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工业化生产
【摘要】:基于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机理,采用复合引发体系及低温引发技术,合成了超高分子量水解聚丙烯酰胺。在小试配方筛选的过程中,采用低温绝热技术以保证小试实验结果与工业放大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研究中重点考察了聚合条件,如聚合温度、引发剂浓度、氨水、尿素、单体浓度及质量等因素对聚丙烯酰胺分子量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实验配方,得出了最佳聚合工艺参数,由此小试合成了分子量大于2500万以上的超高分子量的水解聚丙烯酰胺。
要使水解聚丙烯酰胺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必须具有合适的水解度。实验中着重考察了水解剂的用量、水解温度、水解时间及助溶剂的用量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分子量的影响,筛选出了最佳水解条件。
在均聚后造粒加碱后水解工艺的基础上,采用复合引发体系,根据小试实验结果,通过调节聚合条件,提出了合理的造粒设备与工艺,较好地解决了HPAM胶块造粒干燥等问题,成功地实现了丙烯酰胺聚合反应的工业放大。合成了分子量超过2200万,年产量达到2000吨以上,过滤因子小于1.2的超高分子量的工业化产品,其性能及指标优于进口产品。
|
|
|
|
1 |
姜涛,陈红霞,曲广淼,隋志新,程显彪;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后水解参数的确定[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0年07期 |
2 |
王寿泰,孙俊超,赵祥臻;超高分子量聚丙烯腈薄膜的力学特性[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7年01期 |
3 |
徐新法;;超高分子量uHMWPE工程塑料在矿井提升系统中的应用[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09年03期 |
4 |
张晓君;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测定技术通过验收[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1996年05期 |
5 |
朱新远,沈新元;超高分子量聚丙烯腈溶液的流变性[J];合成纤维;1997年02期 |
6 |
鲁郑全,徐丹,余学军,陈东;超高分子量速溶聚丙烯酸钠的合成与应用[J];河南化工;1997年11期 |
7 |
曹艳红;用超高分子量的两性离子丙烯酰胺共聚物整理丝织物[J];国外丝绸;1997年01期 |
8 |
;速溶型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中试合成研究[J];河南科学;1998年03期 |
9 |
;信息荟萃[J];化工技术经济;2001年03期 |
10 |
马跃香,胡玉国,蔡瑞娟;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生产工艺研究及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2年06期 |
11 |
马玉新,郑西来,史风梅,李悦;超高分子量聚甲基丙烯酸十二酯的合成(英文)[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4年04期 |
12 |
黄安平;朱博超;贾军纪;朱雅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改性研究[J];甘肃石油和化工;2007年02期 |
13 |
孟红,徐世忠,王焕玉,王敬刚,吴庆云,张方明;PVC新型改性剂AS的合成与应用[J];中国塑料;1994年01期 |
14 |
张贞浴,张凤莲,王晖;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合成研究[J];化学工程师;1995年06期 |
15 |
吴光荣;制备轻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泡沫的新方法[J];国外塑料;1996年03期 |
16 |
杨宇平,黄献聪,赵家森,周宏,谢立青;电子束辐照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17 |
王辉,欧阳广斌,冠爱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在煤仓中的应用[J];江西煤炭科技;2004年04期 |
18 |
郭建梅,曾心苗,陆永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改性研究进展[J];塑料;2005年03期 |
19 |
;新型石油破乳剂——超高分子量氧化丙烯氧化乙烯共聚物的破乳评选[J];浙江化工;1977年Z2期 |
20 |
张勇;郭卫东;于永玲;梁斌;鲍春伟;;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合成[J];齐鲁石油化工;2010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