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静力Pushover分析在大震作用下变形验算中的应用研究

张朋来  
【摘要】:地震是一种突发式的自然灾害,强地震在瞬间就可以造成山崩地裂、河流改道、房屋倒塌、桥梁塌陷、堤坝溃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危害,而我国又是世界上遭受地震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地震分布相当广泛。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异常迅速,而对于高层建筑结构地震作用又是计算分析的控制因素,这就产生了对抗震计算分析方法的不断研究和改进。静力Pushover分析方法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近年来逐渐成为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评价结构抗震性能的方法,现在也已经被列入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水平加载分布模式是静力Pushover分析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选取直接影响静力Pushover分析的结果。本文通过对三个框架结构的三维静力Pushover分析,对4种水平加载分布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与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的对比,给出了4种水平加载分布模式对静力Pushover分析的影响。 本文介绍了现行的基于静力Pushover分析方法的评价结构抗震性能的两种方法——能力谱法和目标位移法,并指出了其在工程运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对三个框架结构的框架柱的纵向钢筋量的调整,来调整结构的承载能力系数,然后对具有不同承载能力系数的结构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对结构承载能力系数与抗震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找出了三个结构满足各设防烈度对应罕遇地震的最小承载能力系数,同时结合文献中的相关内容,给出了框架结构的最小承载能力系数的建议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晓涵;韦晓栋;钱江;吕西林;;双塔连体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03期
2 曲哲;叶列平;潘鹏;;建筑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中地震动记录选取方法的比较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1年07期
3 黄国辉;王志刚;杨雷;位立强;;鄂尔多斯国泰商务广场超限高层结构设计与分析[J];建筑结构;2011年09期
4 王斌;李启才;;悬臂梁段拼接节点耗能的刚性钢框架时程分析[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韩霞;阿肯江;托乎提;;单层偏心结构在水平地震动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0年07期
6 杨先桥;傅学怡;黄用军;;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塔楼动力弹塑性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07期
7 李昆;王绪华;王博;董卫青;;昆明江东和谐广场超限高层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J];建筑结构;2011年10期
8 阎晓铭;胡守营;王传甲;;深圳某超高层公寓楼结构动力性能研究[J];安徽建筑;2011年04期
9 傅学怡;顾磊;;国家游泳中心结构设计[J];建筑结构;2006年S1期
10 庄金钊;高小旺;杨仁树;;大震作用下高层不规则钢结构的弹塑性位移反应分析[J];建筑结构;2006年S1期
11 于海博;陆道渊;胡莹;;抗震性能设计方法在某超限高层中的应用实例[J];建筑科学;2011年09期
12 白晓红;白国良;;某火力发电厂主厂房框排架结构扭转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2011年08期
13 汪大绥;周建龙;王建;李青;李侥婷;;建筑结构非线性时程分析进展[J];建筑结构;2006年S1期
14 包恩和;虞爱平;刘宝臣;邢心魁;;多层屈曲约束斜撑钢框架弹塑性分析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15 陈敏;唐小弟;;消能减震结构基于EP增益的优化设计[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16 陈俊霖;王泽云;;基于EPDA的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J];四川建筑;2011年04期
17 丁建国;陈伟;;弹塑性反应谱的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和留生;蒋欢军;;某框架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及振动台试验对比[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2 汪锋;叶献国;周锡元;秦雷;;耗能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弹塑性时程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3 王文进;王依群;李文清;;异形柱框架结构地震弹塑性时程分析[A];第三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卢红标;刘文渊;徐小壮;;抗震设计中强度折减系数研究[A];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张良兰;周晓峰;李亚明;李承铭;崔家春;;复杂连体结构的结构设计[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6 陆余年;王连青;;山西省图书馆抗震设计[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7 马安东;于德湖;张杰;马振;窦艳玲;李翠翠;;偏心配筋砌体结构主余震地震反应初步分析[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尹越;李顺;黄鑫;;Pushover方法在交错桁架体系抗震性能分析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陈朝晖;明伟;何建;王佶;;高层建筑考虑空间协同作用的弹塑性时程分析[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9年
10 李长永;姜忻良;谭丁;;钢结构耗能支撑及弹塑性时程分析[A];第二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谨;粘滞阻尼墙结构的减振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2 刘铁;套建增层框架结构房屋设计与施工方法研究及实践[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3 刘畅;地震作用下偏心结构扭转反应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李贞新;基于推倒分析法的连续梁桥地震响应简化分析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5 柳旭东;空腹灌浆圆钢管桁架—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研究及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潘文;Push-over方法的理论与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7 杨春侠;混凝土多孔砖砌体结构房屋拟动力试验研究及抗震性能分析[D];湖南大学;2007年
8 白晓红;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的平扭耦联多维地震反应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9 邹昀;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10 米旭峰;支撑框架与竖缝剪力墙抗震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朋来;静力Pushover分析在大震作用下变形验算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王丽萍;混凝土结构基于静力弹塑性方法的研究和应用[D];新疆大学;2005年
3 孙俊;带加强层的框架—核芯筒结构的弹塑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任云峰;K形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影响系数[D];苏州科技学院;2008年
5 林芹;高层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动力反应分析[D];苏州科技学院;2008年
6 孙艳文;钢骨消能支撑钢框架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7 赵小敏;Y型偏心支撑钢框架弹塑性动力分析[D];苏州科技学院;2007年
8 邵志恒;X型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影响系数的弹塑性时程分析[D];苏州科技学院;2008年
9 陆懿;多层钢框架的结构影响系数[D];苏州科技学院;2008年
10 刘传梅;钢筋混凝土跳层剪力墙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任佳;高性能计算技术使工程驶上高速路[N];中国建设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