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交联核/壳结构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通过对聚合物分子及乳胶粒子的结构设计,在优化乳液制备工艺和性能的基础上,合成了环氧基/羧基、酮羰基/酰肼基和乙酰乙酰氧基/胺基三种体系的室温自交联核/壳结构丙烯酸酯乳液。结合室温自交联技术和核/壳技术制备了综合性能优良的水性木器涂料。
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异辛酯(EHA)、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MAA)乳液共聚合体系,通过数学模型研究了各个聚合阶段所需要的最佳乳化剂的量。计算结果表明种子乳液聚合阶段所加入的乳化剂和种子乳胶的粒经影响到下一步乳液聚合所需要的乳化剂量。通过动态光射(DSL)和透射电镜(TEM)对乳胶粒子进行了表征,表明采用该方法在乳液聚合的过程中没有二次成核生成新的乳胶粒子,粒径呈窄分布,能够得到核/壳结构明显的乳胶粒子。
通过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采用反应性乳化剂α—烯丙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0)和α—烯丙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0)磺酸钠,研究了MMA、EHA、BA和MAA体系的乳液共聚合工艺。最佳聚合工艺为:阴离子型/非离子型大于1:1(HLB≥15.2),乳化剂量为3.0~3.5%,聚合反应在72℃进行,单体加完后再在80℃反应两小时,乳液具有较高的聚合稳定性和储存稳定性。
利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通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与MMA、BA共聚,合成了核层或壳层带有环氧基的核/壳结构乳胶粒子;通过AA与MMA、BA共聚,合成了壳层带有羧基的核/壳结构的乳胶粒子。通过物理共混带有环氧基和羧基的乳胶粒子,得到了两种反应性复合乳液。利用透射电镜和激光动态光散射对乳胶粒子进行了表征,其粒径分布较窄,粒径分布的多分散系数为0.062,平均粒径约76nm,乳胶粒子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通过胶膜的凝胶率、膨胀率及机械性能的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对反应性复合乳液中乳胶粒子的扩散及交联反应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不同核/壳结构复合乳液对涂膜机械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反应性复合乳液中的环氧基和羧基分别分布在乳胶粒子的核层和壳层时,有利于聚合物分子链的充分扩散和化学交联反应的进行,涂膜
|
|
|
|
1 |
刘方方,卢义和;含环氧基单组分室温交联苯丙乳液的研制[J];中国胶粘剂;1998年04期 |
2 |
金凤友;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涂料的发展前景[J];绥化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
3 |
陈震生;涂伟萍;胡剑青;;水性聚氨酯室温交联技术研究进展[J];热固性树脂;2007年02期 |
4 |
郑永丽,刘宗惠,贾锂,程先德;锌离子室温交联聚丙烯酸酯无皂水溶胶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3年08期 |
5 |
郑永丽,刘宗惠,贾锂,程先德;钙离子室温交联聚丙烯酸酯无皂水溶胶的研究[J];合成化学;2003年05期 |
6 |
成时亮,刘德辉,张婷;室温交联单组分聚氨酯-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J];化工进展;2005年01期 |
7 |
储富祥;吕时铎;;聚合物乳液的室温交联[J];中国胶粘剂;1991年03期 |
8 |
苏慈生;张嘉琪;;室温交联丙烯酸乳胶及其应用[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
9 |
张婷;刘学之;刘德辉;苗菁;关星宇;;室温交联聚丙烯酰胺的合成研究[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10 |
朱万章;;交联剂在室温固化双组分水性涂料中的应用[J];中国涂料;2008年03期 |
11 |
张东亮,张新兵,俞进见;室温交联丙烯酸酯核壳乳胶的合成及成膜性能[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
12 |
唐林生,张梅,张淑芬,杨锦宗;水性涂料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03年06期 |
13 |
马祥梅,王斌,王武生;室温交联丙烯酸皮革涂饰剂应用研究[J];皮革化工;2004年04期 |
14 |
;用环氧树脂室温交联含羧基聚合物乳液的方法[J];林产化工通讯;1994年02期 |
15 |
唐黎明,阚成友,杜奕,高彦芳,刘德山;室温交联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及其涂料的研究[J];中国涂料;2000年04期 |
16 |
郑永丽,刘宗惠,贾锂,程先德;环氧硅烷室温交联丙烯酸酯共聚无皂水溶胶的研究 Ⅰ.环氧硅氧烷微乳液的制备[J];应用化学;2003年07期 |
17 |
廖波;郑朝晖;丁小斌;成煦;彭宇行;;反应型聚氨酯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性能[J];精细化工;2008年08期 |
18 |
张力,李卓美,谢志明;室温交联丙烯酸酯微乳液流变性能的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12期 |
19 |
杨世芳;周艳;陈沛智;;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乳液的制备[J];涂料工业;2007年02期 |
20 |
侯有军,任力,曾幸荣,潘慧铭;室温交联型硅丙微胶乳的合成研究 (1)硅烷单体对聚合稳定性和胶膜性能的影响[J];离子交换与吸附;200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