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碎石土滑坡变形解体破坏机理及稳定性研究

许建聪  
【摘要】:为了总结碎石土滑坡的一般发育规律,分析碎石土滑坡的稳定性,揭示碎石土滑坡变形解体破坏的机理、碎石土古滑坡复活破坏的主要机理和它们的主要诱发因素,通过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现场工程地质调查与勘探、现场测试与监测和室内外的物理力学试验,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法、不平衡推力法、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算法、弹塑性有限元接触算法,运用非线性科学的尖点突变理论和碎石土边坡地下水管网状排泄系统的理论,系统研究了碎石土滑坡的发育规律,分析了滑坡体位移与降雨量以及滑坡稳定性系数与滑体饱水面积比、滑面岩土体抗剪强度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碎石土滑坡位移与降雨量的通用统计模型和强降雨作用下浅层滑坡的尖点突变模型,分析了降雨对碎石土滑坡稳定性的影响,揭示了碎石土滑坡变形解体破坏的机理以及碎石土古滑坡复活破坏的主要机理和主要诱发因素,并提出了碎石土滑坡稳定性分析的新方法。研究取得以下一些主要成果和认识。 碎石土自然边坡地下水排泄的管网系统发育,地下水的渗流具有很大的不均匀性和集中渗流的特性;碎石土滑坡的变形破坏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降雨,特别是强降雨,是碎石土滑坡的主要触发因素。 分别对典型浅层和中层松散土质滑坡坡体位移、降雨量进行指数模型和幂函数模型的非线性回归分析和比较,得出浅层和中层松散土质滑坡坡体位移与降雨量相关关系一般服从幂函数分布的规律,为降雨条件下浅中层碎石土滑坡的变形解体破坏机理及稳定性研究和预测预报提供科学的依据。滑坡稳定性系数与滑体饱水面积比的关系服从线性分布,滑坡稳定性系数随滑体的饱水面积比增大而减小。影响碎石土滑坡稳定性主要因素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按因素敏感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滑面岩土体内摩擦角、地形坡度、滑体饱水面积比和滑面岩土体的内聚力。 提出采用不分离接触弹塑性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顺层滑坡的稳定性和计算滑坡稳定性系数的新方法,结合工程实例表明采用该方法分析顺层滑坡的稳定性可以更加逼真地反映滑坡变形、解体和破坏的实际情况。 采用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极限塑性应变分析法确定碎石土滑坡的滑动面,并根据极限状态下塑性应变值的大小确定滑面不同抗剪强度取值段,提出全面考虑滑面上岩土体抗剪强度不同发挥程度的不平衡推力法,并通过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更加精确地计算碎石土滑坡的稳定性系数和分析滑坡的稳定性,更加真实地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许建聪;尚岳全;;降雨作用下碎石土滑坡解体变形破坏机制研究[J];岩土力学;2008年01期
2 许建聪;尚岳全;;碎石土滑坡的因素敏感性计算分析[J];岩土力学;2007年10期
3 陈进;;全国第四届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J];工程力学;1990年02期
4 ;第十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讨会第一号通知[J];岩土力学;2010年02期
5 ;第四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在泰安召开(摘登)[J];土工基础;1991年01期
6 ;第四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征文通知[J];岩土工程学报;1990年04期
7 陈正汉;岩土力学的公理化理论体系[J];应用数学和力学;1994年10期
8 黄莉;;岩土力学数值模拟中力学参数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年11期
9 胡燕妮,陈均良!韩城桑树坪镇陕西西安715400,杨更社;环境岩土力学及其发展[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1999年S1期
10 张锡濂;;第5届岩土力学现场测量国际研讨会[J];国外地质勘探技术;1999年03期
11 ;四位华人青年学者荣获国际岩土力学计算方法与进展协会(IACMAG)大奖[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11期
12 ;宏微观岩土力学与岩土技术国际研讨会二号通知[J];岩土力学;2010年09期
13 ;中国力学学会召开岩土力学学术会议 我院教师出席并宣读了论文[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1981年01期
14 ;宏微观岩土力学与岩土技术国际研讨会[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年01期
15 段丽丽;郭文雅;;有限元方法建立矿区模型的应用原理[J];科技信息;2010年05期
16 王兰民;;前言[J];西北地震学报;2011年S1期
17 陆有忠;高永涛;吴顺川;王锦山;崔波;;泥化夹层残余强度的支持向量机预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18 ;宏微观岩土力学与岩土技术国际研讨会论文征集一号通知[J];计算力学学报;2009年01期
19 章凡;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简讯[J];力学与实践;1981年01期
20 徐干成;一个新的岩土塑性屈服准则及应用[J];力学与实践;199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学渊;孙钧;;贺辞[A];首届全国岩土工程博士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2 李守德;;岩土力学中的不可逆问题与不可逆热力学[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编者的话[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4 沈珠江;;科学抽象在岩土力学研究中的意义[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5 于学馥;;《信息时代岩土力学与采矿计算初步》一书的序言[A];岩石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9年
6 郦能惠;;[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傅树红;;[A];云南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8 ;全国MTS岩土混凝土试验研讨会纪要[A];全国MTS岩土混凝土试验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所简介[A];第四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4年
10 ;[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建聪;碎石土滑坡变形解体破坏机理及稳定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金淼;板料成形中拉深筋的力学性能及影响因素研究[D];燕山大学;2000年
3 邢孟秋;纺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破坏模拟[D];东华大学;2003年
4 李守巨;基于计算智能的岩土力学模型参数反演方法及其工程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5 刘建华;多道次普通旋压成形机理与旋轮运动轨迹作用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6 杨具瑞;小流域侵蚀产沙特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7 祝振宇;高桩码头—岸坡体系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及应用[D];天津大学;2007年
8 时旭;薄带钢冷轧过程的弹塑性有限元模拟[D];东北大学;2005年
9 贾娜;单板层积材弯曲蠕变特性及破坏机理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10 谢红飙;H型钢轧制过程多参数耦合模拟与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桂美;三维板料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及软件开发[D];福州大学;2006年
2 陈嘉毅;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锚固区局部应力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陈强;公路边坡稳定性研究与分析及综合治理[D];湖南大学;2005年
4 杨朝竹;路基高陡边坡加固的数值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秦浩;深挖岩质边坡有限元模型参数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6 吴海淼;冷轧薄板边部减薄现象的分析研究[D];燕山大学;2007年
7 尹盛莲;钛合金棒线材连续成型工艺分析[D];太原科技大学;2007年
8 彭小平;崇遵高速公路龙井滑坡防治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9 许靖;建议一种有关岩土力学的屈服准则及其工程应用[D];广西大学;2005年
10 廖金彪;小孤山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稳定分析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新龙通讯员 余平凡 陈继荣;我省新添一国家重点实验室[N];湖北日报;2007年
2 记者 余晖 通讯员 郑毅;应城有望建战略石油储备库[N];长江日报;2005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张政权 见习记者 刘兆阳 记者 杨君;3亿打造科技尖兵[N];人民长江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杨君;从谈“虎”色变到临危不乱[N];人民长江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张远铭 黄穗诚;广东举行现场技术交流会[N];广东建设报;2009年
6 湖北日报记者 张小燕;放眼全球揽英才[N];湖北日报;2005年
7 常思哲;项目与科研的超级链接[N];沈阳日报;2007年
8 记者 晓方 通讯员 张世梅 陈海冰;坚岩厚土 火石电光[N];湖北日报;2006年
9 王兵 刘志成 詹琦;两害变一利[N];中国矿业报;2003年
10 汤波、康曾;盐膏层下石油难开采,我国攻克世界性难题[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