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大跨径悬索桥施工监控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何为  
【摘要】:近10年来我国的大跨径悬索桥建设飞速发展。随着悬索桥跨径的不断增大,为保证竣工后桥梁的受力和线型尽量与设计理想状态一致,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国在大跨径悬索桥施工监控方面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亟待补充和完善。本文以宜昌长江公路大桥的施工过程为背景,对大跨径悬索桥施工监控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 以虚拟层合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悬索桥施工阶段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在对钢箱梁吊装阶段的计算过程中,利用虚拟层合单元的优点,实现一次性建立全桥模型,然后通过材料参数的适当选取及模型的细部修正,达到对钢箱梁各吊装阶段的模拟。 对钢箱梁吊装阶段的主缆、钢箱梁几何线形、索塔应力、主索鞍顶推量、顶推时机等进行了分析。首次提出大跨径悬索桥主梁吊装过程中塔顶主索鞍的顶推应遵循“小步快跑”原则,即适当增加顶推次数,减小每次顶推的顶推量。根据小步快跑原则制订的顶推方案与实际施工顶推方案及另一种假想的顶推方案的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小步快跑方案可使施工过程中的桥塔应力更加逼近理想受力状态,有利于增加桥塔施工安全裕度及全桥结构安全。 结合大量现场试验,提出了符合工程实际的日照温差下带人行道翼缘的扁平钢箱梁温度梯度模式和竖向及横向的温度梯度曲线公式,其顶底板日照温差可达30℃。这对我国现行桥涵设计规范中温度梯度曲线等相关内容是个补充。同时,以钢箱梁节段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中国公路桥涵规范、英国BS5400规范中的温度梯度与本文温度梯度进行了对比计算。说明本文提出的温度梯度模式更符合扁平钢箱梁的实际情况。 对日照温差下钢箱梁的温度应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顶底板温差30℃时,钢箱梁顶板温度应力普遍达到100MPa以上,局部可达135MPa(Q345-94钢材屈服强度345MPa)。可见温度应力有可能控制钢箱梁设计(不计锚箱部分),必须给予重视。对钢箱梁节段模型温度应力分析的边界条件确定问题,本文通过严格边界条件和固端边界条件的对比计算后认为,在分析大跨径悬索桥钢箱梁节段的温度应力时,可将全桥主梁视为近似无限长结构,取出一个节段做为研究对象,边界条件可以取为两端固结。其计算结果将与严格真实边界条件下的计算结果相差无几。 以虚拟层合单元为基础建立全桥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宜昌桥荷载试验中的静载试验各工况下桥梁结构的响应进行了空间分析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说明模型正确。 以解析法为基础分析了悬索桥主缆架设阶段施工监控中主缆无应力长度、基准索股线形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谭红梅;刘晓銮;肖汝诚;熊文;李霞;;悬索桥施工监控典型问题及其解答[J];结构工程师;2008年03期
2 田军伟;靳国胜;;赣江公路大桥主缆架设线形控制技术[J];公路交通技术;2010年05期
3 李江乐;;悬索桥的施工控制综述[J];山西建筑;2008年01期
4 李振;蒋望;;北盘江特大悬索桥施工过程有限元分析[J];路基工程;2008年02期
5 龙四春;袁帅华;;大气折光系数修正与高精度三角高程测量[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06期
6 陈忠延;悬索桥的侧向风载效应[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7 傅强;悬索桥结构分析的有限位移理论[J];上海公路;1996年03期
8 严国敏;基础产生相对的地震位移时悬索桥与斜拉桥的受力行为[J];国外桥梁;1997年04期
9 黄维平,强士中;大跨度悬索桥振动控制的双向TMD参数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2期
10 张新军,陈艾荣,王刚,江新元;悬索桥结构设计的实用计算方法[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11 肖恩源;论悬挂索的重力刚度[J];公路;2000年08期
12 黄建华;悬索桥施工控制的基本框架[J];铁道建筑技术;2000年02期
13 裴开国;悬索桥主索的力学分析[J];公路;2001年07期
14 孙绍东,刁延松,孙炳楠;风对悬索的作用引起的悬索桥桥面振动[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5 赵世国,陈山冰,张尚伟;重庆市奉节长江大桥施工监控技术总结[J];重庆建筑;2005年06期
16 邢兵;陈倩;张永水;;温度对悬索桥空缆线形的影响分析[J];公路交通技术;2005年06期
17 张敏;;贵毕公路西溪大桥主要技术特色[J];桥梁建设;2006年02期
18 郭杨;杜勇峰;;派河三桥施工监控仿真分析[J];安徽建筑;2006年04期
19 孙之芜;叶生;杨成斌;;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监控[J];工程与建设;2007年03期
20 郭启江;;钢管混凝土劲性管架拱桥施工监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仁福;强士中;;悬索桥设计用计算程序系统开发研究[A];全国索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1年
2 梁立农;;混凝土悬索桥的若干问题[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11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吉林;陈策;冯兆祥;;三塔悬索桥中塔主缆与鞍座间抗滑移试验研究[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4 徐君兰;郑玉书;;混凝土悬索桥[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11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5 朱能;田喆;刘斌;;悬索桥内部空气参数的确定[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眭峰;吴胜东;;润扬大桥悬索桥北锚碇基础关键技术问题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3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陈衍茂;刘济科;;考虑立方非线性的悬索桥极限环振动分析[A];全国结构振动与动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黄文机;漆光荣;梁天锡;;福建省悬索桥工程[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11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9 徐兴;刘耀东;;新型索网承重式悬索桥的设计计算[A];力学与西部开发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王伯惠;;伶仃洋三大航道桥桥型方案探讨(一)伶仃西桥[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一九九九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雪南;悬索桥健康诊断数值与模型试验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2 何为;大跨径悬索桥施工监控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陈兆栓;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施工监控概率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蔡金标;大跨度悬索桥空间分析的组合单元法[D];浙江大学;2002年
5 石磊;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设计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6 陈跃;索鞍无预偏施工钢混叠合梁悬索桥施工控制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7 刘来君;索鞍无预偏施工钢混叠合梁悬索桥全过程时变效应分析[D];长安大学;2005年
8 陈少峰;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监控方法研究及工程应用[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9 邬毛志;利用钢管桩实施基础托换的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王辉;南京长江三桥钢塔节段制造及整体预拼的三维仿形分析[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治均;悬索桥非线性有限元静力分析及程序设计[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2 郑晓琛;悬索桥的静动力学性能测试实践[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3 刘建勋;三滩黄河大桥施工监控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4 尹树桃;大跨度管道悬索桥的风致响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艾辉林;悬索桥的三维颤振频域分析及其施工阶段颤振稳定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6 陈昀明;钢筋混凝土加劲桁架悬索桥空间受力性能分析[D];福州大学;2001年
7 张焕;基于有限位移理论的悬索桥缆索体系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8 王成树;大跨径系杆拱桥施工监控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9 栗燕娜;面向健康诊断的悬索桥有限元模型误差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10 陶小兰;金州滨海大桥施工监控[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淦璋;“轨索滑移法”技术属世界首创[N];湖南日报;2011年
2 徐宝林;我国第一大悬索桥取得阶段性成果[N];经理日报;2003年
3 ;江苏润扬长江公路大桥[N];中华建筑报;2010年
4 记者 王瑞水 通讯员 庞道宁;泰州大桥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N];中国交通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张谨 向培东 周胜军 岳跃强 实习生 周丹 徐佳;一座大桥 四个“世界第一”[N];团结报;2011年
6 记者 秦羽 通讯员 许懿;西堠门大桥获国际桥梁大奖[N];宁波日报;2010年
7 滕建福邹立新;中外专家研讨矮寨悬索桥技术方案[N];中国交通报;2007年
8 记者  袁弘;化装穿衣 清水河悬索桥如何打扮[N];成都日报;2006年
9 记者 陶海音;质量安全第一 打造桥梁精品[N];湖南日报;2007年
10 记者 蔡玉高;南京开建长江四桥[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