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冰蓄冷诱导式低温送风的设计和实验研究

吴广庆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 高,中央空调系统在各种建筑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由于中央空调耗电较高,在整个用 电量中的比例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高。其对电网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特别是其用电 的特征,加剧了峰谷期用电的不均衡。在此背景下,能有效均衡峰谷用电的冰蓄冷技术 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由于采用单纯的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初投资费用较常规空调工程高 出许多,而采用冰蓄冷与低温送风技术相结合的空调系统则能使初投资费用得以大大降 低,特别是其所营造的空调环境由于湿度的降低,比常规空调的空气品质和舒适性都有 所提高。但是由于普通风口在低温送风系统中会产生结露与冷风过早沉降,局部过冷等 问题,因此设计开发诱导式低温送风方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其成功的应用将 大大促进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发展。 本文简要回顾了冰蓄冷低温送风技术的发展历史和一些发达国家应用冰蓄冷低温送 风技术的近况。分析了在低温送风下可能会带来的一些问题,介绍了空气射流和空气诱 导的规律与计算方法,设计出了诱导式混合箱和诱导式缩放风管的样本,对射流散流器 进行了诱导式改进,并制定了一套详细的试验方案,按照低温送风要求搭建了冰蓄冷低 温送风试验台,对上述样本进行了实验测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认为所设 计的诱导式混合箱的诱导比达到了低温送风要求,而诱导式缩放风管的诱导比没有达到 要求,结构还需改进。对射流散流器的诱导式改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是正确的改进方 向。 本文最后对冰蓄冷诱导式低温送风的实验研究作了总结,并给出了进一步开展诱导 式低温送风研究的一些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曾燕琳,蔡德源,刘应清;冰蓄冷空调系统低温送风末端装置的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2 李圣代;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节能特点及应用[J];应用能源技术;1997年03期
3 张永铨,巨永平,孙志荣;冰蓄冷空调讲座之(3)──空调工程中的蓄冷技术──第三讲 与冰蓄冷相结合的低温送风空调系统[J];暖通空调;1996年01期
4 陈叶青,秦孟昊,刘刚;不同送风方式下冰蓄冷空调的技术经济性分析[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5 李莉,朱彩霞,张建一;与冰蓄冷相结合的低温送风系统[J];低温工程;2004年05期
6 陈叶青,秦孟昊,刘刚;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技术经济性分析[J];制冷与空调;2004年04期
7 徐玉党,代焱;中央空调低温送风的系统设计方法[J];制冷与空调;2003年06期
8 程建杰,陈汝东;空调系统的优化-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J];节能;1999年06期
9 徐亚娟;冰蓄冷低温送风末端的比较分析和应用[J];制冷与空调(四川);2002年02期
10 丁云飞,冀兆良;冰蓄冷空调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J];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学报;1997年01期
11 孟功乔,胡虹;浙江华庭街冰蓄冷集中空调工程设计与经济性分析[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4年04期
12 潘雨顺;冰蓄冷技术研究现状与广阔的应用前景[J];制冷学报;1996年02期
13 宋孝春 ,尹桦;西直门交通枢纽工程蓄冷空调可行性分析[J];暖通空调;2004年05期
14 ;际高集团有限公司介绍[J];制冷技术;2004年01期
15 马昌;关于冰蓄冷空调的几点浅见[J];暖通空调;1996年03期
16 陈正东;浅谈与冰蓄冷相结合的低温送风空调系统[J];江苏煤炭;2003年04期
17 石楚平;夏清梅;肖飚;;旋流式低温送风口的研制[J];暖通空调;2006年07期
18 潘家海,张蓉蓉;冰蓄冷空调和低温送风技术在建行杭州市分行办公大楼中的应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0年01期
19 李宜浩,朱玉玫,孙照明;空调冰蓄冷设计[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1年06期
20 ;国家电力调度中心楼宇自控系统和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自控系统专家评议意见[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晓明;郑俊伟;;冰蓄冷空调系统设计及经济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1)[C];2004年
2 徐亚娟;;冰蓄冷低温送风末端的比较分析和应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刘济南;黄虎;胡洪;王辉;;低温送风和常规送风状态下室内空气不均匀系数比较[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海军;朱煜;陈国邦;;载冷剂进口温度和流量对蓄冰槽释冷性能的影响[A];制冷空调新技术进展——第三届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潘雨顺;;当代冰蓄冷空调技术现状与发展动态研究[A];新世纪中国蓄冷空调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肖勇全;刘学亭;杨勇;;冰蓄冷VAV低温送风系统的调节研究[A];第三届海峡两岸制冷空调学术技术交流会暨冰蓄冷技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1997年
7 潘雨顺;;论冰蓄冷在制冷空调中的应用前景与趋势[A];第三届海峡两岸制冷空调学术技术交流会暨冰蓄冷技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1997年
8 周俊凯;;用于低温送风系统的末端装置——混合箱和低温风口[A];二00四年浙江省暖通空调动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华;武俊梅;华泽钊;;冰球内结冰蓄冷过程的特性[A];新世纪中国蓄冷空调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杨光;苏夺;周凌云;;整体化蓄冰空调设计[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叶水泉;蓄冰盘管传热性能及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石磊;基于负荷预测在线修正的冰蓄冷空调系统优化运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2年
3 吴杰;冰蓄冷空调系统负荷预测模型和系统优化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李明海;空间站热泵—蓄冷组合排热系统及其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广庆;冰蓄冷诱导式低温送风的设计和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刘华;冰蓄冷低温送风系统设计软件开发[D];浙江大学;2003年
3 周俊凯;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低温风口的设计和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郭胜江;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低温风口的模拟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何晓英;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6 孙斌辉;等温工况下主动式冷梁风侧诱导规律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黄帅;二元冰流动特性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8 倪雪梅;冰蓄冷节能控制方案优化[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9 吕晓艳;壳管式外融冰槽热工性能及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10 刘玮;采用负荷预测的冰蓄冷空调系统运行优化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秦宜德;冰蓄冷中央空调缓解用电危机[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2 孙华丹吴红梅;见识“冰蓄冷”空调[N];新华日报;2007年
3 夏湘;燃气 地温 冰蓄冷[N];中华建筑报;2003年
4 陈晓潮;浙江:冰蓄冷节能空调带来实惠[N];科技日报;2000年
5 记者 张彤薇;我最大冰蓄冷区域供冷项目开工[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王莉赵叶苹;热带海岛的“制冰”工程[N];经济参考报;2008年
7 记者 朱健;格力两项最新技术亮相中国制冷展[N];南方日报;2007年
8 邵永书;浙电调度大楼施工科技国内领先[N];建筑时报;2007年
9 王时勤;水源热泵+冰蓄冷=水空调[N];沈阳日报;2007年
10 通讯员  胡荣山;“冰蓄冷”制冷节能新技术研制成功[N];中国水运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