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小鼠白介素12质粒对哮喘模型CD4~+CD25~+T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唐玉红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支气管哮喘的气道炎症使人体对各种激发因子的反应性增高,产生气道缩窄和可逆性气流受限,出现咳嗽,气急和喘息等症状,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极大的负担,因此,其发病机制以及防治措施的研究成为世界性的重要课题。IL-12是一种由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抗原递呈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研究表明,体内注射IL-12可以抑制哮喘气道炎症。但是,长期体内直接应用IL-12重组蛋白可引起严重的毒副反应。因此,将IL-12基因以质粒为载体导入体内,使之产生内源性的IL-12,在哮喘的防治中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小鼠白介素12(mIL-12)基因表达质粒对哮喘气道炎症细胞浸润、黏附分子和细胞因子等影响的研究已经获得初步结果,对哮喘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观察了mIL-12质粒(肌肉注射)对小鼠哮喘模型CD4~+CD25~+T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小鼠白介素12(mIL-12)基因表达质粒对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CD4~+CD25~+T细胞比例及其相关细胞因子TGF-β、IL-10、IL-4和IL-5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睿;刘恩梅;杨锡强;王莉佳;;不同饲养环境、种属、佐剂及激发方法对小鼠哮喘炎症的影响[J];重庆医学;2006年01期
2 刘瑞麟;杨文卓;吕寒静;魏为利;张敏;;干细胞因子反义寡核苷酸对哮喘炎症影响的实验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3期
3 李化兵;韩秀珍;冯益真;王金荣;孙妍;孙立峰;伊迎春;李志鹏;;nAChR_(α7)在条件免疫反应治疗小鼠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机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7期
4 黄芸;欧阳海峰;吴朔;王文雅;吴昌归;;外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减轻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研究[J];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10年02期
5 王敏;李蓓;张光环;;褪黑素减轻哮喘小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和抑制气道重构[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0年03期
6 张杰;郭雪君;;哮喘小鼠肺组织和肺T细胞β1,3-N-乙酰糖基转移酶的表达[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0年02期
7 何胜东;赖克方;姚卫民;罗炜;钟南山;;小鼠哮喘模型气道反应性检测方法的建立[J];广东医学;2006年11期
8 王文婕;王晓川;章迁;陈莲;王莹;徐振;;小鼠哮喘模型胸腺中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Foxp3的表达及调节[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8年04期
9 郁志伟;张建华;;布地奈德对哮喘小鼠树突状细胞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年16期
10 张蔚;谭艳芳;江山平;陈茗;梁瑞韵;吕志强;;福莫特罗对哮喘小鼠气道杯状细胞增生及粘蛋白MUC5ac mRNA表达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0年03期
11 王立生;张春玲;;氯吡格雷对支气管哮喘小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影响[J];齐鲁医学杂志;2011年05期
12 秦向征;李良昌;延光海;李光昭;;桑白皮水提取物对哮喘模型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的影响[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11年02期
13 曲政海;谢宁;刘小梅;林荣军;;昆布多糖对哮喘小鼠呼吸道炎性反应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年04期
14 王敏;李蓓;王雅琴;;褪黑素对哮喘小鼠转化生长因子β的影响及其在气道重构中的作用[J];现代免疫学;2009年05期
15 魏然;刘剑波;;白介素17在实验性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杯状细胞化生和黏液分泌中的作用[J];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09年04期
16 周卫芳;刘芬菊;孙惠泉;金美芳;陈秋;;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哮喘小鼠肺组织IL-10表达的影响[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1期
17 姚卫民,梁标,刘钰瑜,姜汉国;单方绿豆粉干预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白三烯C_4和5-脂氧合酶及其激活蛋白的变化效应[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27期
18 刘春涛!610041成都,王曾礼!610041成都,梁宗安!610041成都,雷松!610041成都;小鼠哮喘模型中白细胞介素5等对嗜酸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年07期
19 M.Lederlin;A.Ozier;M.Montaudon;H.Begueret;O.Ousova;R.Marthan;刘士远;;活体呼吸门控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评价小鼠哮喘模型的气道重构[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0年02期
20 刘欢欢;郝秀芳;;酸浆对致敏小鼠哮喘的疗效观察[J];中成药;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玉红;邵传森;;小鼠白介素12质粒对哮喘模型CD4~+CD25~+T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A];浙江省免疫学会第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唐玉红;邵传森;;小鼠白介素12质粒对哮喘模型CD4~+CD25~+T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3 邓昱;刘恩梅;;IL-12+重组卡介苗新生期接种调节小鼠Th17/Th1平衡对实验性哮喘模型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4 徐向晖;郭雪君;徐卫国;皮卫峰;;不同措施对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一次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盖晓燕;孙永昌;朱元莉;;香烟烟雾暴露对小鼠急性和慢性支气管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和重塑的不同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6 姜华;赖克方;席寅;;卡介菌-多糖核酸不同干预方式对哮喘小鼠的治疗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三次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张劲松;陈彦;刘霞;刘强辉;吕金如;;地塞米松干预哮喘小鼠肺组织CCR3表达影响的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三届灾害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6年
8 苏斌虓;倪殿涛;;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树突细胞功能的调节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一次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苏斌虓;倪殿涛;;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小鼠哮喘模型树突细胞功能的调节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10 慈鑫鑫;宋科技;闫姝含;邓旭明;;氟苯尼考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抑制作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宁;小鼠神经行为测试组合建立及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对小鼠学习记忆影响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2 刘琰;五羟色胺对小鼠社会行为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8年
3 王芳;应激和丰富环境及1-脱氧野尻霉素对小鼠衰老相关行为改变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4 张斌;适于微米切片的小鼠全脑标本制备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许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在小鼠围着床期子宫中的表达、调节与功能[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6 侯霞;水通道蛋白及氯离子通道mCLCA3在哮喘发生中的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建国;间充质干细胞对哮喘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气道炎症的影响[D];广州医学院;2008年
8 冯秋婷;PDK1在小鼠心血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9 田新瑞;过敏性哮喘的基因治疗及其机制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10 张松林;诱导受体产生一氧化碳减轻小鼠移植心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排斥反应的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玉红;小鼠白介素12质粒对哮喘模型CD4~+CD25~+T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2 李锋;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在小鼠哮喘模型气道重塑中的动态表达[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3 丁武;无创法测量小鼠气道高反应性[D];浙江大学;2007年
4 孙芸;树突状细胞在小鼠哮喘发病中的分子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燕;荧蒽和萘暴露对哮喘小鼠速发相反应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6 王锐英;吸烟对致敏大鼠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剂1表达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7 熊会海;针灸中药对肿瘤模型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3年
8 杨炜曦;新肌纤生成调节因子MR-1基因功能的初步探讨[D];吉林大学;2004年
9 赵学明;双重套式PCR对小鼠桑椹胚OPS法冷冻后性别鉴定[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代小华;醋酸棉酚对小鼠精母细胞中染色体配对行为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实习 生金平 本报记者 张咏晴;“乙肝小鼠”成人类替身[N];文汇报;2005年
2 奇 云;单亲小鼠可能打开潘多拉魔盒[N];大众科技报;2004年
3 记者 刘恕 刘霞;利用皮肤细胞培育出健康小鼠[N];科技日报;2009年
4 何德功;小鼠实验证明小脑严重缺乏亦能存活[N];医药经济报;2005年
5 宿健桃;药用植物多糖类成分药理作用综述[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6 周松;TRPM8是“冷”蛋白[N];中国医药报;2007年
7 甘勃;后基因组时代看小鼠继续“开天”[N];大众科技报;2008年
8 陆家训;P-53蛋白质有两面性[N];健康报;2002年
9 陈军梅;用粉色颠覆IT产品设计规则[N];中国质量报;2008年
10 吴洣麓;小鼠医院:老鼠为我们而病[N];北京科技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