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路堤荷载下沉管灌注筒桩复合地基性状研究

陈志军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在深厚软土地基上修建高等级公路越来越多,沉管灌注筒桩(简称筒桩)作为软土路基处理的一种新型技术,吸收了预应力管桩、振动沉管桩的技术优点,具有混凝土使用方量少,造价低,承载力高,施工方便的特性,在路堤下软土地基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此本文开展了对筒桩及路堤下筒桩复合地基的理论研究。 首先对筒桩进行简单的介绍,并对目前桩基及复合地基理论进行概况分析。 其次,介绍筒桩桥头软土处理的现场试验并对测试成果进行分析,包括成桩质量、单桩及群桩承载力试验、成桩前后地基土性的改变、桩问土和桩顶土压力、分层沉降、侧向位移和孔隙水压观测。分析结果表明筒桩施工工艺成熟,施工质量可靠,筒桩联合土工格栅处理桥台软基,可以很好的解决桥台的跳车问题。 第三,考虑桩土界面的摩擦接触,采用轴对称平面有限元方法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筒桩单桩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筒桩内、外侧摩阻力、桩端阻力及各项荷载分担比的变化规律和土塞的性状,提出筒桩单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第四,采用典型段三维有限元方法模拟路堤下筒桩复合地基,并且考虑桩土界面的摩擦接触、挚层中的土工格栅以及填土的分层加载,以使计算模型在力学概念上更为合理,对复合地基变形、荷载传递机理的影响因素做了研究。计算表明路堤填土中的土拱效应、土工格栅的拉膜效应或多层格栅垫层的梁效应保证了大部分荷载由筒桩承担,有效的减少了复合地基总沉降和不均匀沉降。 第五,将现场实测成果与本文的有限元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有限元方法对筒桩单桩及路堤下筒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分析是可行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蔡来炳;载荷试验法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J];福建建筑;2000年S1期
2 吴东;;路堤荷载下粉喷桩复合地基临界桩长的试验研究[J];铁道勘察;2010年02期
3 刘杰,张可能;柔性基础下群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规律及计算[J];岩土力学;2003年02期
4 吴昱娟,陈传铭;CFG桩复合地基在某建筑群中的应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5年09期
5 黄文峰,李广信,刘焕存,孙志军;柔性桩复合地基的沉降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1999年05期
6 李忠友;刘元雪;赵燕明;文湘平;;复合式地基性能分析及其数值模拟[J];四川建筑;2008年06期
7 刘杰,张可能;路堤荷载下复合地基变形及荷载传递规律研究[J];铁道学报;2003年03期
8 池跃君,宋二祥,陈肇元;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的探讨及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2003年11期
9 施峰;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变形分析[J];工业建筑;2002年09期
10 曹明;陈龙珠;陈胜立;;复合地基相互作用系数解法及参数分析[J];岩土力学;2008年12期
11 钱涛;赵春风;;路堤荷载下深层搅拌桩加筋垫层复合地基有限元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刊);2011年02期
12 刘天福;潘卫东;;路堤荷载下刚性桩复合地基加固沉降简化计算[J];路基工程;2009年01期
13 刘义怀,朱志铎,刘松玉;路堤荷载下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有限元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2年05期
14 王凤池;赵松涛;;利用Hashin模型求解复合模量[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15 龚建斌;;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与施工问题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7期
16 谭可源;轻筒复合地基技术[J];中外公路;2005年05期
17 尹飞云;;CFG桩复合地基在厦门群协金属构件3#厂房工程中的应用[J];福建建材;2008年04期
18 孙微微;赵尘;徐学珍;;路堤荷载下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的解析算法[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14期
19 李飞;葛爱兵;;初始孔压分布对地基土一维固结性状影响研究[J];路基工程;2007年06期
20 王丽丽;石开明;;注浆微型桩及其复合地基[J];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富营;罗强;张良;;桩间距对CFG桩复合地基加固特性影响的离心模型试验[A];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物理模拟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2 关云飞;赵维炳;唐彤芝;俞缙;;路堤荷载下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影响因素分析[A];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强小俊;江辉煌;;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在桥头过渡段的应用[A];工程排水与加固技术理论与实践——第七届全国工程排水与加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蒋军;朱向荣;潘秋元;;砂性地基中挤密砂石桩加固效果影响因素分析与设计[A];岩土力学的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论文集[C];1998年
5 陈龙珠;梁发云;黄大治;王国才;;长-短桩复合地基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6 阎群英;;压灌桩复合地基技术探讨[A];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科技论文集[C];2004年
7 牛建东;徐林荣;匡乐红;吕大伟;;高速铁路软基路堤桩-网复合地基试验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8 谢定义;张爱军;;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计算机模拟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9 折学森;聂森堂;;关于路堤下桩土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探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茅以升诞辰10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1995年
10 李永刚;李宁;;中心布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的数值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军;路堤荷载下沉管灌注筒桩复合地基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费康;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的理论与实践[D];河海大学;2004年
3 魏芸;强夯碎石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固结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李海芳;路堤荷载下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刘俊飞;铁路CFG桩复合地基沉降控制机理与计算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石少敏;大连龙畔金泉振冲桩复合地基压缩模量计算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茅晓辉;变刚度复合地基变形控制设计理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段园煜;土工袋装桩桩型复合地基受力变形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周志军;路堤下复合地基承载机理与数值模拟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10 王宏贵;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与工程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忠良;柱锤冲扩桩法复合地基承载性能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2 彭涛;高速铁路桩—筏(网)复合地基荷载分担现场测试与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3 高玉杰;复合地基作用机理的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4 陈名昭;复合地基三维弹性性状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5 冯伟强;公路筒桩复合地基数值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史富民;橡胶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竖向荷载试验研究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7 邢恩达;注浆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及承载特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8 吴国华;路堤荷载下CFG桩复合地基力学性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杨丽珍;软土地区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复合地基差异沉降数值模拟[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徐栋;柔性基础下柔性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及其可靠性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园园;河南加强高层建筑复合地基审查[N];中国建设报;2008年
2 本报驻江西记者 王纪洪 通讯员 万建德;从原始到现代的升华[N];中华建筑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马琳;载体桩设计新规程修订六大内容[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4 ;“拔尖”起于平实[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0年
5 王秀梅 周至临;女儿当自强[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陈渌 焦明忠;用心血和汗水写下的答卷[N];黑龙江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刘如春 本报特约记者 汤璇 胡红拴;城市越发展,越需要地质工作支撑[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8 陈彬;干性碎石桩在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滑坡中的应用[N];建筑时报;2006年
9 余建鸿;浙江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纷纷关注“浙江沉陷”[N];人民政协报;2002年
10 牟驱;细算天然气的环保价值[N];中国石油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