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虹膜识别研究

古红英  
【摘要】:本文的工作是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虹膜识别研究。虹膜识别属于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是一项根据人眼睛中瞳孔之外巩膜之内的一个圆环内部复杂的纹理特征来鉴别身份的技术。我们在详细研究统计学习理论的最新进展和虹膜识别的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围绕虹膜特征提取、虹膜特征融合约减、分类器设计、虹膜识别系统原型设计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我们对现行的虹膜识别已有方法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现有虹膜识别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了以下贡献: 第一项工作是在虹膜特征提取方面,提出并实现了基于分形几何的自相似特征提取;并针对虹膜纹理分布的特殊性,研究了这种纹理变化的细节特征,发现了它的自相似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形维数:变化分数维,并给出了它的计算方法。变化分数维是在传统分形几何的基础上,针对图像内部的丰富变化细节具有一定的自相似性而提出的,对瞳孔和眼睫毛的影响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特征比传统的分形维数能够更好地表征虹膜的纹理特征。除了虹膜识别之外,变化分数维也适用于其它的图像分析场合; 第二项工作是提出了虹膜特征融合约减机制。过去的虹膜识别方法一般都只有一种特征,主要是小波变换和Gabor变换。而虹膜这么复杂的识别对象在有些情况下不能被一种特征值准确刻画。为了获取虹膜图像纹理分布的方向性信息,我们引入了多尺度可变方向金字塔模型作为虹膜纹理方向性特征的分析工具,对各个方向进行滤波,分别求出每个子带的特征,作为变化分数维的补充,从而得到虹膜的融合特征。为了获得更精简的特征序列,去除冗余特征,在特征约减方面,提出了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虹膜融合特征约减方法; 第三项工作是在构造虹膜分类器方面,过去的虹膜识别方法一般采用距离的方法(包括欧几里得距离和汉明距离)来分类,或对码本进行异或操作,这些都是简单的计算方法。为了得到更高的识别率,我们将学习机制引入虹膜识别。同时考虑到在生物认证领域,错误接受和错误拒绝的代价是不一样的,需要在训练中进行区别对待。在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应用中,对于错误接受的样本应该比错误拒绝的样本施以更大惩罚。因此为了适应虹膜识别等生物特征识别在不同安全等级中的应用,我们提出并实现了非对称支持向量机(Non-symmetrical Support Vector Machine,NSVM)作为虹膜样本的分类器,以适应安全性要求不同的应用场合; 第四项工作是基于所提出的算法与理论,实现了一个新的虹膜识别系统原型并命名为IrisPassport,在CASIA虹膜公开数据库上做了测试,并与现有算法与理论进行了对比。在本文的第六章介绍了IrisPassport系统结构及其特性; 我们的这些工作是提高虹膜识别系统性能的有益尝试,实验结果表明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劲;陈瑛琦;扶晓;;虹膜特性提取阶段的小波多尺度特征量化算法[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年14期
2 刘劲;赵蕾;扶晓;;基于小波模极值的虹膜特征提取算法[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年16期
3 刘玉芹;苑玮琦;郭金玉;;小波变换与分块统计在掌纹识别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年24期
4 尹惠玲;彭胜华;;虹膜图像预处理技术的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1年08期
5 宗瑞山;田启川;;虹膜采集系统中图像质量评估的研究[J];微型机与应用;2011年11期
6 齐霁;孙光民;;虹膜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1年13期
7 罗华平;;用多种识别技术的组合实现基金网上交易客户的身份识别[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年06期
8 徐晓蓉;李永军;;一种粗细结合的快速虹膜定位方法[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9 张世雷;卜巍;邬向前;王宽全;;用于击键特征识别的压力感应键盘设计[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1年03期
10 王玉娟;;中国生物特征识别市场前景看好[J];中国自动识别技术;2010年01期
11 周玲丽;赖剑煌;;人脸特征的SIFT保护算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1年05期
12 枫;;2011年数据挖掘欧洲会议[J];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13 阿碧;;博物馆防盗有术[J];检察风云;2011年13期
14 刘晓敏;李培华;郭吉平;;虹膜图像中的闭眼检测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年09期
15 毛巨勇;;生物特征识别产业发展与现状[J];中国自动识别技术;2010年05期
16 孙鹏;杨洪臣;;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数字水印防伪技术研究[J];警察技术;2011年04期
17 青云;;高科技为博物馆防盗[J];生命与灾害;2011年07期
18 张弢;;基于RFID技术的门禁管理系统的实现与研究[J];信息通信;2011年04期
19 ;长春方圆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J];光机电信息;2011年09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炬城;陈金鹰;;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探讨[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马争;骆丽;;实时虹膜图像质量评估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1)[C];2008年
3 张祥德;曹宇;王琪;刘贤艳;姚翠莉;高龙成;;基于差分融合的虹膜识别方法[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1)[C];2008年
4 刘雅丽;王敏;黄木旺;;高精度虹膜识别光学镜头的研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5 肖明亮;吴仁彪;;基于PCA-SIFT的虹膜识别算法[A];全国第一届信号处理学术会议暨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信号处理分会筹备工作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议专刊[C];2007年
6 王兴荣;季鹏;;虹膜识别引导的LASIK治疗远视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王凤随;李素文;冯桂;;基于方向特征和局部walsh变换的虹膜识别新算法[A];2009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晓梅;魏立峰;李飞;;空间信息与尺度信息相结合的虹膜识别算法[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范科峰;曾庆宁;许钢;陈理光;;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虹膜识别算法[A];第十一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3)论文集[C];2003年
10 王永鑫;蔡莲红;贾珈;马磊;;生物特征识别算法中对类内差距的评价[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宇奇;用于身份鉴别的虹膜识别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2 古红英;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虹膜识别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袁晓燕;虹膜定位、形变及特征提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孙彩堂;彩色虹膜图像识别算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徐露;虹膜识别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6 张在峰;虹膜识别算法研究及系统实现[D];兰州大学;2009年
7 路陈红;用于个人身份鉴别的虹膜生物特征识别[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8 刘洋;基于虹膜识别的身份认证系统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9年
9 叶学义;基于虹膜和脸像的多生物特征身份识别及融合算法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黄靖;基于不可分小波的旋转不变性的虹膜识别方法[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刁雪峰;快速虹膜定位算法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2 张雷;基于图像匹配的虹膜识别方法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3 刘汪澜;基于Gabor变换的虹膜识别算法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4 张天逸;基于数学形态学和粗集的虹膜识别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黄本祥;虹膜识别算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6 王曦;基于分形理论的虹膜识别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李刚;基于DSP的虹膜识别系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8 吴景玮;虹膜识别系统的研究与复杂背景中的人脸检测[D];河北工业大学;2004年
9 宋普云;虹膜识别系统与支持向量机算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
10 崔渊;基于OMAP3530的虹膜识别系统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科院自动化所生物特征认证与测评中心 马力;从眼中看生命信息[N];计算机世界;2003年
2 王耀翠;凯平艾森:专利撬动虹膜识别市场[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3 记者 杨文利;中科院自动化所在国际虹膜识别公开竞赛中夺魁[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4 张文;生物特征识别标准工作组成立[N];中国电子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朱宇;生物特征识别标准工作组成立[N];中国证券报;2010年
6 张乐;生物特征识别 助驻阿美军辨认恐怖分子[N];中国国防报;2010年
7 记者刘垠;虹膜识别形成完整产业链[N];大众科技报;2010年
8 记者 星子;虹膜识别系统为灾区群众“建档”[N];青海日报;2010年
9 华旗 ;“生物特征识别”新技术[N];解放军报;2003年
10 ;生物特征识别为身份保险[N];上海科技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