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系统的控制与同步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
【摘要】:混沌运动是一种确定性的非线性运动,它运动轨迹非常复杂但又不完全随机,在实际的系统中可以观察到混沌运动的存在。关于混沌的研究从早期的混沌发现,到今天主要是混沌的控制和应用。当混沌现象对电气和电子等系统产生危害时,需要对它进行控制。同时,混沌信号具有遍历性、非周期、连续宽带频谱、似噪声的特性,特别适合于保密通信和图像加密领域。混沌运动的动力学特性也可用来描述和量化许多复杂现象。混沌系统和混沌现象的复杂性和奇异性以及广阔的潜在应用价值,使得混沌控制和应用的研究具有挑战性,也使得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成为当代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
本论文的内容主要侧重于混沌动力学系统的控制和同步以及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研究。针对混沌系统,采用基于李雅普诺夫指数和开闭环控制实现了连续和离散混沌系统的控制。在混沌同步尤其是超混沌系统同步方面,研究了线性反馈控制以及基于观测器设计的方法。在分析当前混沌通信研究的基础上,对混沌保密通信进行了仿真研究,实现了提出的同步方法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并在硬件上进行实验。
本论文所作的工作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基于李雅普诺夫指数的混沌控制的研究。提出了通过改变离散混沌系统的李雅普诺夫指数对离散混沌系统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施加控制后,系统的李雅普诺夫指数可以按需要配置为负值,从而能使系统收敛到任意的期望点上。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是有效的,可以实现系统的快速稳定。
2.采用开闭环方法研究了混沌控制方法。充分应用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优点,针对不确定参数下的离散混沌系统,提出了开闭环控制应该满足的假设条件。针对系统参数不能直接测量的系统,提出了参数自适应开闭环控制方法,证明了在参数满足假设条件下可以实现控制。在原有的开闭环控制基础上提出了参数自适应开闭环控制,对系统控制分析证明这种方法具有很强鲁棒性。
3.对基于反馈控制的同步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单向和双向反馈控制目前研究的状况,并分别提出了一种单向反馈和双向反馈的混沌同步方法。针对超混沌系统,应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和非线性近似方法,提出了一种单向耦合反馈控制策略,实现了超混沌系统的同步。在此控制下,加入参数自适应策略,可以实现不确定参数的混沌同步。在研究双向耦合同步的基础上,提出了时间延迟双向耦合混沌同步方法,研究了耦合系数的设计问题,应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给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同步条件,通过求解Riccati方程得到混沌系统实现同步的参数范围。在给定的控制参数范围内,可以实现系统的同步和控制。通过改变控制信号的延迟时间,可以控制混沌系统的收敛轨道,系统能被镇定到不稳定不动点和周期轨道上。
4.基于观测器设计的不确定超混沌系统的同步控制理论研究。进一步研究了
|
|
|
|
1 |
张彩霞;;基于混沌理论的控制系统及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07年06期 |
2 |
李卫东;王秀岩;;混沌控制综述[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9年01期 |
3 |
钟晓敏,方建安,邵世煌;基于遗传算法的混沌系统模糊控制[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1998年01期 |
4 |
李冬梅,王正欧;混沌系统的神经网络预测控制[J];控制与决策;2002年06期 |
5 |
梁建术,陈予恕;反馈信号的滞后对混沌控制的影响[J];机械强度;2004年05期 |
6 |
王建根;混沌同步研究进展综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22期 |
7 |
罗晓曙,黄秉鍊;非自治动力系统和一维离散映象中的混沌控制[J];广西工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
8 |
王新晴,唐建宁,杨小强,王洋,王兰芳;基于神经网络的混沌控制原理对切削颤振的模拟控制研究[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
9 |
钟晓敏,方建安,邵世煌;混沌系统的一种自学习模糊控制[J];信息与控制;1998年06期 |
10 |
王忠勇,蔡远利,贾冬,刘文江;混沌系统的神经网络控制[J];控制与决策;2000年01期 |
11 |
何国光;朱萍;陈宏平;曹志彤;;混沌神经网络的延时反馈控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6年01期 |
12 |
张秋富;常迎香;;一类特殊的Rossler系统的混沌控制与同步[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12期 |
13 |
余平洋;;非线性复杂动力系统——Chen’s系统的混沌控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年02期 |
14 |
王忠勇,蔡远利,李鹏,刘文江;一类非线性反馈控制系统的混沌运动及其控制[J];控制与决策;1997年S1期 |
15 |
齐冬莲,赵光宙;一类机械振动系统的混沌控制[J];煤炭学报;2001年02期 |
16 |
韩军海;吴云洁;;混沌控制综述[J];计算机仿真;2006年06期 |
17 |
林文森;李钟慎;;参数不确定的永磁同步电动机混沌运动的控制[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8年08期 |
18 |
刘剑;宋珊珊;刘美菊;孟祥丽;;一种基于状态观测器的Duffing系统的混沌控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19 |
郭长庚;连智锋;钟珞;;一种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混沌控制方法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25期 |
20 |
关新平,范正平,彭海朋,王益群;陈氏混沌系统的自适应控制[J];物理学报;2001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