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微流控芯片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联用系统的研究

叶丛葵  
【摘要】:微流控分析(Microfluidic analysis)自兴起以来,一直得到化学、生物、电子、机械等领域的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在分析化学领域,基于芯片上各种检测技术的分析体系得到了产业化和广泛的应用,但由于芯片所固有的试样量少、无法取出作其他分析等特点,导致芯片一般与高灵敏检测方法相结合,而与现有普遍使用的常规检测方法相结合的不多。本工作提出一种与GC/GC-MS相结合的微流控芯片分析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兴奋剂的检测 第一章对微流控芯片多相层流和液液萃取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特点、发展历史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第二章建立了一种简单的重力驱动液液萃取系统,实现了微流控芯片与气相色谱检测的结合。常规萃取一般步骤繁琐费时,需要使用较多的有机溶剂,具有一定毒性,而且剧烈振荡易导致乳化现象,分相困难。而与此相比,芯片萃取方法则具有操作简单、萃取效率高、耗样量少等显著优点。本工作实现了芯片萃取与气相色谱检测的联用。气相色谱检测的优点是使用广泛,仪器通用,操作简单,且可同时分离检测多种物质,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系统被应用于兴奋剂试样的分析。 第三章在第二章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连续换样自动采集微流控芯片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通过在微芯片的侧壁打孔,并连接毛细管的方法,方便的实现了自动换样;通过改造出口液池,使用顺序注射泵实现萃取剂的自动采集,由GC/GC-MS分析,显著提高了系统操作的自动化水平。系统被应用于兴奋剂试样的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本工作建立的液液萃取微流控芯片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微小,集成度高,操作简便并且能够方便的实现换样和自动采集等功能。除兴奋剂外,系统有潜力应用于其它使用液液萃取—气相色谱分析系统的领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康栋;邹志清;冉瑞;庄贵生;金庆辉;赵建龙;杨梦苏;;微流控芯片表面修饰及在蛋白质富集中的应用[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7年01期
2 李偶连;刘翠;陈缵光;蓝悠;杨秀娟;;微流控芯片技术及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分析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3 徐溢;倪雅楠;李栋顺;;聚焦2010年度《分析化学》微流控芯片分析发展和应用[J];分析化学;2011年12期
4 唐修雯;张琴;陈缵光;成志毅;;微流控芯片中酶的固定化及表面修饰应用[J];分析科学学报;2013年06期
5 赵璐萌;包建民;李优鑫;;微流控芯片电泳分析研究进展[J];应用化工;2013年12期
6 张思祥;郑炜;赵小网;冉多钢;刘伟铃;;微流控芯片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方法研究[J];分析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7 陈强;李刚;潘爱平;金庆辉;赵建龙;程建功;徐元森;;玻璃微流控芯片廉价快速制作方法的研究[J];化学学报;2007年17期
8 楚纯朋;蒋炳炎;刘瑶;蓝才红;;聚合物微流控芯片微通道复制成型技术[J];塑料工业;2008年10期
9 叶嘉明;李明佳;庄金亮;周勇亮;;模板电解法快速制作玻璃微流控芯片[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8年02期
10 张国豪;马波;秦建华;林炳承;;集成药物代谢微流控芯片的研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年07期
11 王聿佶;陈翔;潘欣欣;金庆辉;赵建龙;;集成高梯度磁场分离结构的微流控芯片快速制作法[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8年04期
12 林炳承;秦建华;;微流控芯片分析化学实验室[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9年03期
13 ;更正[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9年04期
14 李俊君;陈强;李刚;朱自强;赵建龙;;键合方法对聚二甲基硅氧烷液滴型微流控芯片的影响[J];化学学报;2009年13期
15 秦建华;刘婷姣;林炳承;;微流控芯片细胞实验室[J];色谱;2009年05期
16 沈玉勤;姚波;方群;;磁场控制技术在微流控芯片中的应用[J];化学进展;2010年01期
17 蒋炳炎;翟瞻宇;申瑞霞;邱庆军;;微流控芯片脱模缺陷分析及其脱模装置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10年01期
18 瞿祥猛;林荣生;陈宏;;;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微阵列分析[J];化学进展;2011年01期
19 徐春秀;蔡龙飞;;微流控芯片上的细胞培养研究进展[J];江西化工;2011年01期
20 徐春秀;蔡龙飞;;微流控芯片上双重液滴的生成方法[J];江西化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艳丽;陈缵光;;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检测在手性药物拆分检测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岳婉晴;徐涛;李卓荣;杨梦苏;;基于传统丝印技术快速制备低成本微流控芯片方法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9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周莹;申洁;郑春红;庞玉宏;黄岩谊;;高通量集成细胞培养微流控芯片[A];第一届全国生物物理化学会议暨生物物理化学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傅新;谢海波;杨华勇;;集成微泵式微流控芯片的设计与测试[A];全球化、信息化、绿色化提升中国制造业——2003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微纳制造技术应用专题)[C];2003年
5 富景林;方群;黄艳贞;;一种简单的微流控芯片正交型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A];第二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梁爱叶;毛秀丽;刘晓君;盖宏伟;林炳承;;糖蛋白的糖形分析及糖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微流控芯片研究[A];中国资源生物技术与糖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林炳承;;微流控芯片实验室及其功能化[A];第十五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文集(上册)[C];2005年
8 林炳承;;微流控芯片实验室及其功能化[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林炳承;;微流控芯片实验室及其功能化[A];第三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刘爱林;陆钰;夏兴华;;微酶反应器微流控芯片的集成及酶反应动力学研究[A];第三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绵红;用于疾病诊断及环境毒物检测的微阵列及微流控芯片新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周围;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细胞内钙离子检测及细胞驱动技术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3 魏慧斌;微流控芯片—质谱联用技术用于细胞代谢及相互作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4 徐涛;多功能微流控芯片在悬浮细胞通讯研究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10年
5 汪志芳;生化样品的微流控芯片在线富集及检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吴元庆;基于流式细胞技术的微流控芯片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柳葆;用于细胞内钙离子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关键技术与实验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8 王桐;干细胞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制备、检测与应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9 曹军;电驱动微流控芯片中传输现象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慕轩;微流控芯片中层流现象的研究与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旭东;微流控芯片中压力效应对分离重现性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陶琳;微流控芯片超声波键合能量引导微结构设计与工艺[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晏伟;微流控芯片注塑可视化装置研制及显微图像处理[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公晓聪;基于微流控芯片细胞中过氧化氢的检测[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游炜臻;玻璃基微流控芯片电渗泵[D];厦门大学;2009年
6 郑英松;聚合物微流控芯片超声波键合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陈宏海;复杂结构聚合物微流控芯片制作工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宋宇;微流控芯片紫外检测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胡军;非接触电导检测微流控芯片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夏赟;基于数值模拟的微流控芯片涡旋混合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慧聪;体检只需“一滴血”测试芯片研制成功[N];医药经济报;2006年
2 大学生记者团 安薪竹 记者 任晶惠;体检有望只需“一滴血”[N];大连日报;2006年
3 记者 罗冰 通讯员 胡永峰;微流控芯片可测出SARS病毒[N];科技日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