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志中皂苷类免疫佐剂活性成分的分离及活性评价
【摘要】:远志为远志科植物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或卵叶远志(P. sibirica L.)的干燥根。远志味苦、性温,归心、肾、肿经,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等功效,用于心肾不交、失眠多梦、吐痰不爽、健忘惊悸、乳房肿痛。远志属植物化学成分包括皂苷、山酮、寡糖酯、生物碱、黄酮类、苯丙素类、香豆素等。药理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远志属植物具有镇咳祛痰、镇静和抗惊厥、抗氧化和抗衰老、降压、抗痴呆和脑保护作用、抑菌和抗炎、抑制酒精吸收、免疫增强及免疫佐剂、抗精神病、调血脂、抗凝血、抗血栓及抗肿瘤等多种生理活性。在前期工作中,我们选择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并富含三萜皂苷的远志、三七、黄芪等八味中药,比较了这些中药总皂苷的溶血性及其对OVA受免小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发现远志总皂苷(P. tenuifolium saponins,PTS)不仅免疫佐剂活性较
Quil A显著,且其溶血性远较Quil A小。本课题在此基础上,应用现代天然药物化学技术及免疫学方法,以免疫佐剂活性评价为导向,对远志总皂苷中的免疫佐剂活性成分进行定向追踪筛选,分离得到6个具有显著佐剂活性的皂苷,采用化学方法和包括ESI-MS、~1H-NMR、~(13)C-NMR、~1H-~1H COSY、HMQC及HMBC谱等多种光谱技术确定了化学结构,并对这6个皂苷化合物进行了免疫佐剂活性评价。
1.提取与分离
远志干燥块根用70%乙醇回流提取,乙醇提取物用乙醚脱脂后,以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得到远志总皂苷(PTS)。PTS中免疫佐剂活性最强的流份B经硅胶柱色谱、Rp-18柱色谱及半制备HPLC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1-18。
2.结构测定
采用化学方法和包括ESI-MS、HRESI-MS、~1H-NMR、~(13)C-NMR、~1H-~1H COSY、HMQC及HMBC等光谱技术分析测定化合物1-18的化学结构。化合物1-6为皂苷类化合物,7-12为五糖酯类化合物,13-18为二糖酯类化合物。其中皂苷tenuifolisaponin A(4)、B(5)、五糖酯tenuifoliose R(12)、二糖酯tenuifoliside F(14)为新化合物,polygalasaponin ⅩⅩⅧ(3)、ⅩⅩⅦ(6)和glomeratose B(16)为首次从植物远志(P. tenuifolium)根中分离得到。
3.溶血性试验
采用比色法测定6个皂苷化合物引起兔红细胞50%溶血浓度(HD_(50)值)。结果表明:6种皂苷除化合物6外,其余5种皂苷的溶血性均显著低于Quil A(p0.001),化合物3的溶血性最小,几乎无溶血作用。
|
|
|
|
1 |
梁受洪;;免疫佐剂在预防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1980年06期 |
2 |
郭建晖,唐毓环,卫永弟,李建华,赵华,王绍;大豆总皂甙在中枢引起的心血管效应及其与单胺类递质的关系[J];中国药理学报;1996年03期 |
3 |
李冬;CpG DNA:一种新型免疫佐剂[J];生命的化学;1999年05期 |
4 |
邹坤,王邠,赵玉英,郑俊华,张如意;合欢皮中一个新的八糖苷[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1期 |
5 |
郑璐,吴刚,王邠,吴立军,赵玉英;合欢皂苷及苷元的分离鉴定[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4期 |
6 |
徐先祥,孔树佳;牛膝皂苷类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7 |
金博,Richard Y.-H.Wang,程留芳,裘奇,史维国;免疫佐剂对不同剂量丙肝核酸疫苗效果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年12期 |
8 |
梁少玲;蔡宇;杨燕霞;徐炎;;大孔树脂吸附在黄酮及皂苷类成分分离纯化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6年02期 |
9 |
陈丹;毛舒和;;雷公藤多甙治疗泛发性湿疹疗效观察[J];天津医药;2006年09期 |
10 |
吴和珍;陈婧;刘焱文;;酸枣仁皂苷部位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J];中药材;2006年09期 |
11 |
曾超英;罗芳洪;黄萍;;激光免疫疗法对小鼠H22肝癌的长期抗瘤效应[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
12 |
刘傲镭;王曙;何俊;卢敬光;;HPLC-ELSD鉴别不同产地通光藤的皂苷类成分[J];华西药学杂志;2007年03期 |
13 |
赵占中;薛飞群;;DNA疫苗的免疫佐剂[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0年02期 |
14 |
李棣华;刘俊红;伍孝先;;山西产柴胡中皂苷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初步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
15 |
金博,程留芳,孙涛;剂量和佐剂对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J];海军总医院学报;2005年03期 |
16 |
徐岗村;杜联峰;孙万邦;;壳聚糖的理化性及其作为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年16期 |
17 |
赵爱华;李凤祥;贾淑珍;寇丽杰;乔来艳;王国治;;BCG-CpG-DNA对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免疫佐剂作用[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0年02期 |
18 |
钱玉琴;防止氨远合剂沉淀的配制方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7年12期 |
19 |
张灵芝,董淑云,唐朝枢;脂质体——一种理想的免疫佐剂[J];国际免疫学杂志;1992年03期 |
20 |
汪江;细胞因子免疫佐剂作用研究[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