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知觉线索冲突及其知觉填补的机制
【摘要】:深度知觉加工整合机制一直是认知心理学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也是当前认知科学领域的前沿课题。本研究以行为范式结合脑电技术,试图对早期深度知觉线索动态加工过程、各线索冲突整合策略及其脑机制,以及三维视知觉中知觉填补(filling-in)机制等问题进行探讨,旨在揭示早期深度知觉冲突整合的加工规律,以及高级知觉对象(汉字)的整合加工对基于空间线索的组块加工的影响。
本研究包括三组实验。实验一(第二章)考察了纹理梯度与非连续性视差及呈现时间的关系,其目的是研究强、弱深度线索问知觉早期的冲突整合模式。实验二(第三章)以线条透视与视差的冲突为切入点,探讨了强深度线索之间的冲突整合模式及被试的线索优势策略问题。在实验三(第四章)中,笔者围绕知觉填补问题,对遮挡、视差以及颜色等线索的相互影响进行详细分析与探讨。
本文获得以下主要结论:
(1) 在纹理梯度与非连续性视差的冲突早期,线索间采用动态平均策略,纹理梯度线索对深度知觉的效应随呈现时间增长而减弱,而视差线索效应则随呈现时间增长而增强。
(2) 线条透视与视差冲突过程中,被试大多采用线索优势策略。优势线索形成直接依赖于两类线索有效信息量的提取。
(3) 不同线索间的冲突整合及被试行为策略有所不同。纹理梯度与视差的冲突整合符合弱融合模型,而线条透视与视差的冲突整合则符合Beyesian模型。
(4) 视差诱发了枕叶皮层的负波N2。N2潜伏期在150-250ms之间,并受纹理梯度和线条透视等线索的影响。在视差与纹理梯度冲突中,视差同时诱发了项额叶区600-800ms的长程慢波电位。
(5) 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脑区间出现不同程度的α、β1、β2波段的同步化。字块整合过程中,枕叶皮层大多以α波与其他脑区同步化,而颞叶皮层则以β波同步化为主。视差存在条件下,右颞叶区与其它脑区增加了α波同步化现象。遮挡与了视差、遮挡与颜色的β波同步化存在交互作用。遮挡信信息加入,使β波同步化提前。
(6) 遮挡对对象的整合加工起了有效的知觉填补作用。知觉填补可发生在不同深度水平与
|
|
|
|
1 |
陈瑞宁,刘岳江;反馈学习对运动技能形成的意义[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
2 |
王胜平,李安;深度知觉教学实验研究──单眼和双眼在辨别深度中的差异[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
3 |
张庆云;;深度知觉在艺术中的作用[J];心理学探新;1987年03期 |
4 |
张厚粲,彭聃龄,孟庆茂;主观轮廓和深度线索[J];心理学报;1980年01期 |
5 |
金志成;二维空间反映三维空间的科学根据[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
6 |
;小辞典[J];早期教育(教师版);1986年09期 |
7 |
静进,钟细霞,郭靖;学习障碍儿童深度觉辨别与情感认知的关系[J];中华儿科杂志;1999年03期 |
8 |
郭勇军;;视知觉理论视阀下的3D电影热映[J];东南传播;2011年01期 |
9 |
张铁忠,潘开祥;吊车工人深度视觉阈值的测定[J];心理科学;1994年02期 |
10 |
宛小昂
,韩世辉;空间选择性注意在上下视野间的转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3期 |
11 |
星河;棋盘·楼顶·草坪[J];知识就是力量;2004年09期 |
12 |
龚文,谭谱;试论电影的深度空间观念[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
13 |
郑竺英,姚国正,金贵昌,程立海,张洪钧,戴建华;双眼立体视觉的信息加工 Ⅱ.空间滤波对双眼立体感的影响[J];心理学报;1983年02期 |
14 |
黄力生;;梦的新观念[J];祝您健康;1995年10期 |
15 |
虞村;;我画,我看[J];艺术探索;2008年02期 |
16 |
李志永;;立体视觉基础[J];现代电影技术;2011年01期 |
17 |
荆其誠;由眼睛輻合产生的深度运动现象[J];心理学报;1965年04期 |
18 |
王德堃,李慎英;心算(100连减13)时脑波变化的观测报告——论思维活动的生理特征在于脑波节律的同步化[J];自然杂志;1984年01期 |
19 |
张庆云;简述视觉在认知中的作用[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
20 |
彭效友,尹毅勤;对缪勒—莱尔错觉竖式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88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