邱建丁,邹小勇,徐健君,蔡沛祥,莫金垣;溶胶-凝胶-HBsAb膜免疫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年05期 |
3 |
李庆福,黄世华,刘舒曼,张希清;ZnO:Eu~(3+)纳米晶的制备及其光谱分析[J];激光与红外;2003年02期 |
4 |
杨莺,陈治明,赵高扬;硅衬底上PZT薄膜的制备及其特性分析[J];半导体学报;2004年04期 |
5 |
王国强,刘红日;PZT/Fe_3O_4复合薄膜的制备及磁性和铁电性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8期 |
6 |
金淑华;夏海平;张约品;;高介电常数材料CaCu_3Ti_4O_(12)的溶胶-凝胶制备技术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年S2期 |
7 |
王炳全,程广金,董绍俊;溶胶-凝胶生物传感器[J];分析化学;1999年08期 |
8 |
李新霞;陈坚;;光纤化学传感器三种试剂相的研制[J];化学传感器;2002年02期 |
9 |
唐利斌;郑云;吴刚;姬荣斌;宋炳文;黄晖;;一种新型溶胶-凝胶方法制备ZnO薄膜的椭圆偏振光谱研究[J];红外技术;2006年01期 |
10 |
谭超;;移动窗口PLS在光谱实时监测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04期 |
11 |
郭晓明;王根礼;周祖新;朱贤;王荣;吴霞琴;;基于脱乙酰基魔芋葡甘聚糖固定酶的葡萄糖传感器[J];分析试验室;2007年10期 |
12 |
唐俊雄;唐明华;杨锋;张俊杰;周益春;郑学军;;(Bi_(3.7)Dy_(0.3))(Ti_(2.8)V(0.2))O_(12)铁电薄膜的制备及退火影响[J];半导体技术;2008年02期 |
13 |
李爱魁;王泽敏;刘家骏;曾晓雁;;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TiO_2平板光波导工艺研究[J];应用光学;2008年02期 |
14 |
钟玉杰;程顺昌;苏平;龚敏;石瑞英;曹先存;史同飞;;杂质与缺陷对GaMnAs光学特性影响的研究[J];光散射学报;2009年03期 |
15 |
朱学绘;范广涵;何安和;陈献文;何苗;章勇;;SiO_2-YAG:Ce~(3+)玻璃荧光体的制备及其白光LED的封装[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
16 |
朱春艳;董晓威;王福丽;贾昕宇;;小波变换对敌百虫红外光谱去噪分析[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
17 |
陈晓峰,王迎军,赵娜如,郑裕东,叶建东,张晓凯,张梅梅;溶胶-凝胶生物玻璃多孔材料显微结构和生物活性的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分析[J];电子显微学报;2003年04期 |
18 |
郝俊杰,李龙土,徐廷献;梯度煅烧对PZT铁电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J];压电与声光;2005年05期 |
19 |
羊小海;向秋芬;王柯敏;黄红梅;王青;冯锋;;掺杂固定化酶柱的次黄嘌呤液滴光化学传感器研究[J];分析化学;2006年04期 |
20 |
唐伟跃;刘仁明;李云涛;刁振琦;张建民;;甲状腺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红外光谱的研究[J];激光与红外;2006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