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热声驱动的脉管制冷系统研究

严伟林  
【摘要】:热声发动机利用热声效应,可实现从热能到声功的转换。用热声发动机取代常规的机械式压缩机来驱动脉管制冷机,可实现整个系统的完全无运动部件运行,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制冷方案。从1990年Swift和Radebaugh等人首先提出这个概念以来,热声发动机驱动脉管制冷机系统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简要回顾了热声系统的发展历史,并从定性和定量上对热声系统的原理进行了简单论述。本文提出了三种评价系统效率的方法,推荐采用(火用)效率对系统效率进行综合评价,这对系统的性能改善以及实用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对自行研制的行波型热声发动机进行了研究,以氦气为工质,获得了1.19的最大压比,系统频率为73Hz。首次发现了外加扰动可降低热声系统起振温度的现象,并得到了实验验证,该方法对加深热声系统起振机理的认识及利用低品位热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进行了热声发动机驱动脉管制冷机系统性能改进研究,获得了80.9K的最低制冷温度,这是当前该领域获得的最好结果之一。并对该热声发动机进行了声功测量,获得了122W的最大声功输出,为以后设计与该热声发动机具有良好匹配的新脉管制冷机提供了积极的指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大明,邱利民,谭永翔,严伟林,陈萍,陈国邦;新型热声发动机驱动的脉管制冷机实验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03期
2 王波;孙大明;邱利民;肖勇;王虎;白昆;;可大幅提高热声发动机压比的二级声压放大器[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09期
3 郑金鹏;邱利民;孙大明;王波;邓夏;李卓裴;;低于氮临界点温度工作的热声驱动脉管制冷机研究[J];低温与超导;2006年02期
4 孙大明,邱利民,陈国邦,严伟林,陈萍,谭永翔,赵亮;以氦气为工质的行波热声发动机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4年06期
5 罗二仓,戴巍,胡剑英,吴张华,黄云,张泳,周远,朱文秀;液氮温区热声驱动脉管制冷机的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年S1期
6 孙大明;邱利民;王波;谭永翔;;行波热声发动机中Gedeon直流定量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6期
7 汤珂;裘圆;黄忠杰;杨旭;包锐;陈国邦;;50 K温区热声驱动脉管制冷[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年01期
8 裘圆;陈国邦;汤珂;黄忠杰;杨旭;寿琳;包锐;;惯性管对热声驱动脉管制冷机性能的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10期
9 王波;邱利民;孙大明;刘钰;白昆;;以CO_2为工质的行波热声发动机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年09期
10 汤珂;陈国邦;包锐;贾正中;;负载阻抗对热声发动机性能影响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10期
11 戴巍;罗二仓;余国瑶;胡剑英;张泳;;双行波热声制冷机耦合方式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年06期
12 孙大明,邱利民,严伟林,陈萍,甘智华,陈国邦;行波热声发动机驱动的脉管制冷机研究[J];低温工程;2005年01期
13 汤珂;黄忠杰;林小钢;项靖麒;陈国邦;;40K温区驻波型热声驱动两级脉管的制冷特性[J];低温工程;2008年04期
14 杨梅,罗二仓,凌虹,李晓明,陈国邦,吴剑峰;行波热声发动机的优化设计[J];低温工程;2002年06期
15 杨梅,罗二仓,凌虹,李晓明,陈国邦,吴剑峰;行波热声发动机的优化设计[J];低温与超导;2003年01期
16 王晓新,边绍雄;切换式脉管制冷机的数值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1994年05期
17 邱利民,朱信洪,赵莉,孙庆宽,黄志秀,陈国邦;脉管制冷机配气装置的改进[J];低温与特气;1994年03期
18 秦山,邱利民;脉管制冷机的分类[J];低温与特气;1999年03期
19 王来红,邱利民,何永林,甘智华,张隆满;20K-40K温区大功率单级脉管制冷机研究[J];低温与超导;2005年01期
20 邱利民,孙涛,陈国邦,郑建耀;脉管制冷机的等效P-V图[J];低温工程;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大明;邱利民;严伟林;陈萍;谭永祥;陈国邦;;行波热声发动机驱动的脉管制冷机实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低温与制冷工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孙大明;邱利民;谭永翔;;行波热声发动机中的Gedeon直流研究[A];制冷空调新技术进展——第四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邱利民;陈国邦;M.Tanaka;;有阀型小孔脉管制冷机的深入研究[A];第四届全国低温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张小斌;项世军;马潇辉;;利用振动能的脉管制冷机系统[A];第十届海峡两岸冷冻空调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传林;邬志敏;;基于相位理论的脉管制冷机性能研究[A];上海市制冷学会二○○一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刘海东;罗二仓;梁惊涛;周远;;高效热致声发动机的新方案探索及其热力分析[A];第四届全国低温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陈璞;尹家聪;;行波的控制和稳定性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伍继浩;李青;郭方中;;高频行波热声热机的实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低温工程大会论文集[C];2001年
9 程章展;甘智华;刘华钊;蒋珍华;梁楠;邱利民;陈国邦;;单级脉管制冷时序特性研究[A];第六届全国低温与制冷工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孙韬;刘宗行;;无损耗均匀传输线上电压、电流的解的一种形式[A];电工理论与新技术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珂;热声驱动脉管制冷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赖碧翚;驻波热声发动机振荡机理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董文庆;液氦温区分离型脉管制冷机的性能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颜鹏达;斯特林型两级脉管制冷机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李卓裴;液氦温区斯特林型脉管制冷机回热损失机理与多级脉管级联方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曹强;液氦温区多级斯特林型脉管制冷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严凤;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行波定位方法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年
8 李九生;光纤型行波调制器理论分析与设计探讨[D];天津大学;2004年
9 蒋彦龙;高性能G-M型单级脉管制冷机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王坤;应用“L”型脉管和紫铜泡沫金属的四阀型脉管制冷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伟林;热声驱动的脉管制冷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杨洪广;热声驱动的脉管制冷特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3 郭雷;行驻波混合型热声发动机及脉管制冷机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孙大明;行波热声发动机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杨梅;行波型热声发动机的热力分析和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刘钰;热声发动机的回热器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范炳燕;低温惯性管调相的35K两级高频脉管制冷机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李艳锋;驻波型热声发动机起振机理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吴英哲;120Hz单级脉管制冷机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巢伟;大功率斯特林型脉管制冷机的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罗阿华;厦大研发“行波堆”核能技术[N];中国化工报;2009年
2 易才;补充资本 商业银行掀次级债“发行波”[N];江苏经济报;2008年
3 徐瑞蔓;打造国内最大的食品业加工基地[N];青岛日报;2006年
4 李中;我国电力线路故障定位难题被攻克[N];中国电力报;2007年
5 李子亭王雅青;在线故障测距技术获国家发明奖[N];淄博日报;2008年
6 柯信;我攻克电力线路故障“定位”难题[N];科技日报;2007年
7 李斌;测距系统准确找出故障点[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7年
8 胡文华;艾滋病逼近一般人群[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江浩;投影机市场竞争加剧[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5年
10 金钧;市医院肿瘤诊治技术取得重大进展[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