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聚碳酸酯微流控芯片上制备集成化微电极及其应用于芯片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系统的研究
【摘要】:近年来,以分析仪器微型化、集成化、便携化为最终目标的微全分析系统的研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检测器是微全分析系统必不可少的单元。通常使用的激光诱导荧光(LIF)或质谱(MS)检测器体积庞大,不利于实现微型化的目标,且价格昂贵,难以得到普及。电化学安培检测是一大类常用的分析测试方法,具有灵敏度高、传感电极易于集成在芯片之上,且信号处理系统等外围设备比较简单,易于实现微型化。
制备微流控芯片的材料通常是玻璃或石英。然而石英与玻璃加工困难,大批量生产成本较高,且玻璃在湿法刻蚀中的各向同性使微通道难以得到较高的深宽比。高分子材料具有品种多、可供选择的余地大、加工成型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非常适合于大批量制作一次性微流控芯片。
本文研究在高聚物基片上制备安培检测微电极的方法、技术和原理,在此基础上,研制全高聚物的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芯片,并应用于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分析。
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对芯片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系统和高聚物微流控芯片的发展进行了评述。
第二章,研究了以选择性光化学改性与化学镀相结合在聚碳酸酯(PC)表面制作金属膜微电极的方法、技术及相关原理。以低压汞灯为辐射源,通过掩膜对PC表面选择性区域进行光化学改性,光照区域(电极图形)所生成的活性基团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形成了化学镀所必须的催化中心,最后经化学镀即可在PC表面选择性地镀上金或铜膜微电极。研究了光源种类、光照时间等因素对光化学反应的影响,采用多种技术对经历光化学反应和化学反应的PC表面进行表征。针对化学镀过程中出现的过镀现象,提出了用硫氰酸钾溶液超声清洗的抑制过镀的方法。采用本法制备的金膜微电极尺寸精确,边缘平整,具有与金盘电极
|
|
|
|
1 |
徐春秀;蔡龙飞;;微流控芯片上双重液滴的生成方法[J];江西化工;2011年01期 |
2 |
秦建华;;微流控技术研究的若干进展[J];色谱;2010年11期 |
3 |
徐章润,王世立,樊晓峰,王福仁,方肇伦;小型可连续进样微流控芯片分析仪的研制[J];分析化学;2003年12期 |
4 |
殷学锋,沈宏,方肇伦;制造玻璃微流控芯片的简易加工技术[J];分析化学;2003年01期 |
5 |
高健,殷学锋,方肇伦,夏方诠浙江大学化学系微分析系统研究所;微流控芯片单细胞进样和溶膜[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年09期 |
6 |
周小棉,戴忠鹏,林炳承;通用型激光诱导荧光微流控芯片分析仪的研制与性能考察[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年03期 |
7 |
凌云扬,殷学锋,方肇伦;微流控芯片NDA在线衍生测定单细胞中谷胱甘肽[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年02期 |
8 |
王立凯,冯喜增;微流控芯片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J];化学进展;2005年03期 |
9 |
骆亦奇;;微流控芯片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J];大学化学;2010年01期 |
10 |
於林芬,盖宏伟,齐红莉,桂远明,马银法,林炳承;微流控芯片上的红细胞电泳淌度研究[J];分析化学;2004年05期 |
11 |
金亚,罗国安;微流控芯片中超微电极的制作及其在芯片-电化学检测中的应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年07期 |
12 |
方群,陈宏,蔡增轩;微流控芯片停流液-液萃取技术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年02期 |
13 |
杨蕊,牟颖,邹明强,吴,金钦汉;微流控芯片用于流式细胞术的基础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年10期 |
14 |
刘春叶,陈杰瑢;毛细管电泳柱及微流控芯片通道涂层的发展[J];色谱;2005年01期 |
15 |
邵华;冯斌;张志虎;李会庆;;微流控芯片技术的研究进展[J];毒理学杂志;2005年04期 |
16 |
穆金霞;殷学锋;王彦广;;在微流控芯片上合成对甲氧基苯甲醛肟[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年11期 |
17 |
秦建华;刘婷姣;林炳承;;微流控芯片细胞实验室[J];色谱;2009年05期 |
18 |
徐春秀;;芯片上的流动注射分析[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
19 |
贾宏新,吴志勇,方肇伦;微流控芯片免疫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分析化学;2005年10期 |
20 |
高健;刘彧;蒋文强;田洪孝;;微流控芯片上的细胞分析研究进展[J];化学分析计量;2006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