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螺旋CT(MDCT)在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喉呼吸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对于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之手术部位的16排CT随访,并将所得之资料进行3D成像和数据测量、分析,来探讨患者呼吸情况与其喉腔形态学结构之间的关联性;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探讨其术后喉腔的狭窄部位截面积和长度等形态参数是否可以作为判断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能否拔管的指导性指标,是否可以作为选择评价喉癌术后呼吸功能的定量指标。进而探索喉癌术后喉功能评价的新方法,以期为临床喉癌治疗提供帮助。
方法 回顾2005年5月至2006年2月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进行MDCT术后随访的喉癌喉部分切除术患者共27名(均为男性)的临床及MDCT随访资料,以其中CT随访结果无肿瘤复发迹象且资料完整者21人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研究对象均曾接受PHILIPS Brilliance~(TM)16 CT对患者呼吸的2个时相:平静呼吸(无吞咽)相、深吸气相(嘱患者缓慢吸气,至最大吸气后屏气)的检查。对于CT所得图像以Extended PHILIPS Brilliance~(TM) Workspace 2.0.11进行扫描部位的各角度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重建,同时进行相应参数:S—平静呼吸相喉腔最小截面积、IS—深吸气相喉腔最小截面积、S_0—患者环状软骨所在平面气道面积,以此代表患者气管横截面面积、H—喉腔狭窄部位的跨度的测量。结合患者目前有否带气管套管、患者年龄、病理分期、接受的喉癌喉部分切除术类型、首次手术后有无气管再次切开史、有无放疗史、术后年份等非MDCT测值参数,通过SPSS 13.0软件以秩检验(Spearman's相关性检验)及Logistic回归来测算Y与各MDCT测值及其它因素的相关性,并探讨这些因素相互之间的
|
|
|
|
1 |
陈同庆;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喉狭窄的处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
2 |
张治平;呼和牧仁;齐志勇;孙兆义;王文娟;白金花;;喉部分切除术及喉功能重建术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年11期 |
3 |
梁国华,任钢,田兴华;框式喉部分切除术治疗喉癌的护理特点[J];云南医药;1999年06期 |
4 |
张辉,王铁钢;螺旋CT对喉癌的诊断[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S1期 |
5 |
张海珍;丁小美;张智霖;;20例喉癌病人行不做气管切开的喉部分切除术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0年16期 |
6 |
雷振,张祥林,王志铭,张燕,武克俭;螺旋CT在喉癌定位定量诊断中的应用[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
7 |
吴元庆;樊贤超;邓毅;徐进敬;;螺旋CT检查在喉癌及喉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J];黑龙江医学;2010年10期 |
8 |
王振民;喉部分切除术62例回顾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S1期 |
9 |
王亚康;谢宏武;邓俊;包小庆;汪旭芳;;喉部分切除术后肌-骨膜瓣修复术[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7年06期 |
10 |
庄惠学,朱萍,梁树新,贡振扬,王抗美,纪宏志;不同手术类型治疗喉癌134例远期疗效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8年02期 |
11 |
刘月辉;李车英;;垂直侧前位喉部分切除带状肌软骨膜瓣修补术[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7年05期 |
12 |
陈同盛,陶应国,朱冠龙,周士安;52例喉癌喉部分切除术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0年02期 |
13 |
王少波;;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术预后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年19期 |
14 |
覃桂芬;喉癌喉部分切除术的护理[J];右江医学;1994年03期 |
15 |
于锋,韩跃峰,黄以乐;喉癌喉部分切除术治疗进展[J];解剖与临床;2002年Z1期 |
16 |
赵辰光,孟广明,赵书佑,刘文君,王建军;喉部分切除采用颈前带蒂皮瓣一期整复术50例报告[J];青岛医药卫生;1995年05期 |
17 |
路学美,董频;喉癌行喉部分切除术46例报告[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1996年04期 |
18 |
孙炜,孙彦,孙文海,陈志俊,鹿培泉;喉部分切除术治疗喉癌30年回顾[J];山东医大基础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
19 |
李大军;喉部分切除术治疗喉癌31例临床分析[J];齐鲁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
20 |
唐敬达;;喉部分切除术后颈淋巴转移问题[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1992年01期 |
|