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等教育模式转型中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沈曦  
【摘要】:随着这几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局部地区、部分专业出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本文首先从介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和主要表现开始,引出高校扩招——这一可能引发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接着以探讨大学生就业难为主线,沿着高校扩招的历史足迹,结合目前具体的经济、社会状况归纳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失衡,兼有总量和结构失衡两个方面。文章同时指出,大学生就业难是客观现象,并非像社会上说得那么严重,而且中国不存在大学生大量过剩的事实。同时笔者认为,当前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就业难”的过分夸大和渲染与有关方面使用的“就业率”概念模糊有一定关系。 接着从大学生就业的供需矛盾入手,具体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以浙江省为例,对2003、2004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后,得出结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不同性质高校、不同学历层次上的差别;同时教育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出现了结构上的不平衡,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宏观层面具体分析了宏观经济发展与用人制度改革对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希望政府部门大力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文章最后从教育制度改革与教育产品供给改善两个方面具体就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希望政府部门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合理调整现有的高等教育学科设置,改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做到教育“产品”适销对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韩庆红;;关于高校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讨[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林健;高校扩招后如何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Z1期
3 林莉;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毕业生就业问题[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英健文,蔡立彬,林良盛;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的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03期
5 段汝和!邮编:075131 ,陈建新!邮编:075131;试论高校扩招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中国农业教育;2001年04期
6 马志强 ,李业旗;浅析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年03期
7 曹林花;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曾永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理论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20期
9 蔡泽寰;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J];求实;2004年S3期
10 唐飞云;;关于班主任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民营科技;2007年05期
11 蔡飞;;浅谈大学生择业的心理适应问题[J];中国林业教育;2004年S1期
12 罗利佳;;高校教育营销战略初探[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年06期
13 李守信;中国高等学校扩招启示录[J];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18期
14 秦玉国;孙伟伟;;浅谈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现状及对就业的影响[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3期
15 陈俊青;林建;;影响体育教育毕业生就业的多因素分析[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16 于海印;鲁岩;;新时期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科学发展研究[J];华章;2011年15期
17 董大法;冯婷;;西部大学生直面就业寒冬——直击重庆大学2003届毕业生就业双选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3年Z1期
18 郝宁;;“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年03期
19 缪裕青;范武;龙超;;我国高校大众化教育观念的转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2期
20 鲁鹏飞;;提高毕业生择业竞争能力的实践与探索[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从高考弃考现象看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高鸿;吴新菊;;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其对策[A];第四届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何彦;;也谈高校扩招[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4 丁小浩;岳昌君;;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对策与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5 周建荣;;高职金融毕业生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基于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经验分析[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6 肖凤翔;陈玺名;;我国高等学校过度债务的成因及其预警措施[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赵敬书;苏含英;;高校扩招与教室资源管理的初探[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8 吕屹;;艺术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与对策分析[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9 胡健;;陕西省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的结构性矛盾及对策[A];建国60年陕西教育30年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C];2010年
10 冯长春;;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谈高校扩招后教学质量保证问题[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锦;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与促进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李迎果;国家促进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3 戴凤燕;高校扩招与国民受教育水平、教育不平等[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4 彭清华;高校扩招的经济社会贡献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叶通贤;高等学校贷款风险的控制与化解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曹洪军;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7 刘智英;技术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立军;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春雷;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夏星;大学生就业市场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曦;高等教育模式转型中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D];浙江大学;2004年
2 李哲;河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D];河南大学;2010年
3 盛玉;档案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付云蛟;某大学商学院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余涛;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问题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6 谢东宝;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吴旭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玉桃;现阶段我国高校就业政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丁传伟;北京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在北京奥运时期就业状况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10 段秋红;高职医学院校毕业生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及焦虑情绪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钱怡;市人社局局长王庆华:本地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10万个岗位创业实训进校园[N];苏州日报;2011年
2 刘刚林;行行可建功 处处能立业[N];民族日报;2008年
3 莫然;毕业生就业牵动父母心[N];珠海特区报;2009年
4 记者喻兰、通讯员薛银;我州为14家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授牌[N];昌吉日报;2009年
5 通讯员 汪涌;镇江:六大措施促高校毕业生就业[N];中国人事报;2009年
6 丁果;我市将采取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7 记者 刘先琴 通讯员 董一鸣;河南:“十件实事”力促毕业生就业[N];光明日报;2009年
8 记者 吕宝林;省上提出7条意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N];甘肃日报;2009年
9 牟光梁 记者 梅影;多举措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N];泸州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李沙青;云南农大9项措施促毕业生就业[N];云南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