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1.人巨噬细胞金属弹性蛋白酶在胃癌细胞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胃癌和结肠癌患者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多态性与5-FU代谢及临床意义探索

章宏  
【摘要】:目的 人巨噬细胞金属弹性蛋白酶(HM)是MMP家族的一员,又称MMP-12。它有强的降解细胞外基质(ECM)的能力,故可渗透基底膜,侵袭正常和肿瘤组织;但HME同时可把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为血管抑素(angiostatin),从而限制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的生长和侵袭。由于HME是MMP中较新的成员,对它的研究尚少,关于它在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有很多争论。国内无此方面的研究。从国外现有的资料看,它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意义不一致。关于胃癌和HME关系的文献国内外均未见报道。本研究测定三株胃癌细胞株(MGC-803、SGC-7901、AGS)和胃癌患者组织标本(包括肿瘤组织、癌旁组织、远处正常组织)中的HME表达水平。使用RT-PCR、荧光定量PCR测定HME基因表达,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测定HME蛋白表达。分析HME在胃癌患者中表达水平和在胃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对预后判断的意义。 材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取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3年4月~2003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嵘;沈颖;张金黎;罗惠民;周艳;陈飞;谢瑜;;蛋白激酶Cβ抑制剂LY333531对小鼠阿霉素肾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1年08期
2 金丽琴;陈秀芳;吕建新;刘明达;陈柏坤;钱松;;花色素苷诱导小鼠巨噬细胞一氧化氮生成及其机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1年04期
3 杨淳;田维毅;;防风多糖对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缪明远;牛轶雯;陆树良;;巨噬细胞活化与创面愈合[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8期
5 朱建飞;唐春红;吴谋成;;菜籽多糖WPS-1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粮油学报;2011年08期
6 李蕾;李海山;宋乃宁;陈会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年09期
7 余睿;孟照辉;;基质金属蛋白酶12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年11期
8 吕宁;;小鼠腹腔吞噬实验技术[J];现代养生;2011年14期
9 崔淑华;庹勤慧;;动脉粥样硬化中巨噬细胞凋亡与内质网应激机制[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1年04期
10 邹兵兵;朱立新;耿小平;;CR3和FcR在肝细胞癌中的分布特征[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11 潘欣;蔡家麟;李广波;李晗;陈龙;吴鉴今;;TassC结合过氧化物酶体对早期受染巨噬细胞内的鼠伤寒沙门菌的影响[J];微生物学杂志;2011年03期
12 沈阳;王坤;齐向明;吴永贵;;白芍总苷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巨噬细胞浸润及增殖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1年06期
13 周菲;李海涛;尹鸿萍;;蝙蝠蛾被孢菌丝体多糖对小鼠免疫细胞的影响[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1年03期
14 吴练秋;欧阳雪宇;刘洋;彭珊瑛;王霖;王文杰;;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拮抗剂SY0916抑制巨噬细胞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1年12期
15 陶诗奇;崔翔;郭文琼;徐海伟;范晓棠;;肝X受体与神经免疫研究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2011年04期
16 李一龙;李蕾;王发龙;杨岚;帅朝霞;陈国千;;丹参酮ⅡA抑制脂多糖诱导后巨噬细胞HMGB1的释放[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9期
17 方崇业;宋爽;杜晓翠;王涵;王宣军;郝淑美;盛军;;普洱茶对巨噬细胞分泌IL-1β的影响[J];蚕桑茶叶通讯;2011年04期
18 朱亚飞;胡爱民;张振东;唐俊;;卵巢癌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密度变化及其与卵巢癌预后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1年30期
19 陈样新;罗年桑;王晓俏;林永青;聂如琼;王景峰;;脂氧素A_4抑制单核巨噬细胞源性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及成熟[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1年05期
20 亢小红;杨志明;边云飞;康玉明;李慧;;不同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1-7)对THP-1巨噬细胞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表达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婵娟;杨志明;康玉明;肖传实;;核因子-κB信号途径介导血管紧张素Ⅱ诱导THP-1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吴南屏;常秀春;姚航平;李丹;冯磊;;RANTES蛋白对SARS病毒感染巨噬细胞的抑制效应及机制[A];2006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梁华平;韩健;吴丹;徐祥;王正国;;创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自噬活性降低[A];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尤胜义;寇丽;费乃昕;马春蕾;;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脾脏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4的表达与内毒素耐受[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刘星光;姚鸣;李楠;王春梅;郑媛媛;曹雪涛;;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通过结合并活化TAK1和IRF3加强巨噬细胞中TLR配体诱导的炎症因子和Ⅰ型干扰素的产生[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伟;周寿红;凌宏艳;姚起鑫;亓竹青;胡弼;;槟榔碱抑制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刺激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A];湖南省生理科学会200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陈均法;郑智茵;孔英;郭艳荣;沈建平;叶宝东;林筱洁;高瑞兰;周郁鸿;;硼替佐米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抗原提呈能力的影响[A];2011年浙江省血液病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成立5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1年
8 杨晓彤;任文智;马伟超;杨明俊;糜可;冯慧琴;杨庆尧;;云芝糖肽(PSP)对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A];中国菌物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张玲;江远;何金洋;郭兴伯;;铁沉积于巨噬细胞对TGF-β_1、iNOS、TNF-α mRNA表达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四次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周勇;夏泠;周亚娟;何忠时;谢丛华;;电离辐射对RAW264.7细胞系MMP-9基因表达的影响[A];湖北省抗癌协会青年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青年学术论坛资料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宏;1.人巨噬细胞金属弹性蛋白酶在胃癌细胞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胃癌和结肠癌患者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多态性与5-FU代谢及临床意义探索[D];浙江大学;2006年
2 王玉珍;溶酶体相关的小G蛋白Rab7b负向调节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信号转导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杨洋;DcR3干预肺纤维化动物模型及其转染人成纤维细胞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李洪军;弹性蛋白酶优良菌种选育及酶功能特性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5 马翠卿;GAS下调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6 鞠瑞;羧胺三唑的抗癌新机制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7 陈启和;弹性蛋白酶发酵工艺及其发酵动力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8 赵正源;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9 尚嫄嫄;Tribble3在动脉粥样硬化巨噬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信号转导通路[D];山东大学;2010年
10 朱继峰;IL-7抑制巨噬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琦琦;壳寡糖与巨噬细胞结合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冯洁;壳寡糖与巨噬细胞结合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田美玉;复发性口腔溃疡粘膜组织中肥大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4 龙飞;糖皮质激素对巨噬细胞快速非基因组作用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5 徐启华;玉屏风散转化液对小鼠相关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武多娇;炎症细胞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及苯那普利的干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5年
7 徐宗华;胸苷磷酸化酶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分布及临床意义[D];四川大学;2005年
8 梅智谋;巨噬细胞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平滑肌肿瘤的表达及意义[D];武汉大学;2005年
9 杨维娜;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白介素-1α、β和干扰素-γ水平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10 李永军;糖基化终产物对巨噬细胞MMP-9表达与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克;以尝试用巨噬细胞治瘫痪[N];科技日报;2000年
2 ;吸烟对牙周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量和弹性蛋白酶水平的影响[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唐颖 倪兵 陈代杰;巨噬细胞泡沫化抑制剂研究快步进行[N];中国医药报;2006年
4 张中桥;白藜芦醇可抑制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5 ;以临床实验治疗瘫痪新法[N];中国医药报;2000年
6 侯嘉 何新乡;硒的神奇功能[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年
7 卢苏燕;艾滋病毒怎样钻进免疫“肚子”[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8 卢苏燕;HIV破坏免疫系统机制被揭示[N];医药经济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杨珂;了解我们的体内“卫士”——免疫系统[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10 李东方;咖喱可预防早老性痴呆[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